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鈦媒體
2025年開年,英偉達CEO黃仁勳(Jensen Huang)現身中國完成史上最長的“一週路演”。
1月15日,黃仁勳到訪深圳參加分公司年會;1月16日,他去了臺中參與供應鏈公司活動,並以每桌菜價約1182元宴請35位供應鏈企業CEO,參加英偉達臺北分公司“尾牙”;1月19日,黃仁勳在北京會見了中國開發者、合作伙伴和分析師;1月20日,黃仁勳參加北京分公司年會;1月21日,黃仁勳到達上海蔘加年會。
就在1月22日,黃仁勳在中國的各種花絮還在社交平臺上廣泛傳播——體驗機器人和摺疊屏、和員工登臺一起唱跳APT。這時,他的私人飛機已經離開中國,前往日本大阪。
事實上,這一週對於美國科技和政治領域並不平凡。1月20日起,特朗普(Donald Trump)就任美國總統,開啓他的第二個任期。而在特朗普就職典禮上,特斯拉CEO馬斯克,Meta CEO扎克伯格,蘋果公司CEO庫克、谷歌CEO皮查伊,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等多位科技大佬和億萬富翁參與其中,但這位身價1187億美金的“AI教父”黃仁勳卻選擇缺席。
當前,中美 AI 和半導體競爭持續加劇,英偉達在美國和中國都面臨監管困擾。因此,即便當前中美 AI 芯片競爭加劇,黃仁勳依然特立獨行,彰顯“一貫作風”。
“我不參加(特朗普就職典禮),但我期待着祝賀特朗普政府就任。”黃仁勳在華表示,英偉達要繼續與中國合作。
如果你真的瞭解黃仁勳的話,就對他的行爲不稀奇了。
在黃仁勳看來,他是一名商人,唯一的工作就是做好英偉達這家公司,以及其生態夥伴的支持與管理,極少參加中國、美國任何政府級會議。即便黃仁勳待在中國最長的一週,並未見任何相關部門官員——這和庫克、馬斯克等美國科技大佬的作風並不一致。
正如《英偉達之道》一書中介紹,黃仁勳的生意理念是“粗糙的公平”:讓所有人相信AI,進入英偉達開啓的新計算時代,這是 AI 科技之戰,而不是政治。
然而,無論是拜登,還是特朗普,都已經將黃仁勳和英偉達定義爲美國對華戰略選擇的最佳“科技武器”。
躲不開的禁令:3秒鎖死算力,英偉達RTX50特供版最快本月在華髮售
事實上,拜登任內的過去四年,美國商務部持續加大對華先進 AI 芯片出口管制,涉及多款英偉達芯片。
2025年1月13日和1月15日,美國商務部產業安全局(BIS)先後發佈名爲“人工智能擴散出口管制框架”的臨時最終規則,和名爲“實施先進計算集成電路額外盡職調查措施”的臨時最終規則(IC IFR),主要覆蓋 AI 芯片製造、AI 芯片產品等。
短短三天時間內,BIS連續發佈兩個重大出口管制臨時新規,引發行業關注,最終不得不讓英偉達予以回應。
1月17日,英偉達悄悄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發佈了一份公告稱,《人工智能擴散出口管制框架》臨時最終規則主要涉及包括但不限於:A100、A800、H100、H200、H800、B100、B200、GB200、L4、L40S和RTX 6000 Ada,全球任何一個或多個受管制集成電路系統(包括但不限於NVIDIA DGX、HGX和MGX系統)都將受到新許可要求的約束。
“IFR自發布之日起有120天的通知和公衆評論期,即截至2025年5月15日。除非IFR被部分或全部修改,或由即將上任的特朗普政府完全撤銷,否則出口商、再出口商和轉讓方需在2025年5月15日開始遵守IFR的許可、報告和其他要求。”英偉達表示,公司支持美國在創新領域的領導地位,通過提供尖端解決方案,努力使美國的進步成爲全球標準,並不斷追求快速進展。公司支持在美國建立新的數據中心,並推動發展必要的基礎設施。公司還支持安全、負責任地開發和部署所有 AI 系統,並將在通知和評論期內對IFR提供反饋。
而對於製造環節,英偉達稱,英偉達是經審查批准可使用晶圓廠和封裝(OSAT)的芯片設計公司,因此預計該規則不會對英偉達運營或對中國的產品銷售產生影響。
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在發佈前提到,企業將有 120 天的評論期,這是一個特別長的時間,以便特朗普政府有時間適應並在與業界和其他國家/地區磋商後對規則進行修改。
然而,受到芯片禁令束縛,英偉達最新RTX 50系列顯卡已經準備“特供版”以提供中國市場,但算力層受到嚴格限制。
