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歷史!剛剛,全線崩跌,恐慌指數飆升50%,華爾街、硅谷“炸鍋”......

期貨日報
01-28

被稱爲“東方神祕力量”的DeepSeek開始衝擊資本市場,英偉達創史上最大單日個股蒸發規模!

由於DeepSeek通過結構化稀疏注意力、混合專家系統、動態計算路由等技術,顯著降低了模型訓練和推理的算力消耗,由此引發了市場關於算力需求下降的擔憂。

27日晚間,美股開盤後,納指暴跌超3%。

美股半導體板塊全線暴跌,費城半導體指數暴跌超6%。其中,博通暴跌超12%,臺積電ADR大跌超10%,美光科技大跌超9%,甲骨文大跌超8%,Arm Holdings大跌超7%,阿斯麥ADR跌超6%,AMD跌超4%。  備受矚目的英偉達今天凌晨一度跌超15%。

標普500信息技術板塊盤初大跌4.6%,或將創自2022年9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另外,核電概念股亦全線重挫,Oklo暴跌超21%,NuScale暴跌超19%,Vistra大跌19%,Constellation Energy大跌17%。

被稱爲“恐慌指數”的波動率指數大幅攀升,短線漲超51%。

不過DeepSeek自己對此卻有不同看法,其表示英偉達股價暴跌與它無關。

截至今晨收盤,道指漲0.65%,標普500指數跌1.46%,納指重挫超600點,跌幅3.07%。

英偉達下跌16.86%,創歷史上最大單日個股蒸發規模,市值蒸發5888.62億美元;谷歌下跌4.03%;特斯拉下跌2.32%;微軟下跌2,14%;亞馬遜上漲0.30%;Meta上漲1.91%;蘋果上漲3.25%。

博通跌超17%,臺積電跌超13%,美國科技跌超11%,Arm Holdings跌超10%,AMD跌超6%,阿斯麥跌超5%。

AI概念股多數下挫。英偉達持股的SoundHound AI跌超11%,Serve Robotics跌約14%,BigBear.ai跌近11%,超微電腦跌超12%,甲骨文跌近14%。

量子計算概念股普遍收跌。Quantum Computing收跌9.06%,Quantum Corporation跌8.54%,D-Wave Quantum跌8.37%,Rigetti Computing收跌5.68%。

核電概念股全線暴跌,Oklo跌近26%,NuScale跌超27%,Vistra跌超28%, Constellation Energy跌近21%。其他電力公司中, Ge Vernova跌超21%,Nrg Energy跌超13%。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凌晨,DeepSeek稱遭受大規模惡意攻擊。

DeepSeek官網的服務狀態頁面顯示:“近期DeepSeek線上服務受到大規模惡意攻擊,註冊可能繁忙,請稍等重試。已註冊用戶可以正常登錄,感謝理解和支持。”

同時,在美國科技股暴跌之際,人工智能社區Hugging Face顯示,DeepSeek發佈了開源多模態人工智能模型Janus-Pro。其中Janus-Pro-7B在GenEval和DPG-Bench基準測試中擊敗了OpenAI的DALL-E 3和Stable Diffusion。

DeepSeek火遍全球,華爾街、硅谷“炸鍋”

近期,DeepSeek在全球引發諸多討論。

1月27日,由國產大模型公司深度求索開發的移動應用DeepSeek超越ChatGPT登頂蘋果美國區免費應用榜單。同日,蘋果中國區應用商店的免費榜也顯示,DeepSeek爲榜單第一。

廣州日報稱,DeepSeek爆火的原因主要可以歸結爲兩點:性能和成本。據悉,DeepSeek的R1的預訓練費用只有557.6萬美元,僅是OpenAI GPT-4o模型訓練成本的不到十分之一。同時,DeepSeek公佈了API的定價,收費大約是OpenAI o1運行成本的三十分之一。

DeepSeek的低成本意味着,大模型對算力投入的需求可能會從訓練側向推理側傾斜,即未來對推理算力的需求將成爲主要驅動力。而英偉達等硬件商的傳統優勢更多集中在訓練側,這可能會對其市場地位和戰略佈局產生影響。

據統計,2024年1—8月,微軟、Meta、谷歌、亞馬遜總計向AI數據中心投入1250億美元,包括AI資本支出、總數據中心運營成本、現金運營費用、軟件、折舊和電費也納入統計。預計2024年美國四大科技巨頭全年投入約2180億美元。

1月25日,英偉達的“老對手”AMD還火速爲DeepSeek“站臺”,宣佈全新的DeepSeek-V3模型已集成至AMD InstinctGPU上。

美國私人投資基金Noah's Arc Capital Management認爲,DeepSeek-V3模型的突破顯著降低了AI培訓成本,使AMD GPU成爲比英偉達更具有成本效益的替代品,增強了AMD的市場地位。

華爾街頂級風投A16Z的創始人、被稱爲風投教父的MarcAndreessen昨日在社交平臺上發文稱,“DeepSeek是AI的斯普特尼克時刻”。所謂的“斯普特尼克時刻”,指的是1957年蘇聯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這一比喻充分說明了DeepSeek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時代帶來的震動與衝擊。

