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KKR表示,投資者忽視了亞太地區的投資級信貸市場,錯失了獲取回報的機會。
KKR全球信貸與市場投資策略師Tal Reback和亞洲流動信貸主管Dengzhao Pan表示,該市場蘊藏着1.8萬億美元的機會,規模“大到不容忽視”,並已演變爲一個多元化且更注重風險規避的資產類別。
他們寫道,投資者通常認爲亞洲信貸市場“波動大且容易違約”,並補充說這是對該行業最“持久的誤解”之一。
Pan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投資者對亞洲存在誤解,需要更深入地研究數據,以克服他們可能存在的固有偏見。”
根據KKR的數據,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亞太地區的高等級信貸市場沒有發生過違約事件。從1993年到2023年,亞洲共發生了133起企業違約,而全球從1981年到2023年則記錄了3000多起。亞太地區的高等級債券平均期限也比美國短,因此在投資組合中受利率波動的影響較小。
Reback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該市場爲美國投資者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補充交易機會,尤其是在市場波動開始顯現之際。自2月19日以來,美國投資級債券利差擴大了超過10個基點,但在週三回落至85個基點。
“隨着美國市場近期出現的市值波動,那些尋求多元化收益的投資者可以在亞太地區找到相對價值的機會,”Reback說。
人工智能機遇
KKR還推薦該地區,因爲它與人工智能領域有着緊密聯繫,投資者無需犧牲高等級投資即可接觸這些資產。
特別是中國的科技、媒體和電信行業表現強勁,並且“全球一體化”。KKR表示,阿里巴巴和騰訊等公司可能會繼續表現優異,並擁有大量現金儲備以支撐其信貸狀況。
這家另類資產管理公司還看到了澳大利亞銀行和日本金融機構的機會。
KKR認爲,投資者在考慮亞太地區時仍應保持選擇性,並考慮每個國家“獨特的宏觀、政治和財政環境”。
但對於Pan來說,亞太地區提供了獲取另類回報的機會。“如果你是一家全球資產管理公司,你不僅需要考慮美國的相對價值,還需要考慮全球的相對價值。”。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