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對抗“AI北約”

市場資訊
02-11

  來源:巨潮WAVE

  文 | 小盧魚

  編輯 | 楊旭然

  DeepSeek對資本市場的衝擊顯然沒有隨着春節而結束。

  春節之後,A股中的“DeepSeek概念股”漲幅超過46%,同時帶動了雲計算、操作系統、華爲鴻蒙等多個概念板塊股價的上漲。

  港股市場的賣空壓力也得到緩解,一段時間以來整體上漲明顯,恒生科技指數持續上漲,帶動恒生指數重回兩萬大關。

  分析師們普遍認爲,港股的這一波行情主要由AI技術突破和資金迴流共同驅動。

  除了反應明顯的二級市場,一級市場也在暗中醞釀着一波風起雲湧。關於DeepSeek未來的種種猜想,並沒有因爲阿里否認擬投資10億美元而結束。Kimi、豆包等競對如今是否能跟上競爭,也都成了問題。

  遠在美國市場,以英偉達爲代表的衆多AI企業,則已經從DeepSeek的第一波衝擊中回過神來,“崩潰”之類的提法已經越來越少。

  相比中國AI,美國自身的戰略收縮、關稅、裁撤機構等等議題,也都是衝擊美股市場的重要原因,甚至是更加直接的那部分。

本文是來自《巨潮WAVE》內容團隊的深度價值文章,歡迎您多平臺關注。

  震動

  DeepSeek的爆火,離不開國內同行的襯托、對手的破防,以及英偉達等美股股價的大跌,這些戲劇性的場景讓整件事的發展抓人眼球。

  甚至有有段子稱,DeepSeek的母公司幻方量化只需要每次在AI模型升級前做空英偉達,就能完美解決目前AI難以商業盈利的問題。

  英偉達股價表現(2024年9月至今)

  英偉達的股價變化,並不完全是因爲DeepSeek的衝擊,美股指數的震盪,更多是來自於特朗普上臺後施行的一系列政策影響。

  英偉達“壟斷賣鏟子”的身份,並沒有被Deepseek取締。AI模型的開發成本雖然被已經被大幅度降低,但參考互聯網等行業發展的歷程可知,算力價格大幅下降,本身也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走向。

  沒有DeepSeek,也會有別的企業、AI模型橫空出世,讓算力的門檻不再高不可攀。而且英偉達自身也是推動算力成本降低的核心力量,之前就在通過CUDA平臺上的算法優化來追求實現這一目標。

  可以說,市場對算力價格下降是有一定預期的,甚至更相信這會推動算力整體需求的上升——對英偉達來說,這顯然算不上壞消息。

  根據財報,美國科技巨頭今年確定會加大對AI的資本支出,預計谷歌投入750億美元、亞馬遜投入1000億美元、Meta投入600-650億美元。儘管DeepSeek可能導致AI行業整體性的成本節約、支出放緩,但還遠不到崩盤的地步。

  最終這些用於AI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還是會直接或間接地增加對英偉達高性能計算芯片的需求,這是英偉達股價反彈的動力來源。

  但Deepseek的出現,讓整個市場變得更加理性,而且美國大型科技企業的財報表現,也正處於一個喜憂參半的狀態。

  華爾街預計,美股“七姐妹”2024年四季度利潤同比增速約爲22%,這是2023年以來的最低增速,並且是連續第四個季度增長放緩。

  科技巨頭們的業績表現並不及市場預期:特斯拉2024年汽車交付量、利潤率都下滑,iPhone2024Q4全球營收同比微降0.9%,亞馬遜、微軟以及Alphabet雲業務的增長也都不及預期。

  加上在AI上不得不進行的鉅額投入,市場難免產生各種擔心。而且特朗普的“百日新政”也需要市場花時間來消化。

  目前美股科技巨頭的財報表現還能支撐着其股價,但科技霸權一旦遭遇實質性的挑戰,泡沫就容易被戳破——最近高盛、美銀等金融機構也已經在提示美股的風險。

  博弈

  美股牛市與美元霸權、科技壟斷脫不開關係,而美股又被視爲其國家經濟重要的根基之一,因此其他國家的科技企業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各種針對。

  特朗普2月7日的表態似乎已經放棄敵對:“中國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不會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相反,美國可以從DeepSeek的創新中受益”,但實際的情況顯然遠非這麼簡單。

  AI是能和各種產業深度綁定的新生產力工具,美國如果能在這個領域確立絕對領先、徹底壟斷,利用“AI稅”繼續收割全球就是大概率事件。到時候,這個“AI稅”可比“蘋果稅”厲害多了。

  面對DeepSeek帶來的挑戰,美國在第一階段給其科技企業留足了時間,上線、研究並化爲己用。目前,微軟、英偉達、亞馬遜、英特爾、AMD等科技巨頭已紛紛宣佈上線DeepSeek大模型。

