轉自:千龍網
近日,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和全國畜牧總站發佈了《2024年第二次中國乳用種公牛遺傳評估概要》,公佈了全國18個種公牛站的1371頭種公牛的遺傳評估結果。
實施奶牛羣體遺傳改良計劃對提升牛羣遺傳水平,改善奶牛健康狀況,提高牛羣產奶性能,促進奶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乳用種公牛遺傳評估是奶牛羣體遺傳改良計劃的重要內容,是合理選擇使用優秀種公牛的依據,種公牛遺傳品質直接關係到奶牛羣遺傳改良效果。奶業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種公牛對奶牛羣體遺傳改良的貢獻率超過75%。經過多年努力,我國以奶牛生產性能測定、體型評定、品種登記、公牛後裔測定、種牛遺傳評定等爲主要內容,中國乳用種公牛遺傳評估體系的建立,爲客觀評價乳用種公牛遺傳品質提供了保障。
本次評估公佈了全國18個種公牛站的1371頭種公牛遺傳評估結果,其中包括11個種公牛站的308頭中國荷斯坦牛驗證種公牛常規遺傳評估結果,15個種公牛站的1022頭中國荷斯坦牛青年種公牛基因組檢測遺傳評估結果,以及7個種公牛站41頭娟姍牛的體型評定結果。此次評估發佈的結果中保留了產奶量、乳脂率和乳蛋白率3個性狀,同時發佈了中國奶牛性能指數(CPI)及產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脂量、乳蛋白量、體細胞評分、體型總分、泌乳系統評分、肢蹄評分共9個不同性狀的估計育種值,便於育種者和生產者根據不同的選種目標進行選擇。爲便於查閱使用,還分別對9個不同性狀估計育種值排名前50名的種公牛進行了重點推介。
此次評估中,生產性能數據來自3325個奶牛場260.4萬頭荷斯坦牛2495.3萬條數據,體型數據來自1464個奶牛場44.1萬頭牛。借鑑國際奶牛育種體系的經驗,按照《中國荷斯坦牛公牛後裔測定技術規程》規定,驗證種公牛需要有足夠多的女兒數,且應分佈在至少5個省份的20個牛場中,每省份至少3個場。鑑於我國奶牛育種歷史短,能完全滿足上述女兒數和女兒分佈的公牛尚少,因而設置了過渡性公牛後裔成績篩選條件,要求驗證種公牛女兒應具有合格的頭胎產奶性能記錄,女兒分佈在3個或3個以上省份,且分佈總羣體數大於等於15個。(記者 劉一明)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