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聯社
面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喋喋不休的關稅威脅,歐盟的應對策略也初現端倪。
歐洲議會貿易委員會主席伯納德·朗格(Bernd Lange)週五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根據他了解的談判策略,歐盟正在試圖在特朗普施加關稅前與美國達成協議,但如果最後談不攏,手頭也有向美國大型公司發難的政策報復工具。
朗格介紹稱,歐盟的一個主要的提案是降低汽車進口關稅,願意將進口稅率從目前的10%下降至與美國相近的2.5%。這一調整不只適用於美國,也將適用於其他參與WTO規則的國家。
根據手頭現有的數據,2022年歐盟向美國出口了738,436輛汽車,價值374億歐元;同期從美國進口了271,476輛,價值87億歐元。對此,特朗普曾公開抱怨稱:“歐洲人不買我們的車,不接受我們的農產品,他們幾乎什麼都不買,但我們卻從他們那裏購買幾乎所有東西。”
對於潛在調降汽車進口稅一事,歐盟官員表示已經諮詢德國等主要汽車製造國的意見,預計德國不會提出反對。事實上包括BMWYY>寶馬首席執行官奧利弗·齊普塞、梅賽德斯-奔馳首席執行官奧拉·凱倫紐斯都已經公開支持這一政策。
朗格介紹稱,除了汽車關稅外,歐盟也會提議從美國購買更多的液化天然氣和軍事裝備。
當然,面對特朗普這樣喜歡施壓的對手,只准備綏靖政策肯定是不夠的。
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馬羅什·謝夫喬維奇上週曾表示,希望談判能成爲避免關稅的一種方式,但如果受到打擊,歐盟將堅決回應。
朗格也直言:“有些時候,桌上有把槍是很重要的。”
他介紹稱,如果談判失敗,歐盟將使用一種新型政策武器展開反擊,允許成員國共同打擊美國的科技和金融巨頭。這個名爲“反脅迫工具”(ACI)的政策,是在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後創立的,本質上是一種廣泛的報復工具。
朗格指出,特朗普可能會使用關稅逼迫歐盟放鬆監管,並取消對谷歌、Meta、X等公司的稅收。通過啓動ACI,歐盟同樣可以對這些大型數字平臺動手。
ACI允許歐盟暫停對外國公司的知識產權保護,並對包括數字服務在內的外國商品加徵關稅。它還允許歐盟阻止外國投資,或限制銀行、保險和其他金融服務集團的市場準入。
但作爲歐盟的老問題,ACI的部署可能需要一段時間。
朗格表示,由於歐盟需要計算產業損失並獲得大多數成員國支持,這個流程可能需要6個月。同時各成員國也已經注意到,加拿大和墨西哥迅速推出對美國的反制措施,推動特朗普將這些關稅延期30天。
作爲參考,在2018年歐美鋼鋁貿易爭端期間,歐盟花了3個月批准對特朗普關稅的報復措施。
責任編輯:李桐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