海外媒體Vital Knowledge,德國世界報知名市場評論員Holger Zschaepitz,都不約而同地把DeepSeek稱爲“美國股市最大的威脅”。

微軟CEO納德拉近日在達沃斯一檔訪談節目中表示,中國的Deepseek發展非常迅速,在推理時間上表現出色,計算效率極高。

美股大V“THE SHORT BEAR”在社交媒體上表示,DeepSeek創造了一個AI巨頭們的痛苦時刻,而投資者必須對此敲響警鐘,“美國AI公司每年必須產生約6000億美元收入來支付其AI硬件費用。但現在看來,這種冒險行爲變得越來越無利可圖。”

圖片來源:X

海外知名財經博客Zerohedge1月24日撰文稱,DeepSeek的出現和其廉價的訓練成本,正在對美國此前宣佈的5000億美元AI基建計劃形成巨大的打擊。

“散戶逼空華爾街事件”中因爲唱多GameTop而聲名大噪的Social Capital掌門人Chamath Palihapitiya表示:“讓我直接大聲地說出來,AI大模型建設就是一個金錢陷阱。”

國際油價承壓下行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後公佈的一系列政策影響了原油市場。繼上週內外盤原油結束連續四周的上漲行情後,在龍年最後一個交易日,內盤原油系品種延續弱勢,SC原油主力合約2503盤中跌破600元/桶整數大關,收跌1.33%,報收602.4元/桶。

“上週以來,特朗普公佈的一系列政策給國際市場帶來更多不確定性。”申銀萬國期貨能化高級分析師董超表示,首先,特朗普宣佈國家能源緊急狀態,旨在提高美國石油和天然氣產量,降低美國消費者的能源成本,包括動用“緊急權力”以提高國內能源產量,迅速批准新的石油、天然氣和電力項目,撤銷拜登政府頒佈的氣候法規等。其次,特朗普誓言要對歐盟徵收關稅,並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徵收25%的關稅,美國原油進口量爲642.8萬桶/日,其中從加拿大進口原油442萬桶/日,從墨西哥進口原油39.2萬桶/日。一旦增收關稅,短期美國汽油價格將大幅飆升。最後,特朗普施壓OPEC,要求其增產。特朗普上任伊始,油價會隨着其政策與前任領導人的大幅轉向而改變。

國泰君安期貨能化高級分析師黃柳楠介紹,特朗普以及共和黨的歷任總統都致力於壓低美國油價和通脹,這在市場預期內。特朗普目前公佈的政策對化石能源的邊際影響不大,更多是對中長期的原油市場產生影響。

“具體來看,一方面,美國頁岩油產能提升的條件是利率和油價下行,當前美國利率絕對水平仍然偏高;另一方面,特朗普對能源管道建設方面的政策扶持很難在2年內變現,因爲基礎設施的建設週期較長。”黃柳楠認爲,特朗普上臺後對原油市場的潛在影響更大,更應關注其對伊朗、俄羅斯、加拿大、墨西哥四個國家原油出口的態度。其中,伊朗原油供應受到的潛在威脅更大,構成的潛在利多更強。當然,長期來看,OPEC增產有能力慢慢填補大部分供應缺口。

事實上,2024年12月以來,國際原油震盪走強。黃柳楠表示,受伊朗原油到港量下降、俄羅斯能源公司被制裁、中國多港禁止受制裁船舶靠港等因素影響,近期SC原油大幅走強,且走勢強於外盤原油。

“在1月上旬持續走強後,內外盤油價月差、各類原油現貨升貼水走強至歷史高位,估值偏高。一季度原本是全球原油市場消費淡季,煉廠開工率逐步下行,原油剛需難有起色。其中,內盤SC原油此前因船舶靠港問題走勢強於外盤,在倉單註冊問題解決後已開始回吐溢價,逐漸與外盤行情同步。”黃柳楠說。

據瞭解,OPEC已計劃從2025年4月開始增產,此前由於需求疲軟,增產計劃多次推遲。對此,黃柳楠認爲,本次OPEC增產概率較高,主要原因在於美國加強對伊朗制裁,或讓伊朗讓出大量市場份額。伊朗2024年對外出口原油160萬~190萬桶/日,目前出口量已經大幅下滑,超過巴西、挪威、圭亞那、美國等原油生產國的總供應增量。疊加OPEC+本身想要收回市場份額,最終執行增產計劃的概率較高。

董超表示,投資者後期需要繼續關注特朗普在地緣、關稅和OPEC問題上新的舉措,或對油價造成重大影響。

此外,董超表示,油價還將受到天氣因素影響。“如果歐美天氣相比往常寒冷或者發生寒潮將刺激原油及相關替代能源消費,此外在2021年和2024年極端寒潮都引發了每天40萬桶左右的產量損失。”他說,此外,還需關注特朗普政策的變化,特朗普新當選,仍處於政策密集出臺期,需要關注其政策變化,尤其是2月1日就將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徵收25%關稅,要關注這方面是否有變化以及具體如何執行。最後需要關注地緣問題,中東以及俄烏衝突是否有升級的可能。

責任編輯:櫟樹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