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王勇 編輯/觀察者網 趙乾坤】當波音深陷質量醜聞、管理層震盪與財務泥潭之際,白宮傳出的震怒聲浪再次撼動了這家百年航空巨擘的根基——據路透社2月20日報道,最近幾天,特朗普對波音公司 “空軍一號”總統座機的延遲交付感到強烈不滿。而正是在波音的“至暗時刻”,其歐洲宿敵——空客,卻亮出了令業界側目的2024年“成績單”。
不只特朗普,“波音許多客戶都面臨飛機交付長期延誤的困境"
路透社的報道稱,特朗普在其第一個任期內已經與波音公司就“空軍一號”飛機生產製造進行了談判,但直到今天波音公司也沒能交付。特朗普的顧問馬斯克已經與波音公司溝通對接,以便能儘快交付飛機。
“我對波音不滿意”,特朗普週三(2月19日)向外界表達了自己對波音公司的不滿,“我們很久以前就簽了合同”。特朗普說“這份合同耗時太長,我們可能考慮會去買一架飛機進行改裝”。
路透社的報道認爲,這番言論是白宮對波音公司的最新施壓。針對新的“空軍一號”飛機交付延誤,特朗普和白宮方面近日多次對波音公司提出批評。白宮一位官員稱,波音公司的"空軍一號"項目可能會推遲到2029年,甚至更晚,原因是飛機制造供應鏈問題和特朗普的需求有了新變化。
據美聯社報道,波音公司曾就“空軍一號”飛機這一項目大吐“苦水”,稱該項目已導致波音虧損至少20億美元。
法新社的報道稱,對於波音公司的客戶來說,這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波音的許多客戶都面臨飛機交付長期延誤的困境。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月20日報道,波音公司首席執行官凱利·奧特伯格週四(2月20日)表示,特朗普的顧問馬斯克已介入“空軍一號”飛機的相關製造和裝備工作流程,“他在滿足總統需求方面給了我們很多建議和指導,幫助我們打開設計生產思路,以便我們能夠加快生產進度,早日交付飛機”。
“不及空客交付量的一半”,一些航空公司將用空客替換波音?
《紐約時報》的報道稱,特朗普近日參觀了佛羅里達州棕櫚灘國際機場一架較新的747-800飛機,他表示,可以考慮購買一架二手波音飛機進行改裝,作爲新的總統座機使用。特朗普同時排除了購買空客飛機的可能性,“我不會考慮空客”。
該報道提到,2024年,波音公司一系列近乎“災難性”的事件嚴重影響了波音公司產品的生產進度,這些事件也直接導致其領導層發生變化,並加劇了生產管理的混亂、影響了質量監管方面的精細化。根據波音公司2025年1月14日發佈的數據,波音公司2024年共交付348架飛機,較前一年(2023年)下滑近35%,不及競爭對手空客766架交付量的一半。波音公司稱,2024年度虧損118.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58億),爲2020年以來最大虧損。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的報道稱,去年8月,波音公司更換了領導層後,該公司似乎迎來了轉機,一些客戶對波音公司的發展展現了樂觀的態度。該公司一位管理者週四(2月20日)表示,沒有任何供應鏈問題會阻止波音公司在未來幾個月內提高生產效率,尤其是最暢銷的“搖錢樹”737 Max型飛機。
在波音內外交困之時,它的老對手空客的業績卻格外亮眼。歐洲新聞網2月20日的報道稱,空客公司發佈的2024年業績顯示,2024年該公司民用飛機交付量爲766架;營收爲692.3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5257億),同比增長6%;淨利潤爲42.32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21.36億),同比增長12%。此外,空客預計,2025年其民用飛機交付量將達到820架。
同時,空客於去年年底開始交付的新客機A321XLR,已獲得超過500架訂單,有媒體報道稱,其中一些航空公司希望用這些空客飛機替換老舊的波音飛機。
“自己監督自己”,美國航空業的監管體系“形同虛設”
據美國《新聞週刊》2月19日報道,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近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025年以來,美國已發生87起航空飛行事故,其中1月份共發生62起,2月份迄今爲止發生25起(不包括2月19日美國亞利桑那州一機場兩架小型飛機空中相撞,造成2人死亡事件),這些航空事故至少造成85人喪生。
該報道指出,這些事故暴露了美國航空業的監管體系“形同虛設”。相關資料顯示,在此前波音737 MAX 9艙門脫落事故中,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調查發現涉事飛機一枚螺栓未安裝到位,但FAA卻長期依賴波音公司代行監管職責,形成“自己監督自己”的機制。
路透社2月21日報道稱,特朗普提名的美國運輸部副部長候選人週四(2月20日)表示,“監管機構需要採取更積極的方式來監管飛機製造商波音,我們需要對波音更強硬,我們需要對這個行業採取更強硬的態度。”
該報道提到,今年1月,美國運輸部部長曾對美國國會表示,運輸部將保持去年對波音質量監管措施,直到運輸部認爲波音公司的產品達到安全上限,以確保其飛機符合最高安全標準。
此外,美國航空業還面臨空中交通管制員短缺問題。此前,有外媒報道,美國機場空中交通管制員短缺的問題已經持續了數十年,根源在於這一崗位的工作壓力過大,以及人員退休後沒有得到及時補充。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