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遊戲產業預測:祛魅的手遊,與老去的玩家

藍鯨財經
02-12

文|壹娛觀察 大娛樂家。

中國遊戲產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期。

一方面,大廠們手裏的一些常勝將軍們,陸續出現流水下滑,備受期待的市場新作,也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另一方面,獨立廠牌之下的《黑神話:悟空》一鳴驚人,其不光全球銷售攀上高峯,成爲國產3A遊戲的樣本,更以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創新詮釋打開了世界級關注的閥門,掀起全球文化效應。

隨着技術創新步伐加快,更多遊戲創意人才的翻湧,市場格局不斷演進,傳統的遊戲開發、運營和盈利模式都在發生深刻變化。

《2024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

經歷了移動遊戲十餘年的高速增長後,新的發展特徵逐漸形成——傳統遊戲大廠紛紛調整戰略重心,將更多資源投向PC和主機平臺;雲遊戲技術日趨成熟,爲行業帶來新的可能;AI技術在遊戲開發中的應用不斷深化,提升了開發效率並創造了新的遊戲體驗;VR/AR等新興平臺持續突破,掌機市場重新煥發活力;獨立遊戲廠牌持續上桌,挑戰大廠話語權體系……

與此同時,市場的變化也在倒逼商業模式創新,遊戲訂閱服務、品牌植入廣告等更廣泛的變現方式開始受到更多關注。

在用戶端,隨着最早一批遊戲玩家步入中年,玩家羣體的年齡結構和消費習慣也在悄然改變。對高品質內容的追求,對敘事性、藝術性的重視,以及對跨平臺無縫體驗的需求,都在推動着行業向更成熟的方向發展。

毫無疑問的是,遊戲不再僅僅是單純的娛樂產品,而是逐漸發展成爲一種重要的文化載體和社交平臺。

展望2025年,可以想見遊戲產業將在以下十個方面出現重要發展趨勢,這些趨勢既是對當前市場變化的延續,也包含了對未來技術創新和用戶需求演變的預判。它們相互影響、彼此交織,共同勾勒出遊戲產業的未來圖景。

01 移動遊戲市場再難一枝獨秀

移動遊戲市場在經歷了十餘年的高速增長後,正在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雖然在整體市場規模上依然保持着絕對的領先地位,但增長態勢預計將發生顯著變化。

特別是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移動遊戲市場,過去幾年裏手遊增速放緩的趨勢已經開始顯現,根據最新公佈的《2024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移動遊戲市場實際收入同比增長僅有5.01%,預計這種趨勢在2025年將進一步加劇。

《2024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

這種變化直接影響到了各大遊戲廠商的戰略佈局。

騰訊網易爲代表的頭部平臺紛紛開始在PC和主機平臺傾斜更多資源,在3A級遊戲開發上的投入不斷加大,即便是疊紙這類中型遊戲公司,也開始押注在PC端和主機平臺獲得更大受衆。

戰略轉型既是對市場變化的積極響應,也反映出遊戲公司對未來增長點的判斷。

在用戶層面,也不難觀察到明顯的分化趨勢。休閒用戶和重度用戶的需求差異越來越大,這促使開發商在產品策略上做出更精準的定位。

《元夢之星》遊戲截圖

移動遊戲市場將進入更注重質量的精品化競爭階段,簡單的數值驅動和同質化產品可能難以獲得持續增長,真正能打動用戶的優質內容將成爲市場競爭的關鍵。

02 雲遊戲和訂閱服務向外拓展

雲遊戲技術的成熟度和商業模式的探索將在2025年迎來關鍵性突破。

隨着邊緣計算技術的應用,雲遊戲的技術門檻將顯著降低,用戶體驗將得到實質性提升。延遲問題的改善和畫質的提升將讓雲遊戲真正具備商業化的基礎條件。

在商業模式方面,預計會看到更多針對特定遊戲的訂閱服務,而不是完全追隨XGP或Netflix式的全品類訂閱模式。遊戲公司可能會針對自己的重點產品推出更有針對性的訂閱服務,包括遊戲內容、周邊產品和社交功能的整合訂閱包。

XGP平臺

不過,多遊戲捆綁式的訂閱服務可能仍將維持相對小衆的市場地位。主要是因爲遊戲與視頻、音樂等內容相比,具有更強的差異性和獨特性,用戶對單個遊戲的投入時間和關注度都相對較高,使得全品類訂閱服務的吸引力受到限制。

03 AIGC開始助力遊戲開發

AI技術在遊戲開發中的應用將從輔助工具升級爲核心生產力。

程序化內容生成(PCG)技術的成熟將顯著提高遊戲開發效率,特別是在場景建模、角色設計、對話編寫等環節。其不僅能降低開發成本,還能創造出更豐富多樣的遊戲內容。

在遊戲AI行爲方面,我們將看到更智能、更自然的NPC表現。通過深度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NPC將能夠展現出更符合角色設定的行爲模式,提供更真實的互動體驗。同時,AI還將在遊戲測試環節發揮更大作用,自動化測試的範圍和深度都將得到顯著提升。

