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存儲芯片企業“滾雪球式”增長,“韓國該慌了”

觀察者網
02-11

2月10日,英國《金融時報》刊文稱,近年來,中國領先的存儲芯片生產商長鑫存儲在動態隨機存取存儲芯片(DRAM)領域飛速發展。多名分析人士預測,長鑫存儲預計將出現“滾雪球式”增長,迅速搶佔全球市場份額,繼而威脅其韓國競爭對手三星、SK海力士在該領域的“主導地位”。

文章注意到,總部位於安徽合肥的長鑫存儲發展迅速,目前正與中國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聯手,加強中國減少對人工智能等先進領域外國技術依賴的努力。

據深圳諮詢公司前瞻的數據,在全球900億美元的DRAM存儲器市場中,長鑫存儲的份額從2020年的接近零上升至去年的5%。DRAM主要用於服務器、計算機和移動設備。

同時,作爲中國最大的DRAM生產商,長鑫存儲還帶領中國努力打入日益增長的高帶寬內存(HBM)市場。HBM是運行ChatGPT 、DeepSeek等人工智能系統的關鍵組件。

據介紹,長鑫存儲成立於2016年,當時中國幾乎還不具備自主生產DRAM芯片的能力。但到了2019年,該公司已開始大規模生產LPDDR4芯片,這是當時最先進的DRAM內存產品類別。

諮詢公司TechInsights 副主席丹·哈奇森表示,雖然長鑫存儲的全球市場份額仍然相對較小,且主要集中在中國,但其在高度商品化的DRAM領域的快速發展正在產生“滾雪球效應”。

“你獲得的市場份額越大,產量就會越大,收益率就會越高,繼而降低生產成本。而這意味着,你的市場份額將繼續擴大,”哈奇森解釋說,“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韓國人正是通過這種方式將日本人擠出了內存領域,而現在,歷史正在重演。”

金融時報》表示,長鑫存儲的快速崛起,正在威脅韓國芯片製造商三星、SK 海力士及美國芯片製造商美光在該領域的傳統主導地位。到2023年,這三家公司合計佔據DRAM全球收入的96%。

總部位於日本的金融服務機構野村證券亞太區股票研究聯席主管CW Chung表示:“隨着長鑫存儲的崛起,韓國芯片製造商正面臨一個新的現實,即中國產品將佔據低端市場。”他補充道:“這不是技術優勢的問題,而是數量的問題,這意味着三星尤其受到供應過剩和芯片價格下跌的沉重打擊。”

根據野村證券報告,長鑫存儲還在積極提高其LPDDR4產量,將產能從2022年的每月7萬片晶圓提高到 2024年底的預計每月20萬片,這足以確保全球DRAM市場的15%的份額。這導致舊款DRAM芯片價格下跌,侵蝕了三星和SK海力士的利潤率,並迫使這兩家韓國公司退出低端市場。

上個月,三星表示,由於DRAM和Nand(閃存芯片)增長有限,該公司將減少對傳統內存半導體的投資。SK海力士上個月承認,中企在DRAM領域的擴張,導致其去年第四季度營業利潤略低於分析師預期。該公司的去年第四季度營業利潤較第三季度下降了29%。

哈奇森稱:“三星發現自己陷入了困境,一方面,高端市場正受到SK海力士和美光的擠壓;另一方面,低端市場受到長鑫存儲的擠壓。”

金融時報》還提到,半導體行業諮詢公司SemiAnalysis稱,去年,長鑫存儲開始量產最先進的LPDDR5芯片。長鑫存儲2023年首次推出了其最新的LPDDR5 DRAM存儲芯片。

今年1月,加拿大諮詢公司TechInsights的一名分析人士告訴彭博社,量產LPDDR5,意味着該公司“找到了設計和製造這種商業規模芯片的獨特方法”。該人士稱,他們原本預計長鑫存儲要到2025年底或2026年初才能具備量產LPDDR5的能力。

香港《南華早報》當時援引分析稱,儘管受到美國製裁,長鑫存儲的進步仍爲中國在DRAM內存芯片領域樹立了標杆。這代表該公司突破了美國出口限制,縮小了與國際領先企業的技術差距。

責任編輯:鍾離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no data

沒有相關數據

如果下載按鈕點擊無跳轉,請點擊右上角菜單選擇 “在瀏覽器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