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諾獎得主邁克爾·斯賓塞:中國對開放多邊主義的支持和新興經濟體崛起將構建全球新秩序

新浪財經
01-24

專題:世界經濟論壇年會_2025冬季達沃斯

  新浪財經北美站康路 發自瑞士達沃斯

  2025年1月23日,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邁克爾·斯賓塞(Michael Spence)在和新浪財經對話中展望了美國新政府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並探討人工智能和科技突破對世界帶來的變革。

  斯賓塞教授表示,自他與戈登·布朗(Gordon Brown)及穆罕默德·埃爾·埃裏安(Mohamed El-Erian)於2023年聯合撰寫《長期危機(Permacrisis)》以來,全球面臨的挑戰不僅未減輕,反而有所加重。他指出,“疫情、氣候變化、戰爭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等衝擊正在加劇,且這些問題看似將成爲全球經濟的長期現象。” 該書曾指出,全球發展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增長下滑、通脹加速、不平等惡化、保護主義抬頭、極端氣候危機頻發等各種挑戰紛至沓來。世界似乎陷入了長期危機。

  問及特朗普政府如何對全球化產生新的衝擊,斯賓塞表示,特朗普關於關稅的措施到底是作爲談判的開場策略,還是他真的會推進,目前尚未可知。但他同時表示,傾向於認爲特朗普希望與多國進行談判。

  斯賓塞同時提及,全球經濟正在經歷重大結構性轉型,並在科技領域湧現出具有革命性潛力的突破。他強調,人工智能“在加速增長、提升生產力方面擁有巨大潛力”。他特別提及當前的人工智能正在推動科學領域的重大突破,尤其是在生物醫學、材料科學和氣候建模等領域,“AlphaFold的成功已經顯現出人工智能在加速科學發現方面的巨大潛力,全球已有超過250萬名科學家在使用這項技術。” 他預計,人工智能對經濟的全面影響將需要更多時間,主要由於其需要改變商業模式、工作結構以及人們的行爲方式。此外,他提到,“空間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作爲人工智能的下一個前沿,將賦予機器人和自動駕駛汽車等設備在人類物理環境中操作的能力,這一領域極具挑戰性但前景廣闊。

  問及是否擔心人工智能的全球發展,將消耗大量能源,斯賓塞教授表示,能源消耗問題不可忽視,但人工智能帶來的益處將遠超過成本,“雖然人工智能的計算需求可能顯著增加,但技術的進步正在努力提高能效,下一代GPU有望更快且更節能。此外,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也將在很大程度上緩解這一問題。”

  在談及供應鏈安全時,斯賓塞教授指出,雖然因爲國家安全考量,大型經濟體正在建設本地化半導體生產能力,但國際合作依舊存在空間。以美國爲例,他提到,臺積電正在亞利桑那州建立的工廠是爲了確保關鍵技術的生產能力,但並不意味着美國一定會走向芯片自給自足。

  世界經濟組織總裁在本屆開會前開宗明義地表示,後冷戰時期已經結束,世界正面臨新秩序的建立。問及國際社會信任重建的關鍵,斯賓塞教授認爲,“懷舊情緒無法解決問題。全球經濟的複雜性和分裂趨勢無法避免,但我們可以通過創新的國際合作框架,重新平衡限制與開放性。”他指出,中國對開放多邊體系的持續支持,以及新興經濟體的崛起,將在未來構建新的全球秩序中發揮重要作用。

  附部分對話實錄:

  新浪財經:您幾年前寫了一本名爲《長期危機》(Permacrisis)的書。今年,您是覺得更樂觀一些,還是更悲觀?

  邁克爾·斯賓塞:這本書於2023年初秋出版,我和戈登·布朗以及穆罕默德·埃爾-埃裏安共同撰寫,目的是釐清正在改變全球經濟的強大力量。書名《長期危機》反映了系統性衝擊的多發性和嚴重性——如疫情、氣候衝擊、戰爭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等。自書出版以來,這些衝擊不僅沒有減輕,反而有所加劇。出版時只有一場戰爭,現在已經有兩場,希望能找到解決方法。

  在書中,我們總結了三種主要力量:第一是這些持續存在的衝擊,至少目前來看,它們是半永久的;第二是全球經濟中重大的結構性變化;第三則是科學和技術的突破,這爲增長和生產力提供了巨大的潛力,但需要時間才能完全體現出來。因此,儘管面臨挑戰,科技的潛在優勢讓整體前景不至於太悲觀。

  新浪財經:讓我們從美國新政府說起。你如何看待他對關稅的討論,這些政策會如何擾亂全球貿易體系?

