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申請新商標,暗示將涉足人形機器人、智能珠寶等領域

IT之家
02-04

IT之家 2 月 4 日消息,上週五,人工智能初創公司 OpenAI 向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提交了一份新的商標申請,旨在爲其品牌“OpenAI”相關的產品註冊商標。通常情況下,企業申請商標並不值得特別關注,但此次申請中,OpenAI 暗示了其未來可能推出的新產品線,既包括近期計劃,也涉及更具前瞻性的領域。

根據申請文件,OpenAI 計劃開發一系列硬件產品,包括耳機、眼鏡、遙控器、筆記本電腦和手機保護殼、智能手錶、智能珠寶,以及用於“人工智能輔助交互、模擬和訓練”的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頭顯設備。

IT之家注意到,這一舉動與 OpenAI 此前披露的硬件項目計劃相吻合。去年,OpenAI 確認正與前蘋果設計師喬尼・艾維合作開發硬件項目。OpenAI 首席執行官薩姆・阿爾特曼在週日接受韓國媒體 The Elec 採訪時表示,公司希望通過與多家企業合作,開發由人工智能驅動的消費級硬件產品。不過,阿爾特曼也坦言,即使完成一款 AI 設備的原型,也可能需要“數年時間”。

此外,OpenAI 的商標申請還提到了機器人產品,特別是“用戶可編程的人形機器人”以及“具有溝通和學習功能、用於輔助和娛樂人類的人形機器人”。這一方向與 OpenAI 近期的招聘動態相呼應。據悉,OpenAI 正在組建一支新的機器人團隊,由去年 11 月從 Meta AR 眼鏡部門加入的凱特琳・卡利諾夫斯基領導。根據招聘信息及媒體 The Information 的報道,OpenAI 計劃測試由定製傳感器和人工智能驅動的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可能採用人形設計,並能夠在現實環境中以類似人類的智能水平運行。

在商標申請的進一步描述中,OpenAI 還提到了定製 AI 芯片以及“利用量子計算資源優化 AI 模型性能”的服務。長期以來,業界一直有傳言稱 OpenAI 正在開發定製芯片以運行其 AI 模型。公司內部設有一個專注於芯片組件協同設計的部門,且有報道稱,OpenAI 計劃最早於 2026 年與半導體製造商博通臺積電合作,推出定製芯片。

至於量子計算領域,OpenAI 的計劃尚不明確。不過,去年 OpenAI 聘請了量子計算初創公司 PsiQuantum 的前量子系統架構師加入其技術團隊。量子計算因其能夠同時執行大量計算的能力,有望顯著提升 AI 模型的訓練效率。隨着 AI 計算成本居高不下,OpenAI 可能正在探索在架構上與現有設備截然不同的硬件上訓練模型的未來路徑。

值得注意的是,商標申請通常會被故意寫得寬泛,並不一定反映公司的具體產品路線圖。OpenAI 的申請可能揭示了其正在探索或至少考慮探索的領域,但文件中提到的技術何時或是否會真正進入市場,目前仍是未知數。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