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加碼提振消費 力保復甦韌性

中國金融信息網
03-04

轉自:經濟參考報

新華財經北京3月4日電 在通脹有所回彈、生產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下,多國政商界近期紛紛加碼佈局提振消費的舉措,力求保障經濟復甦韌性。

多措並舉支撐消費增長

在歐洲,隨着多國新政府上臺,各方期待穩定經濟環境和寬鬆貨幣政策能帶來消費市場回暖。

德國市場研究機構捷孚凱專家羅爾夫·比克爾表示,德國消費者信心自去年年中以來持續低迷,若德國新政府儘快組建以及本年度財政預算迅速獲通過,企業和家庭則有望獲得更多規劃保障,從而推動消費回暖。

正處於降息週期的歐洲央行也被寄予厚望,多方希望歐元區成員國借貸成本壓力有所緩解,同時推動消費者支出。投資者預計歐洲央行在3月已“板上釘釘”的降息後還會有兩到三次降息。

歐洲央行日前發佈的報告指出,當前消費疲軟的主要原因一定程度是由於2021年至2022年期間的通脹飆升,侵蝕了家庭的實際財富。隨着此前疫情影響導致的家庭“高儲蓄不敢花錢”狀況緩解,消費驅動型復甦預計將會到來。“預計降息帶來的儲蓄率下降以及實際勞動收入的持續強勁增長將有助於推動私人消費的復甦勢頭。”報告稱。

歐盟相關機構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由於消費者對歐洲央行今年將繼續降息保持樂觀,歐元區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終值升至負13.6,爲4個月以來最高。

多國正通過促進就業和減稅等措施支持消費增長。2024年全年,加拿大僱員薪酬增長5.9%。據加拿大統計局2月28日發佈的數據,加拿大2024年第四季度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增長0.6%,其中,家庭支出環比增長1.4%,是2022年第二季度以來的最大增幅。

據越通社報道,越南統計總局原局長阮碧林表示,該國最終消費佔GDP的三分之二,因此最終消費仍是重要的增長動力。政府需擁有通過爲勞動者帶來收入、確保一切勞動者都有收入和增加各戶家庭的收入等解決方案來刺激最終消費的措施。特別是,需採取措施來援助勞動者尋找就業。

另外,越南零售商協會主席阮英德表示,越南正致力於通過數字平臺促進供需對接的各種行動方案。此外,越南還應積極促進旅遊活動,吸引國際遊客來越南,優先支持具備旅遊發展優勢的地方。

印度財政部長西塔拉曼日前向印度議會提交了2025-2026財年聯邦預算案,其中對中產階級最爲重要的變化是將個人所得稅的起徵點從年收入70萬盧比提升至120萬盧比。預計這一舉措將使1000多萬納稅人受益,其節省的資金可用於投資或購買商品及服務。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道指出,印度政府傳遞的信息微妙卻明確:鼓勵中等收入階層增加消費,以提升企業盈利並刺激經濟。過去十年間,印度的消費規模幾乎增長了兩倍,達到200萬億印度盧比。目前,居民消費在印度經濟中佔比約60%,成爲該國經濟增長的首要驅動力

企業在競爭中優化消費服務

近日,爲促進本地市場產品供應服務,電商平臺Temu宣佈了將允許加拿大本地賣家通過平臺直接向其國內消費者銷售商品。這一舉措標誌着加拿大賣家迎來了一個全新的銷售機遇,能夠直接在Temu平臺上展示和銷售自己的產品。

據悉,該計劃要求參與者在加拿大註冊並擁有本地產品庫存及配送能力,意味着平臺確保商品能夠迅速、準確地送達消費者手中,從而爲消費者提供優質的購物體驗。Temu此舉旨在進一步豐富其平臺上的商品種類,同時加快訂單的履行速度,以滿足加拿大消費者對本地品牌和商品日益增長的需求。

日本各便利店企業希望通過擴展通信服務和設立專門部門等措施,抓住訪日遊客的需求,促進消費便利和提升。

日本7-Eleven便利店着眼於讓遊客能在日本使用智能手機等通信設備的“eSIM”,與技術商INPLUS(東京澀谷)合作,到2025年3月將把銷售範圍擴大到日本全國約2.2萬家店鋪。eSIM無需更換物理卡片,可以在線更改合同信息。訪日遊客無需前往家電量販店等地,在旅途中的便利店即可設置通信連接。羅森也已開始銷售由技術商提供的eSIM。羅森還在努力提升海外知名度,公司近期在韓國Kakao運營的通話App“KakaoTalk”上開設了官方賬號。除了發佈日本店鋪的促銷信息外,還將不定期發送優惠券。

全家(FamilyMart)則計劃在中長期內把設有免稅收銀臺的店鋪數量增至1000家。全家還在推進完善語言環境等,比如,在店內烹飪並銷售的油炸食品的標籤上,開始嘗試增加中文標識。此外,全家近期還新設了專門研究訪日遊客銷售策略的新部門,由營銷、APP結算等部門的負責人構成,將分析東京淺草、大阪道頓堀地區、京都等訪日遊客較多的店鋪的銷售情況,並反映在商品陳列中。

隨着相關行業競爭加劇,積極參與競爭來提振銷售的公司也越來越多。如寶馬集團全球政府事務負責人格倫·施密特日前表示,將堅定深入中國市場,在競爭中不斷創新優化產品,實現銷售目標。

“中國市場的吸引力體現在充滿活力、不斷變化。我們通過參與中國市場的競爭,推動科技創新、突破邊界。”施密特說,如果想成爲成功的全球汽車製造商,就需要在中國取得成功。

編輯:尹楊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