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仔國際(02217)擬私有化退市,2025上半財年利潤下滑超五成。2月17日,日本最大的連鎖餐飲品牌丸龜制面母公司TORIDOLL對譚仔國際(02217)提出要約收購,擬以私有化交易方式,收購除TORIDOLL所持74.3%以外的全部股份。
2月18日,譚仔國際股價放量大增,收報1.47港元/股,比上一個交易日2月3日大漲63.33%;盤中漲幅最高68.89%,達1.52港元/股。
此前的2月4日,譚仔國際發佈公告,稱據香港收購及合併守則短暫停牌。要約收購價格爲1.58港元/股,比2月3日收盤價0.90港元/股溢價75.56%。收購價較譚仔國際過去 30 個交易日及 90 個交易日的平均收市價每股約 0.805 港元及 0.797 港元分別溢價約 96.27% 及 98.24%。
譚仔國際認爲,私有化能更有效實現公司的長期戰略目標,爲公司及旗下品牌創造更高價值,且公司未能有效實現海外擴展。通過要約收購人TORIDOLL的海外資源及專業知識,能支持譚仔國際迅速處理表現欠佳的業務,並推動公司擴展香港地區以外業務,應對餐飲行業逆境的挑戰。
譚仔國際是香港地區的連鎖餐飲企業,旗下擁有“譚仔雲南米線”“譚仔三哥米線”兩個品牌餐廳,以及授權經營的“山牛”品牌日式牛肉飯,其門店分佈在中國香港、中國內地、新加坡及日本。
公司起源追溯至1996年,由香港譚氏家族創辦的譚仔雲南米線。2017年5月,TORIDOLL分別以10億港元收購“譚仔雲南米線”,年底又以11.1億港元收購“譚仔三哥米線”,並在2021年10月將兩者合併爲譚仔國際在香港上市。
2023年11月,譚仔國際取得控股股東TORIDOLL旗下日本最大餐飲連鎖店丸龜制面在中國香港的獨家特許經營權,2024年4月同樣獲得“山牛”的授權經營。
目前,譚仔國際在中國內地市場面臨擴展困境。2021年4月,譚仔國際即在深圳開了第一家分店,進擊內地市場,但隨後擴張路徑受阻,目前僅在深圳有6家門店。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旗下235間分店,中國香港以外地區僅有37家。
2024/25財年中期,譚仔國際營收實現14億港元,同比微增1.2%;錄得股東應占溢利3323萬港元,同比大幅縮水55.7%。2022-2024年連續三年增收不增利,盈利連續三年下跌。儘管2023年及2024年納入控股股東TORIDOLL的兩家特許經營品牌,譚仔國際盈利仍然陷入不斷下滑的“泥沼”。
如果根據地理位置劃分,2025財年中期中國香港地區的營收13.2億元,同比增長1.7%,而中國內地及海外市場僅貢獻8465萬元收入,同比下滑7.2%。
不僅整體淨利下滑,譚仔國際單間門店營收也下滑。2025上半財年,譚仔國際單店收益整體有所下滑5.8%至32998港元。比起中國香港市場單個餐廳日均下滑4.6%的37333港元收益,中國內地單個餐廳收益僅7633港元,同比大幅下滑23.8%。
另外,餐廳的客單價也明顯下滑,2025年上半財年整體人均消費60.5港元,比2024年財年同期的61.3港元減少0.8港元。
在退市前最後的2025財年中期分析中,譚仔國際還計劃通過發展海外業務來實現自救。
公司準備用合營及特許經營模式拓展海外業務,進軍澳洲西方市場及東南亞市場。譚仔國際還稱,新加坡和中國內地經營面臨挑戰,已着手縮減兩地的店鋪網絡。並計劃更有效的應對中國內地和新加坡獨有的市場挑戰,提高整體盈利能力。
不過譚仔國際抱有對其在中國內地市場的樂觀態度,其相信通過設法整合中國內地及新加坡兩地業務,能提升營運表現及加速實現收支平衡。
TORIDOLL持股74.3%,擁有譚仔國際絕對控股權,故而中小股東不太可能接獲第三方提出的任何要約。
東京證交所上市的TORIDOLL,旗下有主營日式雞肉料理品牌及烏冬麪國際連鎖品牌Marugame Seimen(丸龜制面),公司市值3454.4億美元。
(文章來源:財中社)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