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市交通運輸部門發佈公共汽車線路計劃調整的消息,其中涉及多條BRT相關線路,公共汽車B20、B7路快線整合,B1路快線、B4路快線、B5路快線、B13、B14、B23路等線路計劃暫停運營。
根據《公共汽車調整設置情況表》,B20與B7路快線整合的原因爲:減少BRT通道西段線路重疊,提高BRT系統運行效率。此外,有6條BRT相關線路計劃暫停運營,調整的原因分別爲:
B1路快線、B5路快線分別爲B1路、B5路的高峯期快線,由正線自由調度;B4路快線屬於B4路高峯期快線,線路客流減少。B13、B14、B23路計劃暫停運營,該三條線路均屬於BRT通道分流線,近年客流下降,分流作用已大幅減弱。
另外,爲優化公交線網布局,公共汽車550、564、834、246、夜46、夜71、夜100、B29、B31、360路等線路計劃調整行經路段及站點,公共汽車219、808、廣高峯快線30等線路計劃暫停運營。
據悉,廣大市民可於2025年3月9日前,通過廣州市交通運輸局網站—互動交流—領導信箱欄目,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2010年,廣州首條快速公交系統(BRT)應運而生,中山大道BRT西起天河體育中心,沿天河路、中山大道、黃埔東路向東,終點爲黃埔夏園站,全長22.9公里,設26對車站。BRT採用“封閉走廊+靈活線路”模式,在BRT專用通道內只走BRT車輛,體現公交路權優先的設計思想,減少公交車輛與社會車輛混行干擾,實現公交車輛快速化。開通後,BRT通道內公交車平均時速提升84%,沿線社會車輛時速提升28%。
廣州巴士集團快速公交公司發佈的有關信息顯示:2025年2月10日,廣州BRT(快速公交系統)迎來開通15週年,截至2024年12月,廣州BRT累計客運量突破40億人次。2024年,廣州BRT日均客流量爲31.03萬人次,約佔市中心公交客運量的12%。
信息時報記者 成小珍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