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華德·馬克斯再談泡沫:如果這種説法出現,我會把它當作一個重大的警示信號

格隆匯
03-04

橡樹資本創始人霍華德·馬克斯(Howard Marks),2月末在一場對話中,圍繞泡沫這一話題,分享了最新觀點。

此前,在美股科技股連續上漲之後,市場關於泡沫的討論愈發熱烈;

霍華德·馬克斯在今年一月份的備忘錄《再議泡沫》中便討論了這一話題。

相比於直接地給出一個結論,他更多從心理角度探討了關於泡沫的成因和後果;

在他看來,市場心理往往比基本面更能左右短期的市場走勢。

這種心理傳染和非理性行爲,在此前DeepSeek引發的美股波動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人工智能引發的或有的泡沫,很大程度上來自於人工智能作爲新事物的”——

因爲沒有任何歷史經驗可供參考,對於估值的判斷更多來自於猜測。

而這正是引發泡沫的絕佳條件,對於新事物的興奮,以及害怕踏空的心理結合在一起,力量非常強大。

曾經的漂亮50”90年代的互聯網泡沫,都屬於此類情況的演繹。

當時的人們興奮地認爲,多高的價格都不算高,但往往高估值是基於公司盈利能力的持續性假設之上。

但是,即便是龍頭公司,它真地能如預期般獨領風騷幾十年嗎?

所以,對霍華德來說,不管是明確聽到,還是隱隱感覺到這種說法的出現,

他都會把它當作一個重大的警示信號。

投資報整理精譯了霍華德·馬克斯的對話內容:

踏空比虧損更可怕?這種心理催生了泡沫

問:在之前的備忘錄《再議泡沫》中,您提到了“FOMO”(“Fear of Missing Out”),即所謂踏空恐懼症。引用金德爾伯格的一句話,沒什麼比看到朋友賺錢更難過的了

霍華德·馬克斯:沒錯,如果說泡沫被理解爲人們失去理智的時期,

那麼,其中最關鍵的因素,莫過於投資者們目睹別人暴富後產生的心理失衡。

市場本應通過人們的風險厭惡來保持理性——

人們往往是厭惡虧損的,對於多數人而言,虧損帶來的痛苦會超過同等收益帶來的喜悅。

絕大多數人對於賺100美元感到無動於衷,但如果虧了100美元,會一直耿耿於懷。

這種心理傾向天然強化了風險厭惡機制。

而市場中,正是因爲有這些風險厭惡者,他們承擔着市場警察一樣的職能——維護市場的安全與理性。

但是,當風險厭惡不足,而風險偏好過度的時候,

投資者將承擔那些他們本無力承受的風險,爲後續市場惡化時產生的災難性後果埋下伏筆。

而在有些時候,人們對於踏空的恐懼,甚至超過了對於虧損的恐懼,自然也就談不上自己保持警醒了。

正如金德爾伯格所言,如果因爲朋友賺錢而瘋狂眼紅,

那麼,他們恐怕已經喪失了理性的判斷能力,無法再去判斷資產價格是不是被高估。

正確的心態應該是——

聽說喬在兩年前買進去,現在賺了五倍?

此時再買入可能就不明智了。至少,這已經不是個好的選擇了。

如果我在當時也買了就好了,但現在我只能接受,自己錯過了好機會。

這樣的內心獨白聽起來纔是成熟的心態。

高股價往往基於持續性的假設

問:你在備忘錄中寫道,這種興奮情緒往往圍繞着一些前所未有的事物,比如新產品、新服務或新想法,這會讓原本積極的市場情緒進一步升溫,演變成真正的狂熱。

大多數事物的發展都有歷史規律可循,但對於全新的事物,比如新技術,我們沒有任何參照,不知道該如何判斷。

霍華德·馬克斯:是的,所以他們很容易就會偏離正軌。

泡沫通常都圍繞着新事物,這些事物能激發人們的想象力——

因爲沒有歷史經驗可以借鑑,我們也就無法判斷人們對這些新事物的行爲是否理性。

比如,1630年荷蘭的鬱金香熱,1720年英國的南海泡沫等等,還有很多類似的事件。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20世紀60年代的漂亮50”泡沫。

當時,成長股投資在60年代初纔剛剛興起,這是一種新的投資方式,

當然,很多人從中賺到了錢,於是其他人就會說:我也得參與進去。

漂亮50”涵蓋了當時美國最優秀、增長最快的公司,人們覺得這些公司非常出色,不會出任何問題,對它們極爲追捧。

當時人們不再是單純喜歡某一家公司,而是把它們歸爲一類,

包括IBM施樂柯達、寶麗來、默克、禮來惠普、珀金埃爾默、德州儀器美國國際集團可口可樂雅芳等等,名單非常長。

問:對,你還提到了Simplicity Pattern這家公司。

霍華德·馬克斯:我最喜歡用這家公司舉例子了。

當股票估值很高的時候,相當於你爲公司的盈利支付了很高的倍數,

期望這種盈利能夠持續下去,甚至不斷增長。

所以,高股價往往是基於持續性的假設。

當時大家都覺得Simplicity Pattern這家公司不錯,但背後隱含的假設是什麼呢?

就是美國人會一直自己做衣服。

結果呢?現在還有多少人自己做衣服?

花幾十倍的估值去買這家公司的股票,合理嗎?