基於AIGC工具的插畫人物繪製過程

最令人期待的是AI在個性化遊戲體驗方面的應用。

通過實時分析玩家行爲和偏好,AI系統將能夠動態調整遊戲難度、劇情走向和獎勵機制,爲每個玩家提供量身定製的遊戲體驗。這種個性化不僅提升了遊戲的趣味性,也將顯著提高玩家的留存率。

04 中老年玩家引領PC和主機市場復興

從今年CES上英偉達和AMD的各種發佈不難看出,2025年將會繼續見證遊戲畫面和性能的新突破。

新一代顯卡的普及將推動光追技術的全面應用,幀率和畫質兼得的高品質遊戲畫面有望實現,AI輔助的畫面優化技術將帶來更逼真的視覺效果。技術進步不僅提升了遊戲的視覺表現,也爲遊戲敘事和玩法創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隨着國內最早一批遊戲玩家步入中年,30-50歲的成熟玩家羣體將顯著擴大。該羣體具有穩定的遊戲習慣和較強的消費能力,特別青睞主機和PC平臺的精品大作,事實上去年《黑神話:悟空》的大獲成功也讓人更多看到了這些“沉默的大多數”。

《黑神話:悟空》遊戲截圖

遊戲公司將更加重視這一羣體的需求,推出更多注重劇情深度、遊戲性和藝術性的作品。

面對這一趨勢,預計將看到更多針對中老年玩家的遊戲內容。這些遊戲可能包括情節深度更強的敘事性作品、操作難度適中但策略性強的遊戲、經典IP的現代演繹,以及適合全家互動的休閒遊戲。

懷舊情懷的利用和家庭互動場景的開發,將成爲遊戲公司爭取這一市場的重要策略。

05 跨平臺和跨設備遊戲成爲常態

跨平臺和跨設備遊戲體驗將在2025年成爲標配。

雲存儲技術的成熟讓玩家可以在不同設備間無縫切換遊戲進度,其便利性將成爲用戶選擇遊戲的重要考慮因素。開發商也將更加重視跨平臺體驗的一致性,確保玩家在不同平臺上都能獲得相近的遊戲體驗。

從去年開始就不難看到國內廠商從大廠到中廠都在積極探索多端遊戲的邊界,儘管目前來看尚未出現能夠成功比肩《原神》的跨平臺作品,但這一勢頭顯然不會輕易停止。

《原神》遊戲截圖

社交系統的統一化是跨平臺戰略的另一個重要方面。統一的好友系統和社交功能將打破平臺間的壁壘,讓玩家能夠更方便地與朋友組隊、交流和互動。這種社交連接的加強將提高遊戲的粘性,併爲遊戲創造更多社交價值。

技術標準的統一和行業合作的深化也將推動這一趨勢的發展。主機廠商、遊戲平臺和開發商之間的合作將更加緊密,跨平臺遊戲開發工具和技術方案將更加成熟,從而降低跨平臺遊戲開發的技術門檻和成本。

06 Steam OS讓掌機市場進一步普及

掌機遊戲市場將在2025年迎來新的繁榮期。

Steam Deck的成功已經證明了高性能掌機的市場潛力,這將吸引更多廠商進入這一領域。新一代掌機在性能和便攜性之間將找到更好的平衡點,配合更高效的散熱方案和更持久的電池續航,爲玩家提供更好的便攜遊戲體驗。

市場需求的增長是推動掌機發展的核心動力。隨着生活節奏的加快,玩家對便攜式遊戲設備的需求不斷上升。特別是對於那些習慣了主機/PC平臺高品質遊戲體驗的用戶來說,能夠隨時隨地體驗3A大作的掌機具有獨特的吸引力。

Steam Deck2

生態系統的完善將進一步推動掌機市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遊戲將針對掌機平臺進行專門優化,提供更好的操控體驗和畫面表現。

更重要的是,在剛剛結束的CES上,V社官方宣佈,聯想的新掌機Legion Go S成爲了首款獲得正式授權搭載SteamOS的掌機,接下來Steam OS還將支持更多第三方掌機設備。隨着Steam OS的持續拓展,無疑將會爲整個Win掌機市場帶來更強的內容以及遊戲生態支持。

07 獨立遊戲開發者獲得更多機會

2025年將是獨立遊戲開發者的機遇之年。

AI輔助開發工具的普及大大降低了遊戲開發的技術門檻,讓獨立開發者能夠專注於創意和玩法的設計。自動化的內容生成工具、智能的程序調試系統等技術的應用,將顯著提高獨立遊戲的開發效率。