  亞馬遜將DeepSeek整合至Bedrock和SageMaker,微軟則將其納入Azure AI Foundry,而用戶原本使用這些平臺就需要付費,相當於DeepSeek給這些平臺貢獻了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改變對DeepSeek的表態,就發生與黃仁勳的見面之後。

  美國科技企業把DeepSeek的技術都研究透了,自己可以推出更有成本和性能優勢的AI大模型之後,其對DeepSeek等中國AI的態度就會發生改變。

  而且,在美國仍然佔據優勢的高端芯片領域,對中國製裁的加碼從來就沒有停止過,甚至可能會因爲DeepSeek的出現而變得更加嚴苛。

  2月9日有消息稱,臺積電已正式通知其中國大陸客戶,所有16/14納米及以下製程的相關產品,必須在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批准的封裝廠完成封裝。這一規定適用於所有芯片,無論其應用領域。

  此前,美國政府還曾下令,要求查清新加坡是否向 DeepSeek轉售過英偉達芯片。

  特朗普政府AI事務負責人,前 PayPal首席運營官戴維·薩克斯曾在一場博客節目中表示,打算“要求臺積電在出口芯片植入性能衰減程序,讓芯片在離開特定地理區域後算力每月下降8%。”

  戴維·薩克斯

  這些舉措,顯然都是爲了阻止中國企業獲得高性能芯片,從而拖累中國AI技術的研發速度、升級進程。

  一個“AI北約”似乎正悄然出現,他們以數據安全、國家安全等萬能說辭,讓所有利益相關方選邊戰隊。目前意大利、澳大利亞、韓國、臺灣地區已經衝在了禁用DeepSeek的前線。

  預期

  DeepSeek創始人梁文鋒,最近接到了在法國巴黎召開的人工智能大會的邀請,因此很多國內網友都擔心起了他的人身安全。畢竟利益的對抗是殘酷的,前車之鑑也實在不少。

  世界的風起雲湧並不是某個人工智能應用所能左右的,但作爲其中的重要角色,梁文鋒和DeepSeek已經開始肩負沉重的時代責任了。

  那麼,是否要將所有人的利益與命運繫於一身,就成了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低調的梁文鋒極少公開露面

  DeepSeek誕生在一羣80後、90後極客手中,背景簡單,本身就是量化圈中極少沒有海外背景的團隊。已經實現的財富自由,讓他們相比獲得短期利益,更願意純粹地追求技術突破,並且大方地把成果開源給全世界的開發者。

  但那都是在DeepSeek爆火之前的情況。如今的局面是,所有消費者、開發者、投資者都希望利用DeepSeek獲得收益。

  更重要的是,人們都希望這個成功的平臺能夠平穩、順利地發展運營,而不是獨自對抗“AI北約”的夾攻,乃至於崩塌。只有這樣,人們才能享受到更穩定的、中國AI的服務,而不是總得到“服務器繁忙,請稍後再試”的提示。

  功能受限的情況下,想正常使用的人實在太多,以至於教用戶本地化部署DeepSeek,都已經成了一門能掙到錢的生意。

  本地化部署,是指將DeepSeek的AI大模型安裝到本地計算機內,不用依賴網絡或雲服務,還支持個人根據需求,對DeepSeek進行一些定製化修改。

  相比於個人,企業是嘗試本地化部署DeepSeek更加活躍的力量。

  企業既然基於自身盈利考量部署了DeepSeek,自然就希望DeepSeek符合正常的商業運作邏輯。至少,DeepSeek要能覆蓋AI模型廣泛應用後,帶來的運營、維護成本增長,這樣才能確保API服務的可持續性。

  目前DeepSeek-V3 API服務的45天優惠價格體驗期已結束,從2月9日開始將調整爲新的價格,即每百萬輸入tokens 0.5元(緩存命中)/2元(緩存未命中),每百萬輸出tokens 8元。與OpenAI相比,這仍是非常便宜的價格。

  而且,OpenAI剛與日本軟銀集團敲定了400億美元的新一筆融資金額,投前估值已經達到2600億美元。

  外媒報道軟銀將投資OpenAI

  可以說,資金量仍然是左右AI競爭的關鍵因素,無論這些資金是來自商業收費還是股權融資。幻方雖然很有錢,但相比這種體量的資本仍有巨大落差。

  資本介入的規模越大,未來吞併更多市場的胃口就越大。可以確定的是,“星際之門”計劃並不會因爲DeepSeek橫空出世就完全停滯,反而會加緊“邀請”日本、中東等地資本入局,用股權捆綁出真正的利益陣營,爲以後美國AI服務橫掃這些地區的市場奠定基礎。

  這種情況下,DeepSeek完全不接受外界投資並不一定是好事。

  近期市場謠傳阿里將投資DeepSeek10億美元,顯然不止是爲了炒作阿里的股價,這其中也包含了市場對梁文鋒接受融資的熱烈預期——不論這潛在的投資者是阿里,還是更高規格的國資。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江鈺涵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