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同店銷售額同比下滑16.7%,CEO稱不會漲價

藍鯨財經
02-21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鯨新聞2月21日訊(記者 張靜倫)2月20日晚間,瑞幸咖啡公佈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財報顯示,2024財年瑞幸總淨收入爲344.75億元,較2023財年的249.03億元增長38.4%。而在美國會計準則(GAAP)下,瑞幸2024年營業利潤爲35.38億元,同比增長16.9%。

僅從淨收入角度來看,2024財年內,星巴克中國營收29.58億美元,同比下降1.4%。瑞幸再次超過星巴克中國,成爲當前國內營收規模最大的咖啡飲品品牌。

在瑞幸財報電話會上,瑞幸咖啡董事長兼CEO郭謹一表示,“2024年是瑞幸咖啡業務發展的關鍵一年,在複雜多變的行業環境中,我們戰略聚焦、目標明確、執行到位,持續擴大了市場份額和競爭優勢。”

營收規模的增長,源於門店快速增長。

去年全年瑞幸咖啡淨增門店6092家,其中包括中國的6071家門店(含中國香港5家)和新加坡的21家門店。這個速度遠超同行。窄門餐眼數據顯示,目前門店數排在行業第二的庫迪,2024年開店數爲2864家,關店數達1245家。而星巴克中國在整個2024財年也只淨新增790家門店。

截至去年四季度末,瑞幸門店總數達22340家,較2023年同期增長37.5%。其中,自營門店14591家(包含新加坡門店51家)、聯營門店7749家。更具體而言,2024年瑞幸咖啡自營門店收入爲255.92億元,同比增長43.1%;聯營門店收入爲77.45億元,同比增長24.4%。這就意味着門店數量約佔總數的34.7%的合作門店,只貢獻了瑞幸總收入的22.46%的淨收入。

在業績會上,郭謹一稱隨着更多消費者逐漸養成喝咖啡習慣,國內咖啡市場的用戶需求將繼續穩步提升,因此在保障門店質量和運營效率的基礎上,還會繼續保持領先行業的開店速度,門店佈局的主要方向依然是加密高線城市和拓展下沉市場。

咖啡作爲舶來品,主要市場始終侷限於一線、新一線城市。百鍊智能數據顯示,2021年位於二線及以上城市的咖啡館佔比接近70%,而飲品店僅50%上下。

在一、二線城市密集扎堆的連鎖咖啡品牌,也紛紛選擇衝出大本營,不斷下探低線市場。據壹覽商業不完全統計,星巴克三線以下城市門店佔比從2023年底的4.79%增長至2024年底的6.23%,鄉鎮門店數達6%;Tims天好咖啡三線以下城市門店佔比從2023年底的0.33%增長至2024年底的0.97%,鄉鎮門店數達1.95%。

另一方面,下沉市場也是不少新茶飲品牌的優勢市場,包括“下沉之王”蜜雪冰城以及“包郵區”省份有着高滲透率的古茗,均推出了自己的咖啡SKU。在咖啡品牌下沉擴張的過程中,或不可避免地出現“左右互搏”的現象。

郭謹一也坦言,瑞幸也注意到,近期很多茶飲企業陸續上市,可以預見的現制飲品行業的市場競爭會進一步加劇,瑞幸的市場滲透率的優勢也可能會遇到挑戰。爲此,瑞幸會持續加大品牌和營銷投入,努力保持行業領先地位。

而目前行業內最爲關注的莫過於瑞幸對於“9.9元咖啡”的態度。

2024年初,瑞幸便對“每週9.9”菜單縮水,僅有部分品類保持該優惠政策。2025年開年,瑞幸漲價的消息又在咖啡愛好者羣體中引發了不小的波瀾。藍鯨新聞記者在社交媒體上搜索發現,多地網友發文表示,部分地區瑞幸的部分產品的原價上調3元左右。與此同時,曾經備受歡迎的9.9元優惠券使用門檻也大幅提高,每週僅可領取一張,適用範圍也縮減至特定的幾款產品。

此番操作也被外界視爲,瑞幸咖啡逐漸放棄“低價內卷”策略的信號。

但不可忽視的是,原材料咖啡豆的供應價格也正在高升。2025年2月11日,美國紐約洲際交易所(ICE)的阿拉比卡咖啡期貨價格突破每磅430美分,創下47年來歷史新高,近一年的漲幅高達118.57%,此後咖啡期貨價格雖然有所回落,但依然高位運行。

在業績會上,郭謹一透露,當前的咖啡生豆價格上漲確實會帶來一些成本壓力,但瑞幸通過前期的全產業鏈投入,構建起來一個綜合供應鏈,可利用規模和效率優勢一定程度對沖和消化咖啡豆成本上漲的影響,“影響目前來看總體是可控的”。

郭謹一同時提到,瑞幸咖啡目前沒有提價計劃,9.9塊咖啡的活動也會持續開展,以在競爭加劇的現制飲品市場保持領先。

而在此前,庫迪咖啡首席策略官李穎波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透露,會繼續堅持“9.9元”策略,不會漲價,並維持2025年底5萬家門店終端的目標不變。

在業內看來,在連鎖快消咖啡領域,市場競爭激烈,產品價格相對穩定。即便在咖啡豆成本上漲的情況下,品牌通常也不會輕易提高終端零售價格,避免影響市場份額和消費者忠誠度。

不過,儘管瑞幸“9.9元”品類縮減,卻沒能阻擋其自營門店同店銷售額的下滑。2024年瑞幸自營門店同店銷售額同比下降16.7%,2023年爲同比增長21.0%。但具體到各季度來看,瑞幸咖啡自營門店同店銷售增長率指標持續改善,從去年前三季度的-20.3 %、-20.9 %、-13.1%改善至去年四季度的-3.4%,並在12月實現單月轉正。

但橫向對比來看,2024財年,在中國市場,星巴克中國受平均客單價下降8%的推動,同店銷售額也下降了8%,下滑幅度也低於瑞幸的這一指標。

對於同店銷售額下降,郭謹一表示,“受到門店培養週期,客戶消費習慣養成等一系列的客觀因素的影響,瑞幸同店指標出現階段性的波動下降,是完全符合瑞幸的戰略判斷。”

“2025年,我們仍將以擴大規模、優勢和市場份額爲重點目標,進一步增強競爭優勢,秉持穩健的運營策略,兼顧靈活機動,及時響應市場變化,在確保質量和效率的前提下,保持行業領先的開店速度,充分發揮規模化帶來的成本優勢,通過數字化能力提升運營效率,以極具性價比和競爭力的優質產品滿足用戶需求,實現業務的持續健康成長。”郭謹一說。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