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銀行上市,廣東三家銀行IPO也有進展了

市場資訊
01-13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1月13日,宜賓銀行(2596.HK)在港交所正式掛牌上市。

宜賓銀行的上市之路可謂一波三折,2023年6月,宜賓銀行首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先後共遞表三次後通過聆訊。去年12月30日,宜賓銀行開始全球發售,預計發行價在每股2.59港元至2.72港元之間,但最終以2.59港元的底價發售。

上市首日,宜賓銀行股價報收2.61港元/股,發行價險些失守,最新市值爲120億港元。

宜賓銀行成功上市爲正在IPO的銀行股打了一針強心劑。港股自2021年9月東莞農商銀行上市後、A股自2022年1月蘭州銀行上市後,已連續三年無一家銀行登陸資本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處在A股排隊中的銀行也迎來新進展。宜賓銀行全球發售同日,於深交所排隊的東莞銀行、廣東南海農商銀行、廣東順德農商銀行同時更新了財務資料,3家銀行的IPO審覈狀態由“中止”變更爲“已受理”。

廣東三家銀行狀態變更

本次狀態更新的三家銀行均地處廣東,相比之下,定位爲城商行的東莞銀行無論從股東方面還是業績方面都比另兩家農商行更具優勢。

東莞銀行成立於上世紀末,目前東莞市財政局持有東莞銀行21.16%股份,爲該行第一大股東,此外,東莞銀行的股東中也不乏廣東電網、東莞金控等國資背景股東。順德農商行則背靠美的集團美的集團持股9.69%位列第一大股東。相比之下,南海農商行的股權較爲分散,持股比例超過5%的股東僅有4位,第一大股東南海承業的持股也不過6.03%。

東莞銀行的體量明顯比其他兩家豐厚不少,截至2024年6月末,東莞銀行資產規模爲6447.87億元,且無論在營收規模還是淨利潤表現上均表現不俗。在銀行業淨息差持續下行的背景下,東莞銀行能夠保持營收、淨利潤連年雙增,縱觀目前上市銀行,能做到如此業績也屬少數。

資產規模最小的南海農商行目前基本盤也相對較小,2024年上半年,其利息淨收入爲19.6億元,比順德農商行的29.84億元的利息淨收入少了10億元。但南海農商行一直較爲以來投資收益,2024年上半年,其投資收益貢獻10.6億元,因此從整體營業收入上與順德農商行並無特別大的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南海農商行近幾年信用減值損失計提呈現翻倍狀態,2021年至2023年分別爲4.33億元、8.97億元、19.32億元,成爲其淨利潤近幾年連續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

順德農商行和南海農商行分別於2009年和2011年改制成立,東莞銀行在三家銀行之中成立時間最早,也是最先開啓IPO的銀行,其最早在2008年3月便向深交所遞交材料,至今已近17個年頭卻仍徘徊在IPO門外。順德農商行和南海農商行均於2019年首次遞交申請材料,至今也有5年多的光景。

雖然三家銀行審覈狀態變更爲“已受理”,但這僅是IPO過程中最前置的階段,從滬深主板IPO審覈流程來看,計劃上市企業需經歷受理、審覈問詢、上市委審議、提交註冊、證監會註冊生效、發行上市等流程,上述三家銀行最終能否成功闖關仍是未知。

包括上述3家銀行在內,目前A股等待上市的中小銀行共有7家,均無實質性進展。

其中,申報上交所主板上市的有湖州銀行、湖北銀行、江蘇崑山農商行。湖北銀行、江蘇崑山農商行均於2023年3月變更爲已受理狀態,湖州銀行的進程更進一步,2023年11月被問詢後暫無最新進展。

深交所排隊上市的目前除了東莞銀行、南海農商行、順德農商行外,廣州銀行也在排隊當中。廣州銀行於去年8月因需更換申報會計師被中止,目前尚無進一步動作。

值得一提的是,原本計劃IPO的銀行不止上述幾家,安徽馬鞍山農村商業銀行、安徽亳州藥都農村商業銀行、江蘇海安農商行三家銀行均在去年撤回了發行上市申請。

中小銀行IPO之困

近年來,銀行淨息差普遍下降,使得銀行業整體呈現出盈利能力的疲軟態勢,在此大環境之下,中小銀行的IPO之路顯得愈發艱難。

在當前A股市場中,銀行股是破發和破淨主要板塊之一。截至1月13日,當前42家上市銀行全部處於破淨狀態,其中,市淨率不足0.5倍的銀行多達11家,民生銀行則以0.31倍市淨率墊底。

2023年8月,證監會發布“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一攬子政策措施,其中特別提及,對於破發或破淨的上市公司和行業,適當限制其融資活動,要求其提出改善市值的方案。

業內人士認爲,未來銀行資本補充將更加聚焦於內生渠道,在加大實體支持力度的同時,通過進一步調降存款利率控制息差壓力、減少大手筆分紅是趨勢。同時,接下來銀行股加強市值管理的動力可能會更足。

此舉無疑爲未上市的銀行更加蒙上一層陰影,即便成功上市後,不僅要面對破發、破淨的局面,未來銀行的融資則更變得更加艱難。

部分銀行也正通過多渠道補充資本,衆多中小銀行紛紛選擇增資擴股或定向募股。金融監管總局披露的數據顯示,2024年有超70家中小銀行的增資擴股、定向募股方案獲得監管批覆,這一數量較往年有所增加。此外,中小銀行在過去一年也在積極發債。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初,商業銀行二級資本債和永續債的發行規模已達1.61萬億元,遠超2023年全年1.12萬億元的發行規模。

(轉自:達摩財經)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