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管理行業在房地產市場變革下進入存量時代,面臨重重挑戰。而另一邊,低空經濟在政策的有力推動下蓬勃興起,市場潛力巨大。近年來,物企在用心修煉內功、紮實做好服務的同時,也在積極探尋外部新的增長契機。在低空經濟的保障與綜合服務板塊,物企存在切入機會,有助於推動服務的升級和拓展進程。本文將圍繞政策環境、業務範疇等關鍵維度展開剖析,助力物企審慎規劃低空經濟領域佈局,進而探尋到切實可行的發展機遇與突破路徑。
低空經濟受益於多重利好,市場規模有望達萬億,發展前景廣闊
低空經濟以低空空域(通常指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根據不同地區特點和實際需要可延伸至3000米以內的空域)爲依託,以民用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爲主,以載人、載貨及其他作業等多場景低空飛行活動爲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
表:部分低空經濟相關政策情況
來源:中指研究院整理
從區域視角剖析,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以及西部地區在低空經濟產業的發展路徑上各有側重。鑑於各區域獨特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與發展導向,其產業佈局規劃與重點發展領域緊密貼合地方實際需求,既能避免資源浪費與錯配,又可催生出更爲多元的協同效應。多樣化的發展模式與廣闊的機遇空間相互交織,爲低空經濟產業的持續進階注入強勁動力,成爲推動產業蓬勃發展的關鍵力量。
來源:中指研究院整理
隨着政策逐漸傾斜與區域扶持力度持續加大,低空經濟這整體產業呈現良好的增長態勢與發展潛力,據中國民航局預測,到2035年,我國低空經濟市場有望達到3.5萬億元。
物企切入低空經濟機會在哪?
在物業管理行業的長期發展進程中,物業服務企業的業務範疇已廣泛延伸至多種業態領域。鑑於服務行業的剛性需求特性,這爲物業管理企業的發展賦予一定的確定性。從行業宏觀層面以及政策導向來看,隨着低空經濟的快速發展,諸多嶄新的應用場景應運而生。低空經濟作爲未來十年極具潛力的藍海市場,物企若能依據自身資源、能力與戰略精準切入適配賽道,進而實現兩者的融合發展,則有望推動物企實現新一輪的飛躍。
總體來說,低空經濟所涵蓋的業務範疇,大致可劃分爲製造、飛行、保障以及綜合服務四大產業板塊。相較於專注於技術研發與創新的製造和飛行產業,保障與綜合服務產業在發展過程中,更需要服務行業的深度協助與有機融合。無論是無人機起降點、停機坪、充電設施等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維護,還是承擔這些設施的日常運營管理工作;抑或是在物流配送的末端環節,負責無人機配送包裹的接收、臨時存放以及通知業主領取等具體事務,物管行業均存在介入機會與空間。具體而言,可將物業管理行業在低空經濟領域的介入場景歸納爲基礎服務、運營服務以及安全管理三類:
來源:中指研究院整理
低空經濟與物業管理服務存在較高重合度,這種契合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在業務空間上,物業管理的小區、園區等是低空經濟應用場景的重要依託,物管能保障其有序佈局;服務對象方面,二者均以業主和客戶羣體爲核心,爲物管融入低空經濟提供了客戶基礎;功能需求上,低空經濟所需的安全有序環境與物業管理的安全管理、設施維護和秩序維護等功能相匹配,有力支持低空經濟活動。
圖:低空經濟與物管行業重合區域
