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連續8年保持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

新華社
02-07

轉自: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2月7日電(記者鄒多爲、唐詩凝)海關總署黨委書記孫梅君7日在全國海關工作會議上表示,2024年我國外貿首次突破43萬億元大關,同比增長5%,連續第8年保持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

2024年,面對外部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海關優服務促便利,推動我國外貿實現質升量穩:全年出臺並實施進一步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企業通關便利16條措施;落實關稅減讓和各類稅收優惠措施,共減免退稅款2829億元;在20個城市開展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29項改革創新措施目前已在全國複製推廣;准許62個國家和地區111種次農食產品輸華;推動新開、擴大開放口岸14個;新設保稅物流中心7個。

孫梅君表示,當前,我國外貿發展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外部環境的衝擊。2025年,全國海關要把促進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作爲重中之重,及時出臺精準性強、含金量高的支持措施,幫助企業穩訂單、拓市場,強化監管優化服務,做到既“放得活”又“管得住”。

具體來看,在促進外貿穩量提質方面,重點工作包括:推進存量增量政策疊加發力,加大海關16條支持措施實施力度和效果評估,拉長“經認證的經營者”(AEO)企業享惠措施清單,出臺實施海關促外貿穩增長特別措施;開展2025年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服務模式創新,實施進一步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若干措施,支持公鐵聯運等物流項目建設;深化加工貿易改革,推進保稅維修、保稅再製造發展,推動農食產品進口多元化,促進農食產品擴大出口等。

在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方面,全國海關將圍繞擴大制度型開放,深化海關監管制度創新。包括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做好海南自由貿易港封關運作各項工作;落實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研究實施新一輪海關支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措施,加快綜保區轉型升級,推進保稅物流中心審批機制改革;開展口岸綜合績效評估試點,指導地方加快推進邊境口岸項目建設,推動東北地區和新疆、西藏等重點邊境口岸擴能提質等。(完)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