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2月18日訊(編輯 馬蘭)美國機構對比特幣ETF的爭奪可能進入新的一輪。
據最新披露的13F文件顯示,摩根大通已經大幅增加了對比特幣和以太坊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投資,其中對比特幣ETF的持有總額達到984000美元,另有32300美元的以太坊ETF。
而在2024年5月摩根大通披露的持倉中,比特幣ETF規模爲760000美元。這意味着在一年不到的時間裏,小摩對比特幣ETF的押注就成長了30%。
除了摩根大通之外,高盛以及阿布扎比主權財富基金穆巴達拉投資公司都加註了比特幣ETF,反映出該資產越來越重要的市場地位。
接受比特幣
小摩對比特幣ETF的投資相當分散,ProShares的比特幣ETF佔到最多份額,隨後是市場主流的貝萊德iShares比特幣信託ETF和Bitwise的比特幣信託ETF,小摩共計對五家發行商的比特幣ETF進行了投資。
其在以太坊ETF投資同樣也有相同的策略,同時持有灰度、貝萊德及富達發行的以太坊ETF。
高盛則相對專注,持有總價值高達12.7億美元的貝萊德iShares比特幣ETF。此外,其還持有2.88億美元的富達比特幣ETF。較上一季度相比,高盛的比特幣ETF份額激增了88%。
穆巴達拉基金則透露其已經成爲貝萊德比特幣ETF的第七大股東。該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Bill Barhydt表示,這一披露可能將促使其他人在本季度增加對比特幣ETF的配置。
他還表示,市場基本都在傳言,機構已經接受比特幣作爲一種資產。他推測其他主權財富基金也可能會效仿其做法,增配比特幣,但如果挪威和新加坡的主權基金不購買比特幣ETF,他也不會感到意外。
挪威政府全球養老基金目前資產規模已超過1.4萬億美元,是全球最大的主權基金。雖然其未直接持有比特幣相關敞口,但通過持有MicroStrategy(MSTR)、Coinbase(COIN)、Metaplanet(3350)和 MARA Holdings(MARA)等加密相關上市公司股票間接獲得比特幣敞口。
上週,由於對美國貨幣政策的擔憂影響市場情緒,數字資產投資產品出現今年首次大規模資金流出,投資者累計撤資 4.15 億美元。其中大部分資金流出集中在比特幣投資產品上,包括現貨ETF,流失了共4.3億美元。
CoinShares研究主管James Butterfill表示,此次拋售是由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對降息的謹慎立場引發的。
責任編輯:陳鈺嘉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