據報道,黃仁勳在CES 2025上發佈的最新基於BlackWell架構的RTX 50系列顯卡,擁有RTX 5090版本,而“特供版”則被命名爲RTX 5090D,採用臺積電N4P製程,與Blackwell GB200芯片一致,。
儘管“特供版”新品在遊戲性能上有顯著提升,但在AI運算方面受到嚴格限制,一旦檢測到AI模型訓練行爲,將在3秒內自動鎖死算力,用戶無法通過超頻來彌補與標準版RTX 5090的性能差距。同時,相較於40系列,更無法實現多顯卡協同運算,完全堵死想利用其進行 AI 模型訓練的相關公司。
事實上,RTX D系列是英偉達專門定製的GPU顯卡產品線,主要爲符合美國基於AI芯片性能的出口管制規定,按照規劃,英偉達RTX 5090D預計將於1月30日發佈。
1月16日,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在法說會上回應美國出口管制政策影響時表示,臺積電初步看來相關政策影響仍可控,實際終端應用來看,中國 AI 產品實際出口不多。
魏哲家表示,臺積電還沒有完成所有的分析。但初步看來影響並不明顯,還可以接受。所以這意味着,我們正在爲受到限制的客戶或受到某種限制的客戶申請特殊許可證。“我們相信,只要他們不屬於 AI 領域,就會獲得一些許可。”
作爲全球 GPU 算力芯片市佔率90%以上的科技巨頭,英偉達A100和H100已經對中國禁售。據英偉達財報,受美國升級出口管制影響,在數據中心業務上,英偉達來自中國客戶的營收佔比已經從2023財年的19%,降低至2024財年的中個位數百分比。
黃仁勳曾多次指出,中國在美國科技產業的全球市場中是不能被取代的,美國政府出臺的種種限制,只會對美國企業造成巨大損害,並進一步加強中國在半導體領域獨立自主的決心。
英偉達政府事務副總裁內德·芬克爾(Ned Finkle)本月表示,全球用戶日常使用的遊戲PC已經普遍搭載數據中心計算機和技術,試圖對其實施控制是沒有意義的。對國家實施限制的極端政策將對世界各國的主流計算機造成不良影響,會推動世界轉向其他替代技術。
“AI 無疑已經是主流的計算科技,像電力一樣必不可少。”芬克爾表示,“此時出臺這一項政策將會遭到美國工業界和國際社會的批評。我們希望拜登總統不要在此時制定一項只會損害美國經濟的政策。”
隨着特朗普上臺,半導體行業人士認爲美國對華出口管制措施並不會減少。
相關業者透露,若是特朗普政府維持制裁力度,很多企業將在大限之前大舉採購、囤積包括英偉達、AMD、英特爾在內的AI芯片,同時加大力度在晶圓代工廠投單,以維持競爭力。
有分析指出,2024年第四季度,英偉達H20芯片在中國的市場需求遠超預期,銷售額環比增長50%,是英偉達“最成功的產品”,相比之下,H100芯片銷售額僅環比增長25%。Wccftech認爲,H20的核心數量比H100減少41%,性能則降低28%。
短期內,中國 AI 企業對於英偉達芯片需求不減。市場研究公司Omdia先前估計,2024年,字節跳動和騰訊分別訂購了約23萬塊英偉達GPU芯片,僅次於微軟,遠遠超過Meta、特斯拉/xAI、亞馬遜和谷歌購買英偉達Hopper芯片規模。
因此,黃仁勳要找的則是一種商人角度的“粗糙的公平”。《英偉達之道》一書中,曾擔任臺積電CEO、聯發科創始人蔡力行曾這樣描述:
“黃仁勳向我講述了他做生意的哲學爲‘粗糙的公平’。黃仁勳解釋說,‘粗糙’意味着合作關係並非始終平穩,而是有起有伏,‘公平’是更加關鍵的分,經過一段時間,比如幾年之後,最終的結果大致是均衡的。這種說法是在描述一種雙贏的合作關係,雖然並不是每次都能實現。有時一方可能在某個交易或合作中獲利更多,而下一次,獲利更多的可能就是另一方了。只要多年後總體上是5:5的平衡,而不是6:4或4:6的失衡,那就是一種積極的關係。”
因此,無論是 AI、機器人,還是GPU芯片,黃仁勳努力保持在全球市場的“存在感”,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在北京說中國對於英偉達非常重要,在華爾街說支持美國在 AI 創新領域的領導地位,在臺北說是 AI 和機器人領域重地。
20年市值增長400倍,黃仁勳仍面臨強勁的中國競爭對手
黃仁勳非常喜歡送紅包。
1997年,英偉達成立4年實現首次單季度盈利之後,他給員工發了1美元的紅包,其中一位運營工作人員獲得了2美元,因爲她確保及時發貨給客戶。
