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楓葉
來源:正商參閱
電動車行業再現風暴!
又一造車新勢力破產,它是美國氫電動卡車明星公司,硅谷的資本寵兒,曾被譽爲“卡車界特斯拉”,超2170億的市值,一度超過百年福特。
可惜,Nikola在經歷電池起火、銷量疲軟、高管動盪以及創始人欺詐醜聞後,股價暴跌資不抵債,最終申請破產。
從“特斯拉勁敵”到“北美賈躍亭”,Nikola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
備受資本追捧、頂着“氫燃料電池汽車第一股”光環的Nikola,是幸運的;有一個愛說謊、造假的創始人,又碰到中國主導電動車行業大勢,Nikola是不幸的。
時代變了,德系、日系車,無一例外都被電動車給絆倒了!
“電動智能化”大潮下,電動汽車進入新的拐點,這片紅海不再是創業者圓造車夢的“樂園”。
美國新能源行業在氫能方向的希望,“就此成爲絕唱”,一代氫能造車巨星退出歷史舞臺。
01
近日,美國電動汽車生產商Nikola正式申請破產保護,並打算出售資產還債。
受破產影響,Nikola一度暴跌超50%。截至美股收盤,Nikola市值僅剩3717萬美元,相較最高點已跌去超99%,超2100 億元市值灰飛煙滅!
文件顯示,Nikola 如今手頭現金僅剩0.47億美元,而其列出的資產在5 億至 10 億美元之間,負債卻在 10 億至 100 億美元,已嚴重資不抵債。
財報顯示,2024年上半年Nikola交付了112輛氫燃料電池卡車,2024年三季度則交付了88輛。2024年前三季度,其實現收入爲6400萬美元,淨虧損則超過4.8億美元。
作爲“卡車界特斯拉”,Nikola一直被美國新能源行業寄予厚望,說是“美國氫能源的希望”也毫不爲過。
Nikola從成立開始就備受資本追捧,被各方簇擁借殼上市後,市值一度超越美國老牌汽車巨頭福特汽車。
可惜,在全球電動車未來由中國主導的大趨勢下,Nikola未能在氫能方向力挽狂瀾。
在創始人特雷弗米爾頓(Trevor Milton)鋃鐺入獄一年多後,“美國氫能源的希望”Nikola終於迎來命運終局,讓電動車行業唏噓不已。
這又是一個“賈躍亭”式的創業騙局,美國氫能行業最大的泡沫。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Nikola和特斯拉(Tesla)組合在一起就是一個偉大科學家的名字——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
他曾替美國尼加拉瓜發電站製造發電機組;他使馬可尼的無線電通信理論成爲現實;他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艘無線電遙控船……這位偉大發明家和電動機先驅的成就有很多,對後人留有深遠的影響。
“硅谷鋼鐵俠”馬斯克就是其忠實粉絲,特斯拉電動車的公司名字,就是馬斯克用其姓氏“特斯拉”起的,而米爾頓則用其名字創立了另一家公司Nikola。
02
米爾頓和馬斯克一樣,也是一位連續創業者。
據說米爾頓的第一桶金來自於其引以爲傲的營銷,然後創辦了一家報警器銷售公司,可明顯米爾頓不善此道,所幸把公司賣了,建了一個二手車銷售網站,開始從事汽車行業,結果均以失敗告終,不過也爲他後來創辦Nikola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
在創立Nikola之前,米爾頓彷彿找對了方向。
沒錯,就是“新能源”。
不過,這個“新能源”並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那個,而是一項天然氣轉換技術,專門用於柴油發動機,爲此米爾頓還順道成立了一家天然氣存儲公司。
是的,這家公司最後也賣了,還是賣給了彼時全美最大的金屬加工企業沃新頓工業公司。
“有錢有名又有閒”的米爾頓,終於迎來了自己人生最高光的事業——氫能。
2014年,Nikola的創立,米爾頓大展拳腳的時刻也來了。
