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寶冰火兩重天:安克創新慷慨發薪,怪獸充電艱難退市

藍鯨財經
02-26
怪獸充電3.32%盤後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鯨新聞2月26日訊(記者 王健文)年終獎發了8個億?瘋狂撒錢的安克創新(300866.SZ)在社交平臺上爆火出圈。

安克創新做什麼業務能豪橫至此?從2023年年報可以看到,各種形式的充電寶(充電儲能類產品)的營收幾乎佔了安克創新總營收的一半,牆內開花牆外香,安克創新的近九成銷售陣地在國外。出海業務中,團隊的穩定性對於業務推進十分關鍵,也就不難理解連續七年淨利潤保持雙位數增長的安克創新重金獎勵員工。

有人歡喜有人愁,“賣鏟子”的安克創新業績突飛猛進,下游的共享充電寶卻在持續洗牌,今年1月,“共享充電寶第一股”怪獸充電宣佈私有化退市。而早在2016年,安克創新就已經將持有的街電股份轉讓給了聚美優品創始人陳歐,專心賣充電寶。

一年獎金分紅超8億,“充電寶一哥”安克創新牆內開花牆外香

因對員工慷慨發薪,“充電寶一哥”安克創新火了。

網傳圖片顯示,安克創新2024年獎金分紅8億元,年收入破百萬人數達494人。據安克創新2023年年報,截至2023年末,公司員工數量合計4017人,以此計算,公司年收入破百萬員工數量佔比約爲12.30%。

事實上,安克創新一直以來均以高薪酬聞名。招股書顯示,早在2017年,公司員工的年平均工資就達到了32.96萬元,其中銷售人員年平均工資23.61萬元、管理人員年平均工資67.91萬元、研發人員年平均工資31.77萬元。

與之相比,2017年時安克創新所在地深圳、湖南的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分別爲5.93萬元、4.79萬元。彼時公司表示,爲吸引更多優秀人才的加入,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公司在參考市場和行業情況的基礎上爲員工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酬。

到了2023年,安克創新員工平均工資進一步增長。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2023年,公司人均薪酬約爲47.61萬元。

除對員工慷慨發薪外,安克創新自上市以來也大手筆對股東分紅。2020年至2024年間,公司累計現金分紅22.70億元,分紅率約爲37.41%。

安克創新之所以能大手筆發薪、分紅,源於公司業績持續增長。

安克創新成立於2011年,由80後北大畢業生楊萌一手創立。在公司成立之初,安克創新就抓住了跨境電商這一風口,在亞馬遜等平臺上銷售移動電源等一系列產品。

得益於產品及價格等多方面優勢,安克創新旗下產品迅速在海外市場走紅。安克創新招股書顯示,早在2018年,公司已經在美國亞馬遜第三方賣家中排名第二,在日本、加拿大和德國亞馬遜中也排名前列。2020年8月,公司成功在深交所上市。

上市以來,安克創新業績持續增長。2021年至2023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25.74億元、142.51億元、175.07億元;歸母淨利潤9.82億元、11.43億元、16.15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4.49億元,同比增長39.56%;歸母淨利潤14.72億元,同比增長21.29%。

2023年年報顯示,安克創新的主要銷售陣地在北美、歐洲、日本地區,在三地的收入合計達145.37億元,合計佔安克創新銷售總金額的83.04%。

有業內分析師對藍鯨新聞記者表示,負責出海業務的團隊與國內業務團隊有很大不同,出海業務團隊更注重團隊的經驗和能力。對於出海業務,是否瞭解海外市場、有成熟的海外業務的操盤經驗十分關鍵。尋找一批深刻了解海外市場的銷售人員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事情,對於主要業務在海外的公司而言,團隊的穩定性極爲重要。或不難理解,安克創新爲何重金獎勵公司員工。

下游共享充電寶行業持續洗牌,私有化進程中怪獸充電也想衝海外

2018年至今,安克創新的淨利潤維持了兩位數的增長。但曾在摸索期的安克創新也試圖延伸產業鏈進入下游的共享充電寶行業,但也就是在共享經濟如火如荼發展的2016年,安克創新將持有的街電股份轉讓給了聚美優品創始人陳歐。

如今,與“賣鏟子”的安克創新的火熱相比,產業鏈下游共享充電寶行業的處境卻並不樂觀。

今年1月,“共享充電寶第一股”怪獸充電突然發佈公告稱,公司收到了中信資本旗下的信宸資本以及公司管理層的私有化交易要約。收購方計劃以1.25美元/ADS(存託憑證)的對價收購公司所有已發行普通股。若此次交易順利完成,怪獸充電也將從美股私有化退市。