現在,作爲一家3.37萬億美元市值公司的掌門人,黃仁勳闊綽了不少。在深圳,黃仁勳發出了數額爲1萬元、2.5萬元和4萬元的紅包,並且預告明年還會發10萬元的紅包。
如今,全球已經迎來 AI 變革時代,在AI、量子計算、半導體等快速發展的推動下,智能時代正在同時改變着各個地方的一切。而英偉達不僅想要做 AI 芯片霸主,還想做 AI 基礎設施龍頭、大模型“領頭羊”、機器人賽道核心服務商。
2003年時,英偉達市值約25億美元,2023年市值約1萬億美元,20年間,英偉達的市值增長了約400倍。
2024年,英偉達以176%股價年漲幅領跑美股科技七巨頭,市值從年初的1.19萬億美元飆漲至3.29萬億美元。截至美東時間1月21日收盤,英偉達最新市值爲3.45萬億美元,重回全球市值第一。
據福布斯富豪榜數據顯示,目前黃仁勳實時淨資產高達1189億美元,全球排名第十,高於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彭博創始人邁克爾·布隆伯格、農夫山泉創始人鍾睒睒等人。
不過,英偉達並非沒有隱憂:AMD、英特爾這些老對手都在奮起直追,博通、蘋果、谷歌和微軟“造芯”帶來無法持續的合作,壁仞、摩爾線程等國產 AI 芯片公司給市場帶來的新挑戰。
美國紐約舉行的2023 DealBook峯會上,黃仁勳就表示,美國芯片製造商距離脫離中國、實現“供應鏈獨立”至少還有十年,
“(美國)供應鏈的完全獨立在一、二十年內不是真正可行的事”,他警告稱,美國此類限制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中國有數十家公司正在開發可與英偉達產品競爭的技術。
據IDC統計顯示,2024年,中國的加速計算服務器市場達到190億美元,較2023年增長87%,其中GPU服務器憑藉其強大的計算能力繼續佔據主導地位,佔有約74%的市場份額。
多位半導體行業人士向鈦媒體AGI透露,國內 AI 算力產品需求旺盛,這一趨勢不僅推動了GPU市場的整體增長,也爲國產GPU廠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在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局面下,多家 AI 算力企業期望通過IPO籌資方式實現國產AI算力生態的快速成長。
如今,AI芯片行業迎來IPO熱潮。2024年8月,燧原科技公佈IPO輔導;隨後,壁仞科技、摩爾線程、沐曦集成電路等多家國產 AI 算力公司進入IPO輔導階段,通過二級市場融資,有望推動國產 AI 算力加速發展。
因此,黃仁勳不能丟掉中國市場。
“傳英偉達‘斷供’中國爲不實傳聞。中國是英偉達公司(NVIDIA)重要的市場,英偉達秉持以客爲尊的初衷,將持續爲中國客戶提供最優質、高效的產品與服務。”英偉達中國在去年12月發文稱。
黃仁勳在北京活動上指出,很多人不瞭解,英偉達在中國已經深耕25年了,在北京、上海、深圳擁有近4000名員工。中國員工流失率是英偉達在全球最低的,每年離職率僅0.9%。
黃仁勳表示,中國仍然是最大的芯片市場,英偉達正在爲中國開發不會受到限制的產品。他也重申,英偉達致力於中國市場的發展,且這些芯片不會違反美國的出口管制規定。
“我們必須開發出符合出口管制規定的新芯片,一旦滿足規定的要求,我們就會回到中國銷售。”黃仁勳指出,國家安全和國家競爭力當然是需要考慮的問題,但“我們是一家爲商業而生的公司,我們會盡力與所有人開展業務”。
展望未來,黃仁勳預測,AI 將在5年內趕超人類。“如果將AGI定義爲能夠以與人類智能競爭的方式完成測試的計算機,那麼未來五年內,AI 可以完成這些測試。”
黃仁勳強調,AI 已經不再是一個小衆技術,它現在變得廣泛和主流。我們現在使用 AI 進行醫療、教育、交通、製造,它是每個領域的基石。下一波 AI 被稱爲物理人工智能(Physical AI),是指 AI 與物理世界的互動,這意味着 AI 行業將從機器人技術中受益匪淺。
(本文首發於鈦媒體App,作者|林志佳,編輯|胡潤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或立場,不代表新浪財經頭條的觀點或立場。如因作品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需要與新浪財經頭條聯繫的,請於上述內容發佈後的30天內進行。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