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醫療、CXO齊挫,衞寧健康、博騰股份領跌,醫療ETF(512170)放量跌2.56%,周線止步三連陽!

市場資訊
02-28

  【覆盤】 醫療ETF 20250227

  2月28日,A股深度調整,4770股收跌,創業板指跌3.82%。大市承壓,醫療板塊同步走低,中證醫療指數50只成份股中僅華大智造惠泰醫療亞輝龍等6股收漲。

  AI醫療概念股領跌,衛寧健康下挫7%,迪安診斷金域醫學跌超5%。CXO概念跌幅亦居前列,博騰股份昭衍新藥跌逾6%,巨頭藥明康德跌2.11%,康龍化成跌5.91%。

  圖:中證醫療指數2月28日成交TOP10成份股

  醫療ETF(512170)被動跟蹤中證醫療指數,全天單邊下行,場內收跌2.56%。場內交投活躍,放量成交7.76億元,單日成交額連續12個交易日超5億元。

  【周線止步三連陽!標的指數2月累漲10.28%】

  回顧醫療板塊當週(2月24日-28日)行情,經過此前連續大漲,階段性震盪調整如期而至,醫療ETF(512170)場內累跌5.84%,周線止步三連陽。

  截至2月28日收盤,2月交易正式收官。2月份,乘風“AI+”主線,醫療板塊整體迎來久違大漲,醫療ETF(512170)標的指數中證醫療單月累漲10.28%,不僅大幅跑贏上證指數、創業板指、滬深300等市場主要指數,還顯著超越300醫藥(+4.02%)、CS創新藥(+5.67%)等同類指數同期表現。

  注:中證醫療指數基日爲2004.12.31,發佈於2014.10.31,2020年至2024年的分年度業績分別爲79.67%、-14.71%、-25.1%、-24.25%、-17.16%,標的指數成份股構成根據該指數編制規則適時調整,其回測歷史業績不預示指數未來表現。

  【三重築底?醫療或具備中長期投資吸引力】

  醫療蛇年首月“開門紅”,究竟是曇花一現,還是否極泰來?從配置時機來看,經過長期調整,目前醫療板塊在業績、估值、資金配置層面或已處於三重底部,或具備中長期投資吸引力。

  業績面,據統計,已發佈2024年業績預告的257家生物醫藥企業中,有121家企業預計業績虧損,佔比接近半數,平均淨利潤變動幅度爲-109.88%。

  對此,首創證券指出,2024年醫藥醫療板塊在多重不利因素影響下,業績顯著承壓,但已經充分體現了行業內外部經營環境和政策變化的影響。在業績低基數基礎上,2025年醫藥醫療整體業績有望探底回升。

  估值面,目前醫療板塊估值水平仍處於歷史低位,如中證醫療指數最新PE爲33倍,低於近10年74%左右時間區間,具有較好的安全邊際。

  業內人士認爲,醫藥醫療行業目前的估值是被嚴重低估的,“雖然最近AI醫療行情拉動指數,但大部分的醫藥龍頭公司,PEG指標都還低於1,或者僅僅十幾倍的動態PE,價值絕對被低估。”

  資金面,當前醫藥醫療的資金配置水平也處於底部區間。據德邦證券統計分析,2024Q4公募基金重倉總市值29579億元,醫藥基金重倉總市值2538億元,佔比自2024Q1的13.6%調整至8.6%,公募持倉佔比再創2018年以來新低,配置水平低迷。

  醫藥醫療“三重底”信號日益明確,“真反轉”何時到來?

  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爲,從歷史經驗看,A股行業板塊很少有持續調整超過4年的,醫藥醫療板塊已經下跌了太長時間。且醫藥醫療行業本身需求剛性,人口老齡化也會使醫藥醫療需求持續增長。從當前已知的情況和趨勢來看,醫藥板塊向好的可能性相對較大,但“真反轉”啓動還需持續關注行業的政策支持、資金輪動與技術創新能否形成共振。

  關注醫療板塊投資機會,配置工具建議關注醫療ETF(512170),場外投資者可以關注醫療ETF聯接基金(A類 162412 / C類 012323),該ETF及其聯接基金被動跟蹤的中證醫療指數聚焦“醫療器械+醫療服務”兩大板塊,覆蓋了7只CXO龍頭股,成份股較全面地覆蓋了“AI+醫療”各類應用場景。

  需要特別提示的是,醫藥醫療板塊調整時間較長,波動較大,短線反彈不預示未來表現。關注醫藥醫療投資機會的投資者務必根據自身的資金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理性投資,高度注意倉位和風險管理。

  圖片來源於iFinD、滬深交易所。

  風險提示:醫療ETF(512170)及其聯接基金被動跟蹤中證醫療指數,該指數基日爲2004.12.31,發佈於2014.10.31。文中指數成份股僅作展示,個股描述不作爲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也不代表管理人旗下任何基金的持倉信息和交易動向。中證醫療指數2020年至2024年的分年度業績分別爲79.67%、-14.71%、-25.1%、-24.25%、-17.16%,標的指數成份股構成根據該指數編制規則適時調整,其回測歷史業績不預示指數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評估的該基金及其聯接基金的風險等級分別爲R3-中風險、R4-中高風險,分別適宜平衡型(C3)、積極型(C4)及以上投資者,適當性匹配意見請以銷售機構爲準。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爲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爲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基金投資有風險,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投資須謹慎。

MACD金叉信號形成,這些股漲勢不錯!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