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25屆年會”於2025年2月21日-23日召開。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出席並演講。
以下爲演講實錄:
郭廣昌:大家好!
我來彙報一下這幾年自己和復星在做些什麼,有一些不成熟的思考。
第一,的確,這幾年日子不是很好過,我相信很多民營企業都有這個感受,經濟和消費面臨不小的壓力和挑戰。復星國際爲了應對這些挑戰,提出了要瘦身健體、聚焦主業。我們主動退出了一些非核心、非主業的資產。不僅在國內,在國外也退出了不少。
比如我們在德國有一家220年曆史的私人銀行叫做HAL,包括私人銀行業務和基金業務,去年我們把私人銀行業務賣給了荷蘭銀行,回來了7億多歐元,而荷蘭銀行在收購之後,在德國的財富管理領域的資產規模就達到了700億歐元,躋身了前三強。
我們當時投資這個銀行的時候也就投資了2個多億,在作爲股東的8年時間中,我們跟銀行管理層一起提升了企業的運營能力和業務規模,通過復星全球化能力支持它併購,使得HAL的管理規模發展到了7倍,利潤提升了15倍,所以我們除了7個億的回收資金之外,留下的基金業務還有2000億歐元的管理規模,預計有3—4億歐元的估值。
在這些企業賣出去的過程當中,很多朋友也問我,你有沒有賤賣?是不是把好的賣掉了,然後留下一些不好的。
我可以這麼說,我們在賣的時候都做到了雙贏。一方面,我們要有一個合理的價格,比如像荷蘭銀行在德國的發展就是有了這個私人銀行,有巨大的協同和戰略價值;第二個就是我一邊喝着捨得,一邊把南鋼賣掉了,今天我們中信的張文武總經理也來了,張總可以給我背書一下,南鋼還是很不錯的,尤其是南鋼和中信特鋼結合之後,應該說在全球的特鋼領域裏面都形成了更強的競爭力,現在南鋼的利潤也還不錯。
我覺得很多人在探討買和賣的問題的時候,有些人說買得好不如賣得好,這個覺得賣很重要,那麼買的時候呢,有的時候你覺得買在低,價格比較便宜,當你買在整個市場的高點,其實也不便宜。有時候雖然說好像賣得便宜一點點,但是事實上那時候在市場的高點,這也賣得不錯。
我自己最深的感受是,之所以我們的企業還是有人要的,最根本的是我們在做每個企業的時候,根本沒有把它當成是一頭豬來養,還真是當成親生兒子、親生女兒。就像南鋼,我們投資它20年,就算是領養了一個小孩的話,20年之後跟親生兒子還有什麼區別呢?所以我覺得關鍵,買得好賣得好,關鍵還是要管得好,所以在這樣一個處理過程當中,我最感謝的還是復星的這批兢兢業業每天在努力的管理團隊。
說一下今年的一些感受。今年春節,我覺得好像春天還是有點溫度,有一些春天的氣息比較強,當然感覺到了具體的數據上,感覺就是中低端的消費還在逐漸的恢復過程當中,數據上我這裏不權威就不說了。
但是可以說一下我們復星自己的情況,今年春節,三亞亞特蘭蒂斯的住房率達到了98%,當然單價下來了一些。可是在白酒這一塊,我們的高端市場捨得受到了一些影響,但是我們有一款低端的叫牌T68只賣68塊錢,今年春節期間開瓶金額同比增長了80%。上海豫園每年都會舉行豫園燈會,近些年非常火爆,接待了有400萬的遊客,比如說我們亞布力還有我們在日本有兩個滑雪場,雖然我們雪季的房間單價比周圍要高出50%,但也是一房難求。
我說這些,就是我覺得儘管大環境沒那麼好,大家消費意願有一些下降,也更加註重性價比了,但還是有人願意爲好的產品買單,關鍵的關鍵還是自己的產品力,能不能更好的滿足客戶的需求。
當然我們看到,DeepSeek的出現讓大家很激動,當然我們也用了阿里的通義千問,字節的豆包,這些產品都是我覺得就是說,都是讓人激動,在全球都是非常有競爭力的,當然春節我也跟全家去看了《哪吒2》,又是中國IP的現象級作品,所以還是那句話,只要把產品做到極致是肯定有市場。
另外一個感受就是說,當年我們加入WTO的時候,不少人覺得中國企業都很小,很害怕參與國際競爭,所以很擔心是不是“狼來了”之後,把我們這些企業都要打死,事實證明,這麼多年過去了,中國的民營企業從來沒有害怕過競爭,事實證明,中國企業也不怕卷,如果我們怕什麼的話,我們就是怕沒有參與競爭的資格。
復星集團出海比較早,我們一直非常注重海外市場的拓展和增長,我們去年海外的收入佔比48%,今年復星集團的海外收入會佔到50%以上,利潤的佔比會更高。其實大家覺得各個行業都很卷,我也跟大家說一下,復星現在做的投資最大的或者我們最注重的一塊行業,醫藥行業的話也非常卷,但是這種卷也卷出了競爭力,現在中國生物醫藥做的也非常好,包括我們復星自己一些產品海外上市,License out的案例也很多,就像我們的復宏漢霖,成立了15個年頭了,這幾年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不僅成爲港股18A板塊中第一家依靠產品銷售實力實現贏利的創新藥企業,也在全球化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與進展,公司自主研發的創新藥PD—1單抗漢斯狀,我們2022年就在歐洲被認證爲ODD,所謂ODD就是他們認爲我們這個藥在這個癌症的治療上就是最好的,所以去年11月我們的漢曲優首次發貨美國,實現中國、東南亞、北美、歐洲、中東及拉丁美洲地區的商業化供貨。前天我們也有個好消息是我們的漢貝泰成爲復宏漢霖第四款海外獲批的自營產品。現在我們已經有了幾款藥馬上可以達到百億銷售的全球性產品,我尤其高興地看到我們有望有幾個百億美金的產品在開發當中,我覺得未來會一一的實現。