共享充電寶行業的歷史並不算長。2014年,共享充電寶品牌來電科技成立,該公司也被視作最早進入行業的公司之一。此後幾年中,搜電、街電、小電、怪獸充電等品牌相繼成立,行業一時間呈現出“欣欣向榮”之景。其中,街電正是由安克創新參與創立的共享充電寶品牌。

與此同時,各路資本也開始湧入這一行業。2016年及2017年,來電科技完成了兩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無雙資本、海納亞洲、紅點中國、九合創投等機構。2017年3-5月,小電科技連續完成三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金沙江創投、騰訊投資、招銀國際、鼎暉投資、紅杉中國等。成立於2017年的怪獸充電同樣在這一年獲得了3輪融資。

但彼時,仍有部分觀點並不看好這一行業,王思聰就曾在朋友圈公開表示對共享充電寶生意的“鄙夷”。從行業後續的發展情況來看,王思聰或許“一語成讖”。依靠熱錢堆起的共享充電寶公司終究要走向資本市場,但來電科技借殼計劃因自有資金不足告吹,小電科技則先後折戟科創板、港股IPO。僅有怪獸充電成功於2021年登陸納斯達克。

雖然成功成爲共享充電寶行業首家上市公司,但怪獸充電上市後的日子也不算好過。上市首日,怪獸充電開盤價爲10美元/ADS,市值最高達21.30億美元,此後股價逐步下滑。至2月25日收盤,公司股價收於1.13美元/ADS,較上市首日開盤價下跌87%,市值也蒸發了超18億美元。

股價跌跌不休,怪獸充電最終走向了私有化退市。

共享充電寶頭部公司向代理模式轉型要增長,出海仍是一片未知

經歷多年洗牌,怪獸充電坐上了共享充電寶市佔率第一的寶座。據艾瑞諮詢報告,2023年時怪獸充電市佔率約爲36%,穩坐行業內第一梯隊。

即便如此,怪獸充電仍面臨着業績焦慮。2021年及2022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爲35.59億元、28.14億元;歸母淨虧損額分別爲49.58億元、7.11億元,僅兩年就虧損了超56億元。

怪獸充電業績虧損,主要源於公司一直採用的直營業務模式。所謂的直營模式,即通過自有團隊推廣櫃機,最終收入由公司與商家分成。這種模式雖然有利於公司更好地把控市場信息和品牌形象,也讓公司背上了沉重的財務負擔。

爲扭轉業績頹勢,2022年來,怪獸充電開始出售持有的直營業務,向代理模式轉型。爲了瞭解怪獸充電代理業務的具體開展模式,藍鯨新聞記者也以代理商的身份與怪獸充電工作人員進行了交流。

怪獸充電工作人員對藍鯨新聞表示,目前公司已經不新增直營業務了,只對接代理業務。若想成爲公司的代理商,最低需要購置10臺充電寶櫃機,且未來所得充電寶租賃收益中,怪獸充電需要抽成10%。

通過這種模式,怪獸充電將點位成本、設備成本等轉移到了代理商身上,公司的營收雖然有所下滑,但卻成功實現了扭虧爲盈。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公司錄得營業收入28.69億元、7.89億元,淨利潤0.88億元、0.09億元。

不過,在轉型代理模式後,又有新的問題開始找上怪獸充電。在怪獸充電工作人員的描述中,代理公司的充電寶櫃機似乎是個“穩賺不賠”的生意。該工作人員曾對記者表示,作爲公司的代理商,一般四個月左右便能實現回本,四個月之後的所得就基本上是純利潤了。

但事實似乎並不如該工作人員描述的一般美好。據新浪科技2024年8月的一則報道,多地代理商正聯合起訴怪獸充電,稱遭遇該公司銷售人員電銷欺詐。新浪科技報道,多位代理商累計投資數百萬元買入怪獸充電設備及售後鋪設等服務後,卻出現鋪設爛尾現象,導致設備大面積掉線,前期投資虧損嚴重。

在國內市場一片紅海後,2024年8月的業績電話會上,怪獸充電高管透露公司正在探索共享充電寶項目的出海機會。怪獸充電CEO蔡光淵表示:“我們正在積極探索共享充電業務在海外的佈局。”

在安克創新產品端在海外打開市場之後,面對較爲空白的海外市場,下游共享充電寶行業躍躍欲試,但能否打開局面求得業績增長,仍有待證明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no data

沒有相關數據

如果下載按鈕點擊無跳轉,請點擊右上角菜單選擇 “在瀏覽器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