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本市場裏,好公司的評判標準從來不是唯一的。但大部分時候,頭部投資機構都會被視爲是市場中的“聰明資金”,而他們的動向也往往會引發廣泛關注甚至模仿跟隨。這是因爲大型投資機構通常擁有專業的研究團隊和強大的信息收集能力,他們會依據宏觀經濟環境、行業前景以及公司估值等因素制定長期投資策略,投資決策流程更加科學和系統化。
眼下,全球局勢波譎雲詭,產業發展和分工格局延續深刻調整的趨勢。身處複雜性和不確定性交織的市場環境之中,頭部投資機構作爲市場“風向標”,其動向自然尤其值得投資者們重視。
開年不久,正是新舊交替之際,中概股那邊便傳出了重磅消息。怪獸充電(EM.US)宣佈,董事會於1月5日收到了中信資本旗下“信宸資本”及公司管理層發出的初步非約束性建議書。建議書指出,收購方將以每股1.25美元的價格收購怪獸充電的所有美國存托股票(ADS),審議價格較消息發佈前該公司的最後收盤價溢價約74.8%。
信宸資本脫胎於被譽爲“中國黑石”的中信資本旗下的私募股權投資部門,無論是行業地位還是專業性想必均無需再過多強調。
而怪獸充電作爲“共享充電寶第一股”,一路走來也曾有過衆多高光時刻。不過,近兩年在市場環境變化、行業競爭烈度上升等諸多內外部因素的干擾下,該公司原先的成長節奏被打亂,隨之而來市場中各種“噪音”也漸漸多了起來。
更不消說,這些年裏受到美聯儲緊縮貨幣政策、人民幣貶值,以及投資者預期降低等一連串負面因素的打擊,中概股表現普遍承壓。身處其中,怪獸充電的股價走勢及流動性情況無法盡如人意也實在不令人意外了。
儘管市場上的“噪音”始終沒有完全消散,但信宸資本依然選擇在這個時間節點以高溢價私有化怪獸充電,背後用意引人深思。
據筆者觀察,若置於全球視角之下,資本市場裏投資機構“逆市”而爲、反向操作並最終取得超額收益的案例其實屢見不鮮。就拿股神巴菲特來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美國銀行便曾面臨鉅額損失、訴訟和高額撥備壓力,當時該公司股價大幅下跌,市場對其信心極度低迷。但彼時巴菲特通過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以50億美元購買了美國銀行的優先股,事後看這一投資爲其帶來了豐厚的投資回報。
從無數相似的案例裏不難得出結論,當市場預期過於一致時,往往會有一些潛在的價值線索被忽視,而此時也很可能是孕育出新的商業機遇的時刻。
回看怪獸充電,毋庸諱言,此前很長一段時間裏公司處在業績築底回升、業務嘗試多元化的“混沌”時期,這一階段外部投資者預期混亂,對公司的發展前景和估值定位尚不清晰,再加上中概股整體承壓,怪獸充電的股價走勢不理想也確實情有可原。但話分兩頭,各種明面上的利空因素其實早已爲市場所充分消化,哪怕信宸資本沒有對其私有化的意願,怪獸充電的股價恐怕也早已跌無可跌。
而在上述已被完全計價的不利因素以外,怪獸充電身上的許多結構性的亮點則可能被市場有意無意的忽略了。比如,怪獸充電被驗證有效的商業模式、在移動電源產品供應鏈裏的長期積澱,以及豐富的市場拓展經驗,都是值得被肯定的重要競爭力;又比如,截至去年二季度末,公司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短期投資和限制性現金仍有32億元,這也意味着公司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裏能保持財務靈活性,併爲後續的業務擴張乃至對外投資提供支撐。
再考慮到信宸資本在收併購領域有着大量的成功案例,尤其是近年來麥當勞中國交出的成績單,更是向世界展示了其是如何讓一家跨國企業重新迸發出強勁的增長活力的。既有珠玉在前,智通財經APP認爲信宸資本在成功私有化怪獸充電後,雙方之間也會產生一系列值得各方期待的化學反應。
當然,此次信宸資本及公司管理層發出的要約尚屬初步非約束性建議書,接下來怪獸充電的私有化事宜仍存在不確定性;而放長眼光來看,信宸資本與怪獸充電之間究竟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現在下定論也爲時尚早。儘管一切都還是處於“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朦朧狀態,但頭部投資機構在綜合權衡後仍向怪獸充電拋出橄欖枝,這個動作本身大概就足以說明很多事情了。至於接下來怪獸充電私有化的進展,智通財經則將持續關注。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