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拆解CPO:AI智算中心光互聯演進方向之一

券商研報精選
02-02

來源:開源證券

AI光通信時代,CPO迎三大產業變化:(1)變化1:硅光技術加速發展,CPO硅光光引擎不斷成熟。硅基光電子具有和成熟的CMOS微電子工藝兼容的優勢,有望成爲實現光電子和微電子集成的最佳方案。硅光光引擎作爲當前CPO光引擎的主流方案,硅光技術的成熟有望進一步帶動CPO的發展;(2)變化2:龍頭廠商積極佈局CPO,進一步催化CPO產業發展。Intel、Broadcom、Raonvus、AMD、Marvell、Cisco等各大芯片廠商均有在近年OFC展上推出CPO原型機,Nvidia及TSMC等廠商也展示了自己的CPO計劃;(3)變化3:AI時代高速交換機需求增長,CPO是在成本、功耗、集成度各個維度上優化數據中心的光電封裝方案,優勢不斷凸顯。

CPO有望帶動硅光光引擎、CW光源、光纖、FAU、MPO/MTP等需求增長。光子IC(PIC)和電子IC(EIC)組成光引擎,實現光電轉換的高性能光引擎(PE/OE)是CPO技術的核心,硅光技術是目前CPO光引擎的主要解決方案;外部激光源(ELS)是硅光CPO的主流選擇,當前主流硅光CPO將連續波(CW)激光器光源單獨外置,作爲高密度封裝體的外圍可插拔單元;CPO內部光纖路由方面,硅光光引擎通過與光纖陣列單元(FAU)耦合實現光的進出。在光纖線束管理方面,可進一步引入光纖柔性板(FiberShuffle)、帶狀光纖(FiberRibbon)、光纜捆束(FiberHarness)、光纖帶集線器(Fiberribbonaccumulator)、光纖預裝盒等來提高光纖的可靠性。使用CPO的光纖鏈路包含更多的光纖連接器,以MPO/MTP爲代表的多芯連接器有望成爲未來發展趨勢。

風險提示:AIGC發展放緩,配套CPO需求不及預期的風險;CPO相關工藝升級不及預期的風險;CPO產業鏈推動不及預期影響;存在貿易壁壘的風險。

責任編輯:小訊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