來源:中指研究院整理
低空經濟與物業管理服務的服務範圍的重合,不僅爲二者的融合發展提供了契機,更重要的是,新產業可爲物業管理行業本身的業務提供全方位的賦能,未來隨着產業不斷互融,有望推動物管行業在以下幾個方面實現變革與升級。
▌服務效率與質量提升
巡檢工作高效化:利用無人機搭載高清攝像頭和傳感器等設備,可快速對小區、商業園區等的建築物外牆、屋頂、停車場、綠化區域等進行巡檢,及時發現設施損壞、違規搭建、安全隱患等問題,相比人工巡檢,大大提高了巡檢效率和準確性。
清潔與維護工作優化:配備專業清潔設備的無人機可對高層建築的外立面進行清潔,降低人工清潔的風險和成本。對於一些人工難以到達的區域,如建築物頂部、狹窄通道等,無人機也能輕鬆完成清潔和維護工作。如深業運營採用AI+無人機清洗系統賦能清洗業務,實現無人機自動清洗,在高層建築外牆玻璃表面進行清洗作業,不僅避免了高空作業風險,且AI的精準定位使其清洗效果更爲優秀。
▌服務內容拓展
物流配送服務:與物流企業攜手開展無人機配送業務,在小區或商業園區內合理設置無人機起降點與配送驛站,實現快遞包裹的快速、精準配送,極大地提高了物流配送效率,爲業主取件提供了便利。如廣州市越秀區首條低空物流航線——珠江‘低空一號’航線由珠江實業集團旗下珠江商管與廣州順豐聯合申報開通,連通黃沙水產市場和珠江·星火1926商業綜合體,爲市民羣衆帶來了“低空+”消費新體驗。
▌品牌形象與競爭力提升
差異化競爭優勢:在行業內率先開展低空經濟相關業務,使物企能夠與其他企業形成差異化競爭,吸引更多高端客戶和優質項目,進而提高市場競爭力,爲企業的業務拓展與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成本控制與效益增長
人力成本降低:原本需要大量人工完成的巡檢、清潔等工作,如今可由無人機替代,減少人力投入與人力成本。
盲目參與不可取,避免跟風陷入盲而不精
低空經濟同樣吸引到上游房企的關注與投資,當前面對營收及利潤的下滑,其也在尋求轉型探求未來新的業務增長點。房企在這一領域的佈局仍處於探索階段,但未來也有可能成爲新的增長點。當前,已有部分房企捕捉到新機遇,進軍低空經濟產業鏈。進軍方式可分爲四類,一是緊抓新風口,建設新型產業園區。二是運用無人配送升級住宅產品。三是以股權投資的形式,直接投資低空經濟企業,藉此獲取相關公司發展帶來的股權收益。
相較於房企,物管行業在服務場景的豐富度及與終端用戶的緊密互動方面具有天然優勢,這使其在低空經濟領域具備一定的發展潛力。然而,當前物業企業貿然投身低空經濟並不審慎,主要原因在於運營成本與收益的不確定性,以及專業人才的嚴重短缺。故而,物管企業若要進軍低空經濟賽道並達成產業融合發展,就必須獲取如下專業資質,完善自身能力體系。
1.無人機運營資質:物業企業未來若開展無人機配送、巡檢等業務,則需取得無人機運營合格證。這要求企業具備充足場地、必要設施設備、有教學能力和資質的師資,還需有良好的安全飛行記錄。
2.適航資質:無論是購置還是租賃低空飛行器,都須具備適航證書。適航審定涵蓋航空器的設計、製造、試驗、試飛等全面審查與評估環節。
3.人員資質:操作低空飛行器的人員,必須具備無人機駕駛員執照等資質證書,以證明其飛行操作能力和知識水平。
鑑於此,物企需清晰洞察自身業務優勢所在,深度發掘諸如空間管理、客戶服務等方面的專長,並緊密契合低空經濟的發展趨向,探尋恰當的切入契機。與此同時,在推動物企與低空經濟相互融合的進程中,區域規劃是不容忽視的關鍵參照要素。物企應依據不同區域的政策利好與產業優勢,精準且有針對性地選定適宜的業務賽道切入其中,唯有如此,方能確保在低空經濟這片領域穩健前行,切實規避因盲目跟風而引發的潛在損失,實現可持續發展。
文章來源:中指研究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