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小額貸款市場競爭加劇和銀行業務下沉的雙重挑戰,信也科技(FINV)接手平安好貸,尋求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新發展機遇。
1月13日,根據愛企查信息,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平安”, 601318/02318)的全資子公司——深圳平安金融科技諮詢有限公司(下稱“平安金科”)近期將其持有的廣州平安好貸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下稱“平安好貸”)的100%股權,全部轉讓給了KOO錢包旗下上海耳序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上海耳序”)。
平安好貸成立於2015年,主要經營小額貸款業務。
受讓方上海耳序,是上海紫河信息技術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紫河信息”)的全資附屬公司。紫河信息負責運營KOO錢包這一金融服務科技平臺。
KOO錢包於2019年4月上線,由信也科技打造,資金由中信百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持牌金融機構提供,主要面向小微商戶和一些金融機構,屬於網貸平臺。
而KOO錢包背後的信也科技(FINV),成立於2007年,最初名爲拍拍貸,2017年於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信也科技作爲一家金融科技開放平臺,爲金融機構提供科技服務。
信也科技是中國第一家P2P平臺,拍拍貸經歷了多年的野蠻生長後,在互聯網金融行業開啓風險專項整治的背景下,公司在2019年更名爲信也科技並逐漸抹去P2P業務的影子,向助貸機構轉型。
助貸業務指的是有一定專業技術能力的助貸機構與持牌金融機構、類金融機構等資金方,通過商務合同約定雙方權利義務,由助貸機構提供獲客、初篩等必要貸前服務,由資金方完成授信審查、風險控制等核心業務後發放貸款資金,從而使借貸客戶獲得貸款服務的合作方式。
在國內,信也科技旗下有拍拍貸和KOO錢包兩款小額貸款產品。
同時,信也科技也在加速佈局國際市場,已在印尼和菲律賓分別推出了AdaKami和JuanHand兩個小額貸款產品,並且還推出了一款智能語音呼叫產品Blu AI。
2024年第三季度,信也科技國內營收26.34億元,佔當季營收80.6%,累計服務2630萬人,交易額爲495億元,在貸餘額爲665億元。
在國際業務中,信也科技第三季度的營收爲6.4億元,佔當季營收的19.4%,累計服務用戶630萬人,交易額爲27億元。
信也科技國內業務營收佔比超八成,不過國際業務的增長勢頭很足,新增交易用戶連續兩季度超過國內市場。
同時,信也科技對自身的業務發展和現金流前景也比較樂觀,在2024年的前三季度中,信也科技共投入8110萬美元用於股份回購,同比增長23%。
近年來,小額貸款市場的競爭壓力無疑越來越大。監管政策的持續收緊,行業門檻的不斷提高,都在促使市場進行自我淨化。
與此同時,小額貸款公司的市場份額也在被不斷蠶食。
行業之外,銀行業務下沉對小額貸款公司的業務帶來了沉重打擊。
201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爲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2019年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要增長30%以上。
人民銀行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銀行普惠小微貸款餘額達到29.4萬億元,同比增長23.5%。這一增速遠高於各項貸款的平均增速。到2024年三季度末,銀行普惠小微貸款餘額進一步增長至32.9萬億元,同比增長14.5%。
國有大行普惠金融業務平均利率在3.5%左右,中小行基本上在4%左右。而小貸公司的貸款利率大多集中在12%-16%,如今小貸公司的盈利空間受到嚴重擠壓,貸款利率普遍在10%-13%。
行業之內,互聯網大廠也在陸續入局小額貸款行業,例如阿里巴巴的螞蟻借唄、騰訊的微粒貸以及字節跳動的放心借等,互聯網大廠憑藉其技術實力和用戶基礎,不斷在擠壓其他小貸公司的市場份額。
在過去四年裏,中國小額貸款行業進入整合期,一些經營不善的小額貸款公司陸續清退,市場份額進一步向實力更強的機構集中。據中國人民銀行數據,在2020年末,我國的小額貸款公司有7118家,貸款餘額爲8888億元;而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中國的小額貸款公司數量跌至5385家,貸款餘額降至7514億元。
2025年一開年,小額貸款公司又迎來了清退潮。自年初以來,湖南、江西、福建、重慶、湖北等多個地區相繼發佈了關清退和註銷地方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等金融組織的公告。僅是湖南一省就公示了82家擬清退的“失聯”“空殼”地方金融組織名單。
信也科技此次接手平安好貸,無疑爲雙方在市場的寒風中尋見了發展的新契機。
對信也科技而言,此舉擴大了了其市場份額與業務範圍。通過整合平安好貸市場資源與品牌影響力,信也科技能夠將其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上的優勢與平安好貸的業務深度結合,助力信也科技進一步穩固其在金融科技行業的地位,同時提升品牌認知度與市場競爭力。
對於平安好貸而言,此次與信也科技的合作意味着其在脫離平安集團後,將迎來業務創新與發展的新空間。通過融合信也科技的技術與產品,同時,藉助信也科技平臺資源與市場渠道,平安好貸可以加速其業務拓展與市場滲透,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
根據未審計的財務報告,信也科技2024年第三季度營收32.74億元,同比增長2.46%;淨利潤6.24億元,同比增長8.76%。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3年第三季度至2024年第二季度,信也科技的單季歸母淨利潤同比分別下降5.08%、4.94%、22.88%、6.62%。
《財中社》發現,利潤增速能夠轉負爲正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應收貸款準備金的計提減少。在2024年第三季度,信也科技計提了8239萬元的應收貸款準備金,相較於2023年第三季度的17678萬元減少了9439萬元,降幅達53.39%,而三季度的淨利潤較上年同期只增加了不到5000萬元。
(文章來源:財中社)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