  邁克爾·斯賓塞:目前還不確定這些關稅是談判的開場策略,還是真的計劃全面實施。如果是前者,可能還會有協商的餘地;但如果是後者,保護主義的方向將更爲明確。這兩種情景差異很大。

  新浪財經:但世界感受到的不確定,不僅來自特朗普的言論,還因爲近期美國商界的“動物精神”似乎重新被釋放。我們聽到了新的“大數字”。昨天,僅甲骨文、OpenAI和軟銀就宣佈會投資5000億美元建設AI基礎設施。我們曾經看到過這樣的場景,但歷史上並不是所有的承諾都實現了。您如何看待這種不確定性對全球商業界的影響?

  邁克爾·斯賓塞:在美國,投資者和企業對當前環境總體感到樂觀,這部分歸因於對減少監管的期望。例如,硅谷對拜登政府時期的反壟斷政策感到不滿,現在希望政策會不那麼嚴厲。

  但問題是,這些政策是否能夠協同運作?它們能否在不引發通脹或高利率的情況下促進增長?這一點尚不明朗。在全球範圍內,我們面臨的另一個不確定性是,全球經濟是否會變得更加分裂,貿易、資本流動和技術轉讓的障礙是否會增加。目前來看,全球增長率可能會下降,但中國這樣的經濟體一旦解決了家庭部門的債務問題並恢復需求,就有可能再次成爲強勁的增長引擎。

  新浪財經:世界經濟論壇已經談論人工智能好幾年了。今年的討論有什麼新變化嗎?

  邁克爾·斯賓塞:在科學領域,人工智能的應用正在加速,例如在生物醫學、材料科學和氣候建模方面。AlphaFold在生物學和藥物開發中的影響非常大,目前已有超過250萬科學家在使用它。

  除了科學應用進展迅速,人工智能對經濟的全面影響需要更長時間,因爲這需要改變商業模式、工作結構和行爲。我預測,十年後,人工智能的經濟效益會更明顯。除了認知人工智能外,“空間智能”也越來越受關注,這是指賦予機器人和自動駕駛車輛等設備在人類物理環境中操作的能力。這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前沿領域,但非常令人興奮。

  新浪財經:您是否認爲人工智能的益處能夠超過成本,尤其是考慮到其對能源的高需求?

  邁克爾·斯賓塞:絕對如此。儘管能源需求是一個需要關注的問題,但潛在的益處遠遠超過了成本。目前存在一場技術競賽,一方面在努力提高計算的能效,另一方面在擴展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下一代GPU預計將更快且更節能。雖然目前難以估計技術進步是否能完全抵消AI對能源需求的增長,但這種方向性的努力是清晰的。

  新浪財經:供應鏈安全是另一個熱門話題。我今天聽的另一場會議裏,美國投資人在討論即使美國在AI領域領先,但是造不出芯片,他們提到了供應鏈的擔憂。在人工智能行業,不同國家應該如何看待供應鏈安全問題?是否還有國際合作的空間?

  邁克爾·斯賓塞:合作仍然是可能的,像美國、中國這樣的大型經濟體將建設國內能力,而較小的經濟體可能仍需依賴進口。例如,臺積電正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立工廠,但這並不是爲了讓美國實現完全自給,而是確保關鍵時刻能夠自我生產。

  新浪財經: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提到,後冷戰時期結束了,當前全球需要建立一個新的國際合作框架。您認爲如何才能重建國際社會的信任和信心?

  邁克爾·斯賓塞:首先,我們無法靠懷舊解決問題,回到過去的狀態是不可能的。原因在於,潛在的不信任,以及在缺乏完全信任的情況下產生的國家安全問題依然存在。這必然會導致更多的限制,使得全球經濟比以前更加複雜。

  要直面這一點,戈登·布朗和我擔心的是,無論我們創造出何種新的全球互依形式,它都會比以前更復雜,帶來更多的限制、更高的複雜性以及更多的碎片化,但不會是完全的去全球化。是的,我們需要能夠管理日常事務的機構,這方面並沒有被充分討論。令人擔憂的一個趨勢是,現有的機構在某種程度上正在被邊緣化,主要是因爲重要的大國在忽視這些機構。以世貿組織(WTO)爲例,本應負責管理貿易的機構,如今經常被大國在需要時忽視。

  美國方面,特朗普總統並不是一個著名的多邊主義者。他上任第一天就退出了世界衛生組織以及《巴黎氣候協定》。至於美國未來是否會參與可持續發展議程,我不得而知。但我認爲,美國將比其他國家更傾向於退出全球事務,而世界其他部分,以中國爲代表的衆多國家和新興經濟體——這些經濟體比過去更大、更強、更富有——可能會聯合起來,包括歐洲在內,着手構建一個替代版的、更加複雜的全球互依模式。但它將不再是過去的樣子,部分原因是美國的缺席,部分原因是我們無法再回到過去的狀態。國家防禦和安全優先事項的增多將影響這個系統。

  儘管如此,希望這個新的系統仍然能夠保持足夠的開放性,使得許多經濟體,尤其是低收入國家,能夠繼續發展。我認爲,中國堅定支持建立一個相對開放的多邊體系,與中國經濟的對外開放進程相輔相成,這是非常重要的。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爲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王翔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