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瀏覽時,經常會碰到這樣的保險宣傳:“醫療險首月特惠僅0.6元起”,“重疾險首月驚爆價10元!”但這類保險背後隱藏着不少玄機。
一旦你被首月的超低價格吸引並支付保費後,從第二個月開始,保費就會猛然“飆升”,躍升至數十元乃至上百元。換句話說,這種營銷策略就是先用低價吸引人入門,隨後再大幅提升費用。
而衆安在線,曾經便是這種“魔方業務”的“佼佼者”。
衆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衆安在線”),作爲中國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於2013年11月6日揭牌開業,2017年9月28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曾經在“三馬”(馬明哲、馬雲、馬化騰)的加持下,風光無限,截至2023年中,衆安服務超過5億用戶,累計出具約574億張保單。
然而,進入第二個十年,公司卻遭遇了股價和淨利潤的雙重打擊,市值縮水超千億元,投訴與罰單接踵而至。
糾紛不斷,深陷“魔方業務”質疑
“魔方業務”是一種在互聯網上廣泛應用的營銷策略,其中保險公司利用免費贈送保險或以低廉的保費、低保障額度及高免賠額的保險產品來吸引顧客,進而促使他們“升級”購買更全面的保險。然而,這種以低價或免費保險爲噱頭的“魔方業務”在初期階段可能存在誘導消費者購買的問題。針對這一保險行業的亂象,監管部門已經多次採取措施進行整治。
查詢黑貓投訴平臺發現,截至2025年1月16日,針對衆安保險的投訴達9743條,其中,有關“魔方業務”的相關投訴層出不窮。部分消費者反饋,一位消費者提出投訴,表示在保險投保初期,保費僅爲幾毛錢,但隨後未經任何續費通知,保費驟增至幾百元。除了這類問題之外,衆安保險還被投訴誘導投保、暴力催收等。
可能正是基於這種情況,針對衆安保險的訴訟與糾紛數量正持續上升。
根據統計,近一年內以衆安保險爲當事人的歷史開庭公告有3583則,其中案由爲“保證保險合同糾紛”的公告以2312則居首,其次爲“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有437則,“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有248則。
屢次被罰,治標不治本?
與衆多投訴緊密相連的是,衆安保險頻繁因違規行爲遭到監管部門的處罰。
進入2024年,保險行業的首張罰單便落在了衆安保險的頭上。
2024年4月16日,於金罰決字(2024)1號案件中,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發佈2024年的首張罰單,衆安保險因存在隱瞞關聯關係和關聯交易、通過關聯方虛假列支費用、通過關聯交易監管系統報送的報表存在錯報漏報、將保險資金運用形成的投資資產用於向他人發放貸款等違法違規行爲,對衆安財險罰款180萬元;對宋振華警告並罰款7萬元;對張勇博警告並罰款10萬元;對李高峯警告並罰款7萬元。
衆安保險方面回應稱,此次處罰主要關聯到2020年一起事件,其中一家附屬公司違規將保險資金形成的投資資產用於放貸。
而在2024年“3·15”消費者權益日前夕,上海市消保委就營銷電話騷擾問題與衆安保險進行了交涉。衆安保險方面表示,消費者反映的“衆安保險”營銷電話與短信騷擾中,“大部分並非公司官方行爲”,其中有相當數量是涉嫌“外部不明勢力不法分子”電信詐騙行爲。
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損害了衆安保險的品牌形象與消費者信任,更對其長期穩健發展構成了潛在威脅。治標不治本,或許正是衆安保險當前困境的真實寫照。
淨利潤雪崩,現金流承壓綜合償付能力持續下降
對於市值達百億、年投保額接近300億的衆安保險而言,180萬元的罰單雖然數額不大,但這一事件背後所揭示的深層次經營問題,卻不可避免地對其業績產生了影響。
8月27日,衆安保險公佈了2024年中期財報。數據現顯示,衆安保險上半年實現總保費152.38億元,同比增長5.4%;但歸母淨利潤從去年同期的2.21億元降至0.55億元,降幅爲75%,很是驚人。針對利潤下滑,衆安在線表示主要原因是保險分部淨利潤下降,也從側面反映出了營收端的壓力。
在淨利潤下滑的壓力下,衆安保險的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8.51億,去年同期爲13.76億,同比下滑38.18%。與此同時,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爲20.23億,同比減少36.77%。結合公開的現金流情況可見,衆安在線的現金流情況並不穩定,目前,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正處於不斷減少的狀態當中。
在2016年6月結束時,衆安保險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高達1043.41%。然而,到2018年6月,這一比率下降至768.45%。進一步地,到2020年6月,它繼續下滑至547.35%。更令人關注的是,從2021年6月開始直至今年6月,衆安保險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連續四年下降,具體數值分別爲538.28%、313.53%、263.16%和223.73%。
面對業績的滑坡、口碑的受損以及監管的頻繁處罰,衆安在線正站在一個亟需轉型與重塑的關鍵節點。如何在維護消費者權益與追求業績增長之間找到平衡點,成爲其亟待解決的核心問題。未來,衆安保險或許需要進一步優化產品設計,提升服務質量,加強內部管理,確保合規經營,同時積極探索科技賦能保險的新路徑,以增強市場競爭力,重建消費者信任,實現可持續發展。只有這樣,衆安在線才能重新煥發生機,繼續在互聯網保險領域發揮引領作用。
(文章來源:理財週刊-財事匯)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