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科技上市潮|車車科技上市首日暴漲後隨即暴跌市值已蒸發近99% 營收增速放緩應收賬款卻高增

新浪證券
03-07

  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坤

  2015年以來,在各路資本與互聯網的推動下,保險科技行業從傳統保險行業中“脫胎換骨”,新型業務模式與一衆公司湧現,賽道進入高速發展期。但高歌猛進的表象之下,卻是大多數都在業績與資本的多重壓力下艱難前行。

  據CB Insights報告顯示,2023年保險科技行業的投融資共46億美元,同比降低45%,投融資總額接近2018年水平。整體環境中風向的變化,自然也影響到了賽道中的具體公司。近年來多家保險科技公司紛紛赴港、赴美上市,但在多次遞交招股書後卻僅有少數能夠成功上市,在這背後正是資本退出的壓力與上市後市值驟降之間的博弈。

  更何況,透過招股書與財報,當前一衆公司盈利模式尚未真正跑通陷於虧損難以自救、依賴佣金技術投入薄弱而經營指標不斷惡化、依賴融資維持現金流等問題也暴露無遺。面對當下政策收緊與資本退潮等因素疊加影響下,迫切等待上市或已經上市但表現不佳的一衆保險科技公司又將何去何從,仍有待觀察。

  包括車車科技有家保險致保科技衆淼控股益盛鑫科技在內等公司相對幸運,相比於多次遞表卻仍然徘徊在資本市場門外的其他公司,已經成功登陸二級市場。但上市後的股價持續下跌、業績未見明顯好轉等問題依然值得關注。

  車車科技成立於2014年,在中國擁有108個分支機構。公司業務正如其名,主要覆蓋車險領域,包括在線保險交易、新能源車險解決方案、保險中介SaaS系統賦能、AI智能定價輔助系統研發等業務。

  2023年9月,車車科技通過SPAC形式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當天開盤價爲11美元,盤中一度漲到200美元,當日以75美元/股收盤,上市首日則實現漲幅581.82%。在股價強勁上漲帶動下,車車科技的市值一度達到近60億美元。

  但美好光景卻就此停留在上市那天,在接下來的交易日,車車科技股價連跌56.84%、22.77%、40.60%,僅僅數日後便回到了開盤價水平。而在此之後,車車科技的股價下跌也並未停息,2024一整年車車科技的股價基本在1美元以下。截至近日收盤,車車科技的股價爲1.3美元上下,公司市值僅在1億美元上下,相比剛上市時已經蒸發了絕大部分市值。

  從業績方面來看,2021-2024年前三季度,車車科技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爲17.35億元、26.79億元、33.01億元、24.90億元,其中2022-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分別爲54.38%、23.23%、2.30%,可以看出,儘管規模仍在持續增加,但車車科技的營收增速卻已經明顯放緩。同時,車車科技至今也仍未擺脫虧損,2021年以來分別爲虧損1.46億元、0.91億元、1.60億元、0.51億元,在公司毛利率近年來沒有明顯變化的情況下,一直以來費用的高企也讓公司很難實現虧損收窄,更不用說扭虧爲盈。

  需要注意的是,儘管營收增速放緩,但車車科技的應收款項卻持續高增,在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僅增長2.30%時應收賬款卻從2023年底的4.66億元飆升至7.47億元,應收賬款週轉天數也拉昇至65.78天。

  由此來看,儘管在車車科技逐漸擴大與各大車企合作的範圍圈,但卻難以擺脫對於新能源車市場的依賴,公司在這其中的議價能力、回款能力或不容樂觀。未來盈利模式是否能真正跑通、公司市值是否還會繼續蒸發,仍有待觀察。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公司觀察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