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騰8年,美國貿易赤字反而漲了50%

觀察者網
02-07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

美國商務部週三發佈的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商品進口總額達到新高3.3萬億美元,商品出口總額接近2.1萬億美元,貿易逆差達到破紀錄的1.21萬億美元,增長了14%。《日本經濟新聞》7日報道稱,這一數據比2017年“全球關稅大戰”未開打前還上升了50%。

日媒指出,特朗普在首個美國總統任期內,對中國、加拿大、墨西哥及歐盟等挑起關稅爭端。儘管無數經濟學家提出反對意見,他始終堅信通過關稅手段能夠降低美國商品的貿易逆差。但在拜登政府又延續了其關稅政策4年後,關稅大棒已經不知疲倦地舞了8年,美國貿易逆差非但沒有逆轉,甚至創下歷史新高。這不禁令人懷疑,特朗普推崇的關稅政策,能否真的實現他讓美國貿易赤字“歸零”的宏圖偉業?

美國年度商品貿易逆差。《紐約時報》製圖

綜合《紐約時報》報道,美國商務部週三(5日)上午公佈的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商品和服務貿易逆差總額達到9180億美元,比2023年增長17%,爲歷史第二高。

由於美國人從其他國家購買了大量汽車零部件、減肥藥、電腦和食品,2024年美國商品和服務進口增長了6.6%,達到創紀錄的4.1萬億美元。

與此同時,去年美國對全球的商品和服務出口也創下新紀錄,近3.2萬億美元。這主要得益於美國服務業(如商業和金融諮詢)銷售額創下歷史新高,以及外國遊客在美國旅遊方面的支出。

美國商品出口增長較爲緩慢,原因是美元走強導致其他國家購買美國產品的成本增加,以及美國出口的汽車及其零部件和工業用品(如原材料和機械)的數量減少。

報道指出,來自中國汽車製造商的競爭和美國汽車業的罷工活動,影響了美國汽車、零部件和發動機的出口,出口額較前年同比下降了108億美元。

數據還顯示,美國對華商品貿易逆差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的2954億美元,其次是歐盟、墨西哥、越南和愛爾蘭。

美國商務部數據

《日本經濟新聞》分析指出,從表面來看,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確實對美國對華商品貿易逆差產生了明顯影響,這一數據比2017年加稅前降低了20%,中國也在2023年失去了美國最大進口國的地位,被墨西哥取而代之。

但與此同時,來自其他地區的進口急劇增加,使得美國總體商品貿易逆差並未出現縮小的態勢,甚至在後續進一步擴大。根據高盛經濟學家的分析,這些新增的進口量,很大一部分背後都有中國企業將產能轉移至第三國進行生產與運輸的影子。

報道稱,一些專家認爲,特朗普在第二任期開始推行全面關稅——對全球所有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就是旨在堵住此類通過第三國出口規避關稅的漏洞,但這種基礎廣泛的關稅對美國經濟和就業而言,無疑將產生長期不利影響。

在總結特朗普第一任期內對華發動貿易戰的後果時,美國新聞網站Axios曾指出,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布魯金斯學會等機構的研究都顯示,對華貿易戰傷害了美國經濟,令美國損失20多萬個就業崗位;同時,加徵關稅迫使美國企業提高產品價格、接受較低利潤,進而削減薪資和裁員,對美國經濟增長不利;貿易戰還造成美國貿易逆差擴大和外國直接投資減少。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前首席經濟學家埃德·格雷瑟(Ed Gresser)對“政客新聞網”表示,特朗普在第一個任期已經提供了一個真實的例子,說明爲什麼更多的關稅並不會減少貿易逆差。他認爲,政府支出水平纔是在決定貿易逆差規模的宏觀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因素。

格萊瑟表示,共和黨人控制的美國國會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內削減的稅收遠遠超過了特朗普增加的新關稅收入,這導致了美國財政赤字和貿易赤字的雙雙上升。

世界經濟論壇(WEF)全球國際貿易與投資未來委員會在一份戰略簡報的觀點也得到了許多經濟學家的支持:“貿易逆差不一定是壞事,也不一定會導致就業崗位減少,更不是衡量貿易政策或協議公平與否的標準。”

“貿易逆差僅僅意味着一個國家的進口大於出口。但特朗普對扭轉赤字的執着顯然與大多數經濟學家的觀點形成了鮮明對比。”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7日報道也指出,與其他國家相比,美國人習慣於高消費、低儲蓄的生活習慣,因此貿易赤字會是一個長期存在的現象。經濟學家幾乎一致同意,特朗普試圖通過關稅手段扭轉貿易赤字的做法,將增加美國消費者的生活成本。

而特朗普自己也承認,徵收關稅會讓美國人“痛苦”。但他仍堅稱一切讓美國再次偉大的“代價”是“值得”的。

本週週二在“政客新聞網”舉辦的一次活動上,特朗普任命的白宮貿易與製造業高級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重申,特朗普已將讓貿易逆差“歸零”作爲其貿易政策的首要目標。他繼續重複着,將數百萬工人失業、數千家工廠倒閉以及離婚、酗酒、吸毒和死亡等問題一股腦歸咎於進口產品的陳詞濫調。

康奈爾大學貿易政策教授普拉薩德(Eswar Prasad)不無擔憂地表示:“考慮到特朗普先生對貿易赤字的關注,(美國商務部)這些數據相當於在特朗普面前揮舞一面紅旗,很可能會堅定他對廣泛的美國貿易伙伴徵收關稅的決心。”

上任不足一個月,特朗普已經落下第一波關稅大棒。在加墨獲得30天緩衝期後,中國目前成了特朗普政府目前唯一保留加徵關稅的對象。

關於中美貿易和關稅問題,2月5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例行記者會上再次回應表示,美方以芬太尼問題爲由,對中國商品加徵10%關稅,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中方採取的措施是維護自身正當權益的必要之舉。

林劍強調,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施壓威脅對中國行不通。中方敦促美方糾正錯誤做法,通過平等磋商解決各自關切,推動中美關係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

就在美方10%關稅正式生效當天(4日),中方一口氣打出五拳予以反制:對部分美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將兩家美企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對鎢、碲等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在世貿組織起訴以及對谷歌發起反壟斷調查。

當地時間2月5日,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世界貿易組織(WTO)表示已收到中方申訴。英媒BBC認爲,中國向世貿組織提起申訴的速度表明北京方面“已經做好了貿易戰的準備”。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