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發佈了關於《常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
(2021—2035年)(草案)》的批前公示
👇👇
作爲東莞東部重鎮的常平,將聚焦科技創新與現代服務,打造成“東莞東部綜合樞紐,先進製造強鎮,活力生態宜居城”。
該草案內容,描繪了常平未來15年的發展藍圖,涵蓋了8個主要部分。
其中,有幾大核心內容:
①區域協同: 一個先導區三個一體化三向聯通(戰略佈局)
②系統支撐:建設安全韌性通達城市(交通佈局)
③創新驅動:打造灣區產業合作實驗區(產業佈局)
-01-
常平將打造東莞東部服務中心
未來,常平將把握機遇,融入區域,東合惠州,西聯大朗,打造東莞市域東部服務中心,向東服務東部四鎮交匯的東部工業走廊與環潼湖片區,向西支撐生態園-松山湖-中子科學城-光明科學城構成的中部產業脊。
依託常平和大朗第三產業優良基礎,共同打造東莞市域東部服務中心,引領莞惠合作
向東服務東部四鎮交匯的東部工業走廊與環潼湖片區。
向西支撐生態園-松山湖-中子科學城-光明科學城構成的中部產業脊。
整體形成”一個先導區,三個一體化,三向聯通”的戰略佈局。
一個先導區:香港城+南部新城+東莞東站。
三個一體化:向西,與大朗一體化;向南,與黃江一體化;向東,東部工業帶一體化。
三向聯通:聯通東坑、橫瀝、樟木頭。
-02-
以軌道建設爲契機
提升綜合交通樞紐輻射能級
深化落實常平鎮基礎設施規劃,區域統籌市政、交通設施建設,構建綠色韌性基礎設施新發展格局。
據草案可見,常平境內有6條軌道線路,3條已建成運營,3條屬於遠期規劃。
國家鐵路:廣深鐵路(已建成運營)、京九鐵路(已建成運營)
城際軌道:莞惠城際(已建成運營)、常龍城際(遠期規劃)
城市軌道:軌道交通3號線(規劃) 、軌道交通4號線(規劃)
此外,常平的路網,也規劃了“一環、十一橫、十一縱、八射”骨架路網
一環:環常東路-環常西路-環常南路-環常北路;
十一橫:莞番高速、佛莞高速、橋梓路、振興東路、常平大道、南城路、常東路、明珠路、莞樟路、緯四路、常橋路;
十一縱:從莞高速、環莞快速路、駿發二路、圓山路、還珠路、常黃路、新城大道、口岸大道、聚富路、東站路、東深公路;
八射:松山湖大道延長線、山水路、新公常路、常樟路、東深公路連接線、東平大道、北橫路、東興路。
-03-
打造灣區產業合作實驗區
在產業佈局方面,常平將以創新驅動爲核心,打造灣區產業合作實驗區。形成“一核三帶多節點”的產業空間佈局。
一核:中心服務核
生態產業發展軸帶“香港城”東莞東TOD"南部新城”三位一體的中心服務核心
三帶:三條產業帶
東部工業帶,聯動建設智能製造、電子製造產業帶;沿環常路串聯產業片區,形成環常產業帶;沿東深東路帶串聯現代化產業園與其他產業片區
多節點:多個產業集羣節點
佈局在鎮外圍、沿三條產業帶分佈的產業集聚園區
未來,常平鎮規劃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 60 萬人,建設用地不超過 75.81平方千米,全域開發強度控制在73.45% 以內,人均建設用地面積控制在126.35 平方米以內。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