分發渠道的多樣化爲獨立遊戲提供了更多曝光機會。除了傳統的Steam、Epic等平臺外,更多新興平臺的出現讓獨立遊戲有了更多選擇。這些平臺的算法推薦機制也在不斷優化,讓優質的獨立遊戲更容易被目標用戶發現。

Epic平臺

獨立遊戲的商業價值也在不斷提升。玩家對獨特創意和藝術表現的追求,爲獨立遊戲開闢了獨特的市場空間。通過衆籌、早期訪問等模式,獨立開發者能夠更好地獲得開發資金和用戶反饋,降低開發風險。高質量獨立遊戲的商業成功案例將越來越多。

08 遊戲IP跨界開發進入深水區

遊戲IP的價值開發將在2025年進入更深層次的階段。

進入2025年有可能會看到更多高質量的遊戲改編影視作品,這些作品不再侷限於簡單的故事搬運,而是能夠真正理解和發揮遊戲IP的精髓。遊戲公司與影視製作方的合作將更加緊密,甚至可能會進一步讓兩者之間的邊界消融。

畢竟像小島秀夫這樣的遊戲製作人,從選擇授權影視改編的工作室起就全程參與,後續甚至不排除他可能會親自上陣過一把電影或劇集導演的癮。而拳頭即便被質疑《雙城之戰》大虧,也依然堅持繼續開發,不難看出其背後想要轉型多元媒體集團的野心。

《雙城之戰》劇照

在商業變現方面,遊戲IP的開發將更加多元化。

從傳統的周邊產品到主題樂園、實景體驗等線下項目,遊戲IP的應用場景將不斷擴大。像是遊戲科學也在最近發佈了官方品牌“黑神話BLACKMYTH”以及首批周邊產品,親自下場開始藉助IP影響力直接賣貨。

跨界開發不僅能夠創造新的收入來源,也能夠擴大遊戲IP的影響力,吸引更多新用戶進入遊戲世界。成功的跨界開發將形成良性循環,促進遊戲本身的進一步發展。

09 遊戲內廣告和品牌植入將更加普及

遊戲內廣告和品牌植入將在2025年演化出更成熟的模式。

原生廣告的設計將更加巧妙,而隨着越來越多主打開放場景的“大世界”遊戲類型的出現,更多的廣告內容將自然地融入遊戲場景和劇情,在不影響玩家的沉浸體驗同時,潛移默化的進行品牌營銷。品牌與遊戲IP的結合將更加深入,創造出真正有價值的互動體驗。

《和平精英》中特斯拉植入

新技術的應用將提升廣告投放的精準度和效果。AI算法將幫助廣告主更好地理解玩家行爲和偏好,投放更有針對性的廣告內容。實時渲染技術的進步也將讓廣告內容更自然地融入遊戲畫面,提供更好的視覺體驗。

10 VR和AR遊戲迎來新曙光

VR/AR遊戲市場在2025年將迎來實質性增長,這主要得益於硬件技術的突破和內容生態的完善。

一旦新一代VR設備在重量、續航、分辨率等方面爭取到了一塊長板,特別是在佩戴舒適度方面的改善,將大大降低用戶使用門檻。價格的進一步下探也將幫助VR設備獲得更廣泛的市場普及。

VR遊戲《Blacktop Hoops》

內容建設將是推動VR/AR遊戲發展的另一個關鍵因素。越來越多的大型遊戲工作室開始投入VR遊戲的開發,我們將看到更多專門爲VR平臺打造的3A級大作。高品質內容的出現,將幫助VR遊戲突破當前以小型休閒遊戲爲主的局面。

AR遊戲則可能在移動端找到更多應用場景。得益於智能手機AR技術的進步,以及最新一波結合了AI的智能眼鏡大潮,AR遊戲將能提供更精準的空間定位和更自然的現實場景融合,爲用戶帶來更具沉浸感的混合現實體驗。

結論

展望2025年的遊戲產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更加多元化、更具包容性的發展圖景。

技術創新將繼續推動行業邊界的擴展,AI、雲計算、VR/AR等新技術的應用將爲遊戲體驗帶來質的提升。

商業模式的創新和用戶需求的細分,正在重塑傳統的遊戲開發和運營方式。移動遊戲市場的變革、掌機市場的復興、中老年玩家羣體的穩定消費力等趨勢,都預示着遊戲產業正在進入一個更加成熟的發展階段。

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新階段,遊戲不再僅僅是一種娛樂方式,而是逐漸發展成爲連接不同年齡層、不同文化背景用戶的重要媒介。對於產業參與者來說,把握這些趨勢、順應市場變化,將是在未來競爭中取得成功的關鍵。

有理由相信,遊戲產業將在2025年展現出更強大的創造力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