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3月7日消息,港股週四強勢上行,恒指勁升775點站上兩萬四大關,創下自2022年2月以來的三年新高,恒生科技指數則大漲逾5%,創2021年12月以來新高。截止收盤,恒生指數漲3.29%或775.5點,報24369.71點,恒生國企指數漲3.57%報8938.09點;恒生科技指數漲5.4%報6068.77點。週五開盤,恒生指數跌0.77%報24182.02點,恒生科技指數跌1.07%報6003.72點,國企指數跌0.7%報8875.14點,紅籌指數跌0.37%報3886.93點。
盤面上,大型科技股多數走低,阿里巴巴跌2.13%,騰訊控股跌0.92%,京東集團跌2.91%,小米集團跌0.55%,網易跌1.22%,嗶哩嗶哩跌1.24%。加密貨幣概念股集體下跌,歐科雲鏈跌超9%。
企業新聞
京東(09618.HK)2024年業績亮眼,股東應占淨利增長71.14%至413.59億元,:可能在未來36個月內回購最多價值50億美元的股票(包括ADR)。
京東物流(02618.HK):2024年股東應占利潤61.98億元,同比大幅增加905.78%。
京東健康(06618.HK):2024年全年總收入582億元,同比增長8.6%。
合生創展集團(00754.HK):前2個月總合約銷售金額爲約9億元,同比減少53.03%。
合景泰富集團(01813.HK):2月預售額爲3.61億元,同比減少41.8%。
中梁控股(02772.HK):前2個月累計合約銷售金額約23.1億元,同比下降38.2%。
中國海外發展(00688.HK):2月合約物業銷售金額約132億元,同比上升55.5%。
中國海外宏洋集團(00081.HK):前2個月累計合約銷售額43.68億元,同比下跌3.8%。
創科實業 (00669.HK):斥資2635.61萬港元回購25萬股,回購價104.8-106.2港元。
機構觀點
國泰君安指出,當前科技產業週期趨勢已經樹立,這將意味着不僅是主題炒作機會而是中期投資機遇。除產業敘事帶來的邏輯反轉外,CAPEX週期將帶來未來可遇見的產業鏈盈利預期提升,中期看好港股優質成長重估機會。摩根資管稱,中國資產重估纔剛開始,市場可能迎來“戴維斯雙擊”過程,即在估值提升的同時,企業盈利也逐步改善,有望推動市場進入較好投資階段。
國元國際研報指出,目前隨着AI科技產業浪潮與全球資金流入形成共振,港股市場正步入“活性增強—流動性提升—估值修復”的正向螺旋。該行預計未來中國將推出更多宏觀政策來對支持本土科技產業發展,同時科技創新成果仍將能夠不斷湧現,港股價值重估趨勢將延續。在當前市場氛圍情況加持下,對於互聯網企業提升資本支出是良好時機,同時市場或將從盈利預期驗證驅動轉變爲技術創新、商業化空間驗證的配置邏輯。
興業證券發佈研報稱,當前中國牛市剛剛找到“AI科技突破以及機器人等領域進展”的行情主心骨,剛剛步入行情主升浪,該階段因爲海外風險而導致獲利回吐式調整,有利於牛市行情中期持續性。一季度港股仍然處於較爲有利的環境中,建議投資者利用短期震盪形成的“黃金坑”,具有逆向思維的投資者可以抓住機會,逢低買入當前的以AI爲代表的新核心資產。該行表示,投資方面應該以科技牛爲主,“內需牛”爲輔,牢牢抓住此輪AI科技行情的核心資產。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