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萊政府又傳來一則好消息,值得讚譽!本月初,阿根廷又按時償還了金額略高於43億美元的到期債務。請注意“又”字,在米萊當政的這一年時間內,阿根廷政府始終都在積極償還債務——內債與外債。
這使得“在阿根廷最近的四任總統執政期內,國債首次出現了淨減少”。當然了,在這種成績的背後,代價也不小。首先是累積減少的“約460億美元”的阿根廷國債的核心部分都是本幣債務,也就是按比索計價的債務。
其次是外幣債務——包括美元債、人民幣債務在內的阿根廷的以外幣計價的債務幾乎沒有變化。經濟學家雷佩託在研究阿根廷央行、財政部公開的報表後,得出減少的外幣債務在米萊當政時期僅有1.18億美元。
外幣債務的淨縮減金額僅略微超過1億美元,雖然不是很突出,但畢竟是在減少,還是比前任做的更好。但代價是慘痛的,米萊在利用通脹“稀釋本幣債務”,也就是在剝削阿根廷人民。
通脹稀釋本幣債務,是什麼意思呢?
米萊當選後,他多次表示要大幅降低財政開支、縮減公共投資與福利,將省下來的鉅額資金中,拿出一部分來還債——這是節流。還得要開源啊,米萊計劃將原來屬於國家的資產出售出去,這是收入。
但僅有這些收入還是不夠的,米萊在掙扎了一段時間後,秉持了“務實態度”。由最初的不待見中國與巴西,轉變爲鼓勵私人貿易。不僅得到了中國答應續簽貨幣互換協議的回報,阿根廷的出口也發展了。
米萊政府手裏面的錢多了,還債的底氣也足了,外幣債務不僅沒有像前任那般增加,反而淨減少了1.18億美元。阿根廷政府的財政,不僅沒有出現赤字,反而實現了連續數個季度的盈餘——這些消息已被媒體多次報道了。
意思是:米萊政府不僅在積極償還外幣債務,手裏面攥着的美元等外幣數量也增加了。並將其中的一部分外幣兌換成比索,償還給阿根廷人民,使得“按比索計價的本幣債務大幅縮減”。
阿根廷人民,以前是拿着比索,購買阿根廷的國債,到期後拿到的還是比索,看似沒有問題,錢還是之前的那個錢。但阿根廷的通脹率已有超過10個月在100%區間之上,高峯時接近300%。
假設,某個阿根廷居民,他之前拿出10萬比索購買國債,到期後拿到了10萬比索的本金,即便又拿到5萬比索的利息——這個利率夠高了吧,看似拿到很多錢。但這15萬比索的本息的總購買力,還是大幅縮減啊。
這就是利用通脹來稀釋、收割本幣債務的背後邏輯,但阿根廷老百姓的損失還不僅僅如此!原因是阿根廷比索在最近一年時間內瘋狂貶值,假設:以前是1美元兌換400比索,如今是1美元可兌換1000比索。
這個假設需要反過來理解,政府之前從阿根廷人民手裏借來400比索,可以當1美元使用。但現在僅需要拿出0.4美元,就可兌換400比索,還給阿根廷人民。好吧,即使加上利息,假設600比索,0.6美元。
換來換去之間,阿根廷政府就因此賺了0.4個美元——米萊政府在利用本幣貶值,將手裏的外幣價值最大化,實際是又收割了阿根廷境內的投資者。
代價,可不僅僅只有這些啊
米萊政府的還債資金中,只有一部分是掙來的,大多數都是“省下來”。我們來看一組數據:2024年前三季度,阿根廷的公共投資的降幅接近20%。其中在第二季度,實際縮減23.3%,創下歷史新低紀錄。
“阿根廷人支持教育”觀察機構預估,2024年全年的教育投資減少40%,這是整體的。若單獨查看阿根廷國家教育部(前教育部,現在名稱好像是變了)的資金,今年的實際降幅高達43%。
阿根廷華人在線網提到,預計2024年全年的阿根廷私人消費降幅在15%左右,創下了最近20年來的最大跌幅。其中,12月單個月份的消費金額同比減少了18%,通脹讓大多數居民沒錢購物了。
還有貧困率,這裏有兩個數字,一個是阿根廷政府發佈的,說2024年第三季度的貧困率降至38.9%,與前面兩個季度超過50%相比,出現了大幅降低的現象。米萊政府,沒有大幅增加福利支出啊。
那阿根廷的貧困率爲什麼在第三季度急速減少呢?給出的解釋是:中間機構、民間機構——如工作促進計劃、社會食堂及合作社在努力給喫不起飯的阿根廷居民發放食品、衣物、藥品等。
也就是說,這個政績不是米萊政府的。再看另外一個數據,是阿根廷天主教大學社會債務觀察站發佈的,他們說:2024年第三季度該國貧困率高達49.9%,與前兩個季度相比,沒有出現明顯改善。
該調研機構還提到:在2024年的阿根廷,大約四分之一的家庭“無法保證每日正常用餐”。在0至17歲的兒童、青少年羣體中,有65.5%生活在收入低於基本生活標準的家庭中。
代價,很大吧!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勒緊阿根廷人民的褲腰帶,來還債!現實有些淒涼,但前景可能是好的。Focus Economics機構預測,2025年的阿根廷經濟預計會實現增長,而不再是下降。
這既有國民經濟各部門在經過一年時間的動盪、波折後出現的“新平衡現象”,又有2024年的低基數效應帶來的反彈。道理很簡單,2024年已經這麼差了,2025年不會更差。本文由南生撰寫,歡迎轉發、評論、留言、分享和打賞!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