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中國經營網
本報記者 曲忠芳 北京報道
在央視春晚進行扭秧歌表演的宇樹科技、因低成本+高性能火爆全球的大模型“黑馬”深度求索(DeepSeek),一舉打響了“杭州六小龍”的名號。“杭州六小龍”是指總部均設在杭州的6家新銳科技公司——深度求索、宇樹科技、強腦科技、雲深處科技、遊戲科學、羣核科技。2025年2月14日,“六小龍”中創立最早的羣核科技控股公司Manycore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由摩根大通、建銀國際擔任聯席保薦人。
羣核科技創立於2011年,旗下擁有空間設計軟件酷家樂、海外版產品Coohom,以及面向室內環境AI開發的羣核空間智能平臺SpatialVerse。《中國經營報》記者瞭解到,羣核科技曾在2021年6月向美股IPO發起衝刺,後未能成行,時隔3年又於2024年開啓港股上市準備,直到現在正式遞表。無論是“杭州六小龍”的“江湖名聲”,還是近兩年來最爲熱鬧的生成式AI技術,都給羣核科技在資本市場提供了新的故事。
企業客戶訂閱貢獻八成以上收入
招股書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的報告數據,羣核科技是“全球最大的空間設計平臺”,在國內市場佔據22.2%的份額,位居第一位。主要產品酷家樂已被廣泛應用於住宅、辦公及商業空間的設計,其海外版產品Coohom目前拓展了包括美國、韓國、日本及東南亞的海外市場,海外市場的收入貢獻在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前9個月佔總營收的比例分別是11.3%、6.0%和7.4%。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認爲空間設計軟件的市場潛力巨大,預計到2028年中國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572億元,而全球市場的這一數字將達到8195億元。
另據天眼查數據,羣核科技自成立以來至IPO遞表之前,已累計完成8輪股權融資,投資方包括IDG資本、紀源資本、順爲資本、雲啓資本、經緯創投、線性資本、高瓴創投等多家機構。最近一次IPO前的融資事件發生在2021年11月,融資規模爲2億美元。
招股書披露,羣核科技在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9月的營收規模分別是6.01億元、6.64億元、5.53億元,2023年及2024年前9個月的營收同比增長幅度分別爲10.5%、13.8%。報告期內,羣核科技淨虧損分別是7.04億元、6.46億元、4.22億元,經調整淨虧損分別爲3.38億元、2.42億元、0.94億元。不難看出,截至2024年9月,羣核科技仍處於持續虧損狀態,不過虧損額度呈現明顯的收窄趨勢。從毛利率來看,羣核科技在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9個月均保持70%以上的毛利率,分別爲72.7%、76.8%和80.4%。除此之外,羣核科技的員工規模爲1388人。
從營收結構來看,羣核科技超過九成的收入來源於訂閱收入,而訂閱收入又分爲企業客戶與個人客戶,企業客戶的訂閱付費貢獻超過80%的收入,截至2022年年底、2023年年底、2024年9月底,羣核科技的企業客戶數量分別約是3.3萬、4.1萬和4.6萬,佔各期內訂閱收入總額的90.1%、87.0%和85.4%。
AI+空間設計的新故事
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指出,空間設計的時代變遷可以劃分爲三個階段:一是早期CAD(計算機輔助設計)工具階段,可追溯至20世紀六七十年代,側重於2D繪圖和簡單的3D建模;二是進入2000年後,BIM(建築信息建模)技術興起,推動行業重大變革;三是進入2010年代之後,AI技術、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技術逐漸融入,中國空間設計軟件市場呈現顯著增長,雲解決方案超越了傳統的本地部署軟件。
一名從事多年互聯網家裝行業的資深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家裝行業是一個數字化較爲落後的行業,市場玩家也相對分散。近幾年興起的AI技術,很重要的一個功能特性便是生成,目前已有頭部或少數企業引入AI新技術、新工具,用以提升全流程或某些環節的自動化與智能化水平,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對於家居家裝、建築裝飾裝修、房產及電商等場景中的空間設計來說,能夠壓縮設計週期、降低成本,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同時將帶來新的商業化空間。
需要指出的是,羣核科技在2021年衝擊美股IPO時提出了“3D雲設計第一股”的概念,而此番向港股IPO發起衝擊,以爭奪“全球空間智能第一股”的桂冠。毫無疑問,這一變化的背後是時代環境的變遷與技術的迭代升級。
羣核科技方面表示:“隨着公司 AI 技術的發展,公司從SaaS(軟件即服務)模式轉向Agent(智能體),在收費模式上,除了Software as a Service訂閱制以外,羣核科技正在積極探索基於AI技術的Agent as a Service的模式,即通過算力收費。”截至目前,該公司構建了三項核心技術能力,在最底層專門構建了GPT集羣基礎設施,用以爲不同規模和複雜程度的圖形渲染任務優化分配計算資源。在技術層面,AI助手通過自動將用戶上傳的文件[例如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圖紙、廣告佈局和圖形設計]轉換爲逼真影像及沉浸式3D計方案,旨在提升設計體驗。最後在場景應用方面,通過合成數據的能力使公司能夠模擬各種場景和情況。高度逼真且準確的合成數據集,可應用於多個領域,包括深度學習、傳感器模擬、具身人工智能訓練及AIGC創建。
羣核科技此番衝刺港股IPO能否成功,能否實現“空間智能第一股”的夢想,有待時間的驗證,本報記者將持續關注。
(編輯:吳清 審覈:李正豪 校對:燕鬱霞)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