不合理,但當時人們就是這麼做的。

19699月我進入這個行業時,成長股投資正當紅,當時我工作的花旗銀行和其他幾大銀行的共識就是,

多高的價格都不算高。

這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沒有哪一種資產好到多高的價格都不算高

問:如果要選一個你最不認同的泡沫心態,那可能就是多高的價格都不算高這種觀點了。

霍華德·馬克斯:沒錯,因爲多高的價格都不算高意味着,我們不需要進行任何的理性分析。

人們不再思考這家公司能做什麼?它值多少錢?當前價格和價值相比如何?

這些價值評估的過程,都被拋到了腦後。

所以,對我來說,不管是明確聽到,還是隱隱感覺到這種說法的出現,

我都會把它當作一個重大的警示信號。

沒有哪一種資產能好到,價格再高都不危險的程度。

在我看來,這是投資行業爲數不多的絕對規則之一。

問:你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圍繞新事物的興奮情緒往往有其真實的一面。

我覺得人工智能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我們知道人工智能很強大,但不知道該如何給它估值。

霍華德·馬克斯:沒錯。人工智能是當下的熱門話題,人們都認爲它會改變世界。

和我打交道的人,都熱衷於體驗人工智能帶來的新奇感受。

幾個月前,我接受了一家韓國媒體的採訪,

他們把採訪視頻發給我時,我發現自己竟然在韓語,人工智能的強大由此可見一斑。

但問題在於,它會被如何應用?

它能比之前的技術好在哪裏?成本是多少?是否具備足夠的能力?

我並不清楚這些問題的答案。

但關鍵在於,人工智能潛力巨大,而且沒有歷史經驗來限制人們對它的熱情。

這是引發泡沫的絕佳條件,

那種對新事物的興奮,以及害怕錯過的心理結合在一起,力量非常強大。

這種情況,我曾見證過多次,而且我認爲,這種情況永遠不會消失。

爲了在泡沫破裂後抄底 你必須提前預留一部分資金

問:據我所知,橡樹資本一直以找尋低價買入機會而聞名。那麼爲了在泡沫破裂後抓住投資機會,你就必須在之前市場情緒過度樂觀時保持謹慎,而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

霍華德·馬克斯:確實如此。

首先,如果你和其他人一樣跟風投資,把所有錢都花在高點時,

那麼泡沫破裂以後,你就沒錢去抄底了。

其次,你的心態也會受到影響。

如果你參與了一場投資,後來你發現它不過是你盲目跟風的泡沫,那你的信心也會受影響。

當資產價格跌到原來的五分之一時,你會想:

我怎麼知道它是不是足夠便宜了呢?

就像你之前沒法判斷價格是否過高一樣,現在對於價格是不是夠低,你也無法判斷,更不會有買入的動力。

我們一直驕傲於自己可以用低價買入資產,我們的目標就是買入價格被低估的資產。

但這需要有人願意以低於資產價值的價格賣給我們。

爲什麼會有人這麼做呢?

因爲他們之前以高價買入,後來看到經濟、公司業績和收益都在下滑,自己的心態就崩了。

看到價格暴跌,失去了信心——

之前用90美元的價格買入時,堅信它一定能漲到200美元;

現在,它跌到50美元了,反而會擔心它是不是會繼續跌到10美元去。

於是,他就會說:不管什麼價格,趕緊讓我賣掉,我受不了了!

這和踏空恐懼症FOMO)的心理正好相反,是一種害怕持續損失的心理。

值得注意的是,爲了在泡沫破裂後有資金抄底,你必須提前預留一部分資金,在泡沫時期不能把錢全部投入。

這很難做到,

因爲其他人都在賺錢,你也不想錯過賺錢的好機會。

當週圍的人都失去理智時,你要獨自保持高標準是很困難的,但是你必須得嚴格要求自己。

否則,如果你也加入了高價買買買大軍,那麼也就泯然於衆人了。

不要跟風投資 在買賣時都適用

問:最後我們來談談資產配置。你的建議是,投資者首先要明確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然後根據市場環境和投資週期進行相應調整。

在當前環境下,我們應該如何進行資產配置呢?是否應該更偏保守一些?

霍華德·馬克斯:我在我的第一本書《投資最重要的事》裏寫過,

人們問我:你知道有什麼好的投資項目嗎?

這就好比去看醫生時問:你有什麼好藥推薦嗎?

你真正應該先問的問題是:自己想治療什麼病?

所以,投資工具的選擇,應該取決於投資者的目標。

如果你的答案是,我的目標是想儘可能多地賺錢

那麼,你就需要多投資權益資產,甚至是極具進攻性的權益資產。

而如果你說,我的目標是獲得合理的收益,最好確定性較高,潛在的風險有限

那你就不應該投資太多股權類資產,尤其是風險高的;

相反,你可能更適合進行債權類投資。

所以,明確目標非常重要。

大多數情況下,投資組合裏既要有股權類資產,也要有債權類資產。

另外一部分就是你提到的,有些人可能會根據市場變化來調整資產配置。

但這種調整可能有收穫,也可能帶來較差的結果。

比如,當市場行情變好時,一些投資者可能想增加股權類資產的比例。

但這屬於跟風投資了,

現在去增加投資比例,沒有辦法收穫市場此前的漲幅,

而且可能由於較晚入場,剛好趕上市場進入泡沫階段。

所以,不要跟風投資!

順便說一句,不要跟風投資,這在買賣兩個方向上都適用。

當市場表現不佳時,人們可能會說我現在想賣掉了,而這時可能已經太晚了。

在那個時候,減倉就相當於鎖定損失,以過低的價格賣給像我們這樣的低價買入者。

所以,重要的是,要基於分析來做決策,而不是受情緒的支配。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