所以我相信,只要有一個公平參與競爭的機會,中國企業絕不害怕競爭。而作爲民營企業,其實最關心的還是商業環境。前段時間,我在浙江商會的年會上講到,我跟很多企業家交流的時候,大家深感,其實企業家最大的安全感來源還是法治,在這我加一句,我覺得對法治、對執法,我們關注結果的公正,但是我覺得過程的公正、透明也非常重要。如果執法的每個環節都能做到公正,也會自然而然得到一個公正的結果,也才能讓大家在企業活動的每個環節都有清晰的標準和預期。
另外就是前面講到的融資成本,的確現在國有跟民營之間,我們民營企業的融資成本還是太高,尤其是在投資重資產上,所以這些方面還是需要我們共同來呼籲吧。
當然這種改變對於一個微觀的企業來說,我們不能等到這種改變,我們還是考慮我們自己該怎麼做,包括復興在這種環境下,我們必須客觀的認識到,一方面,這種環境不可能很快改變;另一方面,我覺得要有個認識,這也是我自己覺得這幾年必須深刻地反思自己的,以前每個行業的高速發展總覺得有很多的機會,但今天開始或者這幾年我們明確的感受到,明確的要給自己一個界限、一個邊界,就是說我們再找一個行業從頭做起這種新的機會越來越少。
但另一方面,我們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我們已經形成了一些優勢產業,已經清晰地知道了自己的能力所在,所以我們必須要聚焦到這些優勢產業,迴歸我們的願景,就是希望全球的家庭能夠更多人健康快樂富足的活到121歲。回到我們的大健康、文旅、消費來深挖礦,靠產業運營能力和手藝活來賺錢,我們要靠全球化差異、全球市場、全面融入AI提升效率。
這是我自己這幾年思考的一個結果,也是我自己行動的一個指南。比如,我們在大健康領域我們與深圳市政府合作了一隻規模總計50億元人民幣的生物醫藥投資基金,深圳市政府全球遴選確定我們作爲唯一的管理機構。復星也將依託於過去30年大健康領域的積累,未來這隻基金投資與孵化的企業要落地於深圳當地。這隻基金已經運營了一段時間,現在效果也非常好。
比如在旅遊領域,我們在太倉阿爾卑斯雪世界一期非常成功的背景下,我們與太倉市政府正式續約二期項目,復星旅文將通過輕資產管理模式打造具有多項世界雪城之最的一站式冰雪主題旅遊獨家目的地。比如,我們海南三亞超級地中海項目,也是在2024年正式揚帆啓航,我們將在亞特蘭蒂斯之外引入全球領先的水晶瀉湖、衝浪、潛水等項目,打造融合文化演藝、高奢酒店、時尚運動等多種業態AI主題度假區。
我們提出聚焦主業,就是要深耕已經形成優勢的產業基礎,我們去年也發佈了復星旅文的私有化項目,希望在私有化之後能夠更加靈活的加快發展。說得簡單點,就是說這些東西做好夠了,不想再多做了,但是這些做好也不容易了,所以還是會努力的。
最後講一點我自己不懂的一個東西,就是AI,就覺得不明覺厲,但是我們必須去做,所以在AI這一塊我們提出來各個產業都要與AI結合。我們在超級地中海、超級中國夢等文旅項目規劃設計當中加入AI元素。最近復星醫藥在內部發布了PharmAID決策智能體平臺,我們要跟進覆蓋創新研發場景的全生命週期的智能決策網絡,打造醫藥行業的首個AI決策智能平臺。我們的醫美平臺也在探索藉助AI來分析用戶的皮膚問題,快速準確的爲愛美人士提供整體的解決方案。
未來我特別看好兩個方向:一個是AI賦能各垂直行業,進行行業的再造與升級;另一個是物理AI與虛擬AI真正結合,對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產生的革命性變化,所以我也要求我們復星的團隊思考佈局,如何通過組織架構的重構,將AI融入企業內層管理活動的方方面面,希望進一步能夠幫我們做一些輔助決策、戰略營盤等等。
我的助理說幫我寫這個稿子的時候,也是讓DeepSeek和阿里的千義通問和幾個平臺都做一個比較,他說各有特點,都很好,我覺得關鍵問題是,我們要不斷地把我已形成的內容輸入給它,包括一些未來的講話風格和語氣,所以我相信它會越來越好用。也感謝這些平臺,我們也是受益的。
最後,我想說,中國民營企業從來不懼困難,也不懼怕不確定性,我們只要有資格參與比賽,我們最後都是能贏的。所以祝福大家穿越寒冬、春暖花開,“復星”高照。謝謝!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爲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