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能賺多少錢?
最猛的,去年一年淨賺6453億人民幣。
沒錯,,已經95歲的巴菲特,每天一睜眼就淨賺17億人民幣。
剛剛,伯克希爾發佈了去年全年業績。
巴菲特的致股東信,也刷屏了。
不談人工智能AI、機器人、芯片,巴菲特的股東信究竟說了啥?
炒股賺錢的神話,還在繼續。
伯克希爾2024財年的營收高達3714.33億美元,增長1.9%。
全年淨利潤889.95億美元(6453億人民幣),同比減少7.5%。
具體到秒爲單位,伯克希爾每1秒就淨賺2萬人民幣。
如同一臺印鈔機……
巴菲特的淨利潤,怎麼還下滑了?
簡單總結,去年炒股賺少了,營業利潤的增幅抵消不了炒股少賺的部分。
去年四季度明顯嚴重拖了後腿,伯克希爾的投資收益僅51.67億美元。
不敵上年同期的290.93億美元,投資收益大幅縮水239億美元。
反而營業利潤Q4爲145.27億美元,比同期多賺了60億美元。
因此,伯克希爾伯克希爾Q4的歸母淨收益爲197億美元,和上年同期相比,幾近腰斬。
而還有一層真相是,雖然營業利潤在增長,但伯克希爾旗下189家運營企業中,有53%報告利潤下降。
意味着,它運營的近100家企業利潤都在下滑。
財報還提到,洛杉磯大火,伯克希爾損失了13億美元。
但是燒掉13億美元,其實伯克希爾兩天半就能掙回來了
不過更加嚇人的,是致股東信中提到的這組數據:
60年時間,伯克希爾整體收益增長是5502284%,即55022倍。
同期標普500指數的漲幅,也就390倍。
更讓人羨慕的是,1965至2024年,伯克希爾每股市值的複合年增長率是19.9%,標普500是10.4%。
複利的可怕,就在這裏。
但如果巴老在A股投資,還能做到55022倍的收益漲幅,那纔是真正的牛。
如今,伯克希爾的股價,已經去到71.87萬美元/股,羨煞股民。
隻字不提AI、機器人
巴菲特的致股東信中,隻字不提近期的科技熱點AI、機器人。
但說了兩個比較有意思的東西:
“押注”日本和貨幣論觀點。
關於投資日本,巴菲特爲日股站臺,稱投資5家日本股票快6年了,還會不斷增加對日本的投資。
這五家日企分別是尹藤忠、丸紅、三菱、三井和住友。
有個特點是,它們都是日本大型綜合性企業,基本啥都搞。
但又有側重,伊藤忠重在貿易,丸紅重在能源、金屬等資源開發,三菱和住友代表日本工業,三井重在房地產。
雖然表面上爲日股搖旗吶喊,但伯克希爾超7成的投資仍在美股。
截至12月31日,其權益投資的總公允價值71%都集中在美國運通、蘋果、美國銀行、雪佛龍和可口可樂公司。
其次是貨幣論,巴菲特告誡稱:
紙幣的價值會失控,企業或個人要找到應對貨幣不穩定的方法。
他認爲,固定票息債券無法低於失控的貨幣,而他一生都依賴於股票,依賴於美國企業的成功。
於是,他在股東信中稱,伯克希爾“永遠” 會將絕大部分股東資金投資於股票,並且永遠不會偏好持有現金,而會選擇擁有或投資優質企業。
這句話對中國而言,顯然是不受用的。
中國人的儲蓄思維,遠遠大於投資思維。
關於AI和未來科技,在去年的股東大會上,巴菲特就曾說過:恐懼AI。
他說,對AI一無所知,但不意味着這個技術不重要。
同時,他表示無法對AI做評估,甚至把AI和核技術相提並論道:
二戰時有了核技術,我們當時覺得終止戰爭是必要的。AI的發展讓我緊張,目睹的一些現象有些嚇人。AI會引發欺詐問題,欺詐市場增長會很快。當然AI也可能做好事。
任何勞動密集行業都會受到AI的威脅。
巴菲特恐懼AI,也阻擋不了AI時代的來臨。
還是活得久點好,可以見證更多科技文明的成果。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