米爾頓把Nikola定位爲“氫能版特斯拉”,希望打造出一款能夠顛覆傳統燃油卡車的電動卡車,推動整個運輸行業的變革。
可惜,米爾頓的美夢並沒能如願,反而成了美國氫能行業最大的泡沫。
值得一提的是,彼時還在中國的賈躍亭正風光無限,依靠樂視在電視領域“大殺四方”,身價倍增的同時,也開始着力於進軍造車賽道。
兩個“志同道合”的人,在2個不同的地方,同時發力於一個行業,有時候不得不感慨“緣分實在是妙不可言”,因爲從結果上看,他們都是“大忽悠、大騙子”。
03
在賈躍亭“財務造假”曝光,遠遁“跑路”時,米爾頓的Nikola正在資本助力下混得風生水起。
2016年,發佈尼古拉一號(Nikola One)原型車,同年與美國最大的卡車租賃公司萊德簽署銷售和服務協議;2017年,與德國汽車技術和服務供應商博世建立聯合開發與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同年宣佈挪威氫能源企業Nel成爲公司加氫站設備的獨家供應商;2018年,與美國啤酒釀造巨頭安海斯-布希簽訂供貨協議,將爲其提供最多達800輛貨車,同年與Nel Hydrogen簽訂加氫站開發協議;2019年,Nikola對外展示了第一輛具備完整功能的尼古拉二號(Nicola Two)卡車,同年宣佈要與外界合作推出面向歐洲市場的純電動卡車Nicola Tre……
彼時,中國新能源車行業開始迸發,特斯拉藉助中國新能源的“沃土”和上海的超級工廠“起死回生”,股價一飛沖天,“窮小子”馬斯克也蛻變爲“鋼鐵俠”。
沒有抓住“特斯拉”機遇的美國資本,終於坐不住了,“它們意識到新能源純電主戰場已丟失,就把氫能當做翻盤的希望。”
事實證明,這又是一步“臭棋”,至少看重Nikola是徹頭徹底的錯誤。
2020年6月,在一片歡呼聲中,Nikola以120億美元的估值在美國納斯達克通過借殼順利上市,並募得資金7億美元,成爲全球首個IPO的氫燃料整車製造企業。
上市後,Nikola的市值一度飆升至300億美元(約 2176 億元),一度超越美國本土的百年車企巨頭福特汽車,這也是Nikola和米爾頓最高光的時刻。
和賈老闆“9年圓造車夢”不同的是,米爾頓只用了七年時間。
2021年12月,Nikola才交付了其第一輛車,坊間就一度將其定位爲“特斯拉勁敵”,“硅谷寵兒”之名不虛。
主打純電動和氫能源半掛車的Nikola,原本被寄予厚望,可在這之後問題不斷,銷售疲軟、深陷欺詐醜聞,高管接連換人,現金也越來越少,股價暴跌......
04
2023年,Nikola的電動卡車發生了一系列起火事故,導致所有車輛被召回,並引發了對其車輛安全問題的擔憂。
2024年,Nikola提高了氫燃料電池動力卡車的產量,但由於車隊運營商在高借貸成本的情況下不願投資購買電動卡車,導致該公司在將其技術商業化方面面臨困難,2024年Nikola交付的卡車數量還不到400輛,且每賣出一輛車虧損數十萬美元。
Nikola股價和公司業績一樣,在截至週二的過去12個月裏,公司市值蒸發了97%。
最終,在銷售疲軟、欺詐醜聞後的高管連續換人壓力之下,Nikola申請破產,美國氫能“彎道超車”的美夢以泡沫破碎告終。
Nikola破產的 “罪魁禍首” ,是其創始人特雷弗・米爾頓。
他此前過度吹噓氫能汽車前景,吸引衆多巨頭投資,訂單量看着也很可觀。但2020 年做空機構興登堡研究公司發佈報告,揭露其技術演示造假等問題,導致合作方紛紛撤資、訂單流失。
2023 年 12 月,米爾頓被判三項欺詐罪成立,獲刑四年。
外媒報道曾指出,米爾頓被判犯有證券欺詐罪,在造車和技術進展上“一再撒謊”,這些指控加上隨後做空機構對該公司的狙擊,最終導致米爾頓下臺。
這一系列醜聞嚴重損害了Nikola的聲譽,動搖了投資者信心。
實際上,Nikola的遭遇並非孤立。
近年來,作爲美國造車新勢力的代表,菲斯克、普羅特拉和Lordstown Motor因高利率和需求下降導致資金枯竭,紛紛申請了破產。
這些公司曾被市場寄予厚望,投資者希望其能夠憑藉創新技術或商業模式革新整個電動汽車行業。
結果,都是“美夢一場,破碎收場”!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