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昆明海關監管出入境人員2343.3萬人次,監管進出口貨物3873.2萬噸、運輸工具720萬輛(艘、節、架)次。口岸硬軟件設施建設升級,通關便利化水平提升,輻射帶動能力增強……這一系列的口岸深刻變化,不僅是雲南對外開放成果的直觀呈現,更是雲南積極擁抱世界,以更堅定的決心、更有力的舉措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生動寫照。
更活躍的口岸
目前,雲南口岸開放數量達28個。2024年,勐滿公路口岸開放、芒滿通道併入畹町口岸開放獲得國務院批覆,關累港水運口岸通過國家驗收正式開放,全省以昆明國際樞紐口岸爲核心,以磨憨、河口、瑞麗重點樞紐口岸爲龍頭,以孟定清水河、猴橋、天保、關累港物流節點口岸爲支撐的“1+3+4+N”口岸發展格局更加立體。
關累港口岸是老撾、緬甸、泰國等東盟國家經湄公河進入我國的第一個港口,2024年12月10日關累港口岸對外開放通過了國家驗收,口岸基礎設施、監管設施設備、智慧口岸信息化管理系統及配套支撐系統等持續完善。關累港口岸設立了全國首個水運邊民互市貿易市場和雲南省第一個水運進境水果指定監管場地,進一步滿足貨物進出口的多樣化需求。今年1月西雙版納海關監管經關累港口岸的進出口貨運量和進出境船舶數量同比分別增長57.9%和50%,瀾滄江—湄公河航運與昆曼公路、中老鐵路互爲補充、高效銜接的優勢更加突出。
今年1月25日,兩輛貨車運載着51.2噸老撾香蕉駛入勐康口岸,成爲自勐康口岸水果指定監管場地通過驗收後首批進口的水果。2月19日,兩輛載有21噸老撾產土茯苓和砂仁的貨車在勐康海關關員的監管下順利入境,這是自勐康口岸獲批爲藥材進口邊境口岸以來首批進口的中藥材。
口岸功能更多,承載能力更大,活力更強。江城濱盛農業進出口有限公司負責人何友金說:“勐康口岸進境水果指定監管場地投入使用後,老撾北部地區的水果可以直接從勐康口岸入境,能節省很多運輸時間,降低了運營成本,也保證了水果的新鮮度。”雲南健銘醫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向治宏說:“老撾北部地區產的中藥材可以就近從勐康口岸進口,大大降低了我們的成本。”
2024年12月,磨憨鐵路口岸通過世界衛生組織專家組實地測評驗收,成功創建“國際衛生陸港”。昆明海關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標誌着磨憨鐵路口岸公共衛生管理水平提升到了新的水平,將推動深化中老兩國口岸公共衛生跨境合作,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更“聰明”的口岸
載貨車輛收到海關進場通知,駕駛員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入場通道,刷卡並識別車牌,通道自動抬杆。2024年3月,智慧物流2.0系統在河口口岸上線應用。與此前一般貿易與邊民互市渠道進出口商品及車輛必須使用不同的卡口通道,常出現部分通道擁堵而部分通道空閒的情況相比,對企業來說,時間的節省就是真金白銀的節省。2024年,河口海關監管驗放進出口貨物390萬噸、貨值251.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7.9%、51.7%。
去年以來,河口、瑞麗、磨憨、孟定清水河、騰衝猴橋等口岸加快智慧口岸建設,昆明海關開發了一站式通關、非經營性運輸工具管理、在途監管、5G單兵作業、視頻查驗、AR全景可視化等一系列信息化系統,助力口岸更“聰明”、效率更高。
去年,陸路運輸方式“運抵直通”通關模式創新舉措在全省範圍內率先在河口公路口岸試點。該模式依託5G、物聯網等技術和新版智慧物流系統,對口岸通關功能設施進行一體化改擴建,單票貨物在沒有查驗要求的情況下,車輛在刷卡進場時系統便立即提示貨物適用“運抵直通”模式,車輛可直接出場實現通關零等待。
磨憨鐵路口岸應用了95306數字口岸站系統,部署了智能導引車輛(IGV),實現鐵路貨場智慧監管,單日交接國際貨物列車最高可達18列。與此同時,得益於H986大型集裝箱檢查系統、核輻射探測門、5G智能單兵查驗系統等設備,車輛和貨物的查驗加速向智慧化轉變。今年1月,勐臘海關監管經中老鐵路進出口貨物47.8萬噸,貨值13.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2%。
更絲滑的體驗
豔麗繽紛的鮮切花快速打包後搭乘專機從昆明運往海外,來自印度洋的鋸緣青蟹鮮活入境豐富國內消費者的餐桌。“絲滑”通關是這些新鮮農產品快速抵達目的地的一大關鍵。
隨着全國通關一體化改革深化,“兩步申報”“提前申報”“綠色通道”等便利措施實施,雲南口岸營商環境進一步提升。昆明海關同時優化口岸、屬地海關聯合監管,強化“互聯網+海關”應用,推進口岸通關便利。
以航空口岸爲例。2024年,雲南省航空口岸進出口貨物4.8萬噸,同比增長46.8%;2025年1月,進出口貨物4390噸,同比增長24.5%。貨運“飛”出新氣象,客運也迎來新機遇。2024年昆明海關共監管經雲南省航空口岸進出境航班2.7萬架次,出入境人員321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104.7%、143.6%;2025年1月,進出境航班和出入境人員同比分別增長69.6%、68.8%。
今年1月,昆明長水國際機場口岸出入境航班達2747架次、旅客31.7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70.6%、67.5%,創歷史新高。智慧衛檢閘機測溫系統,行李物品CT智能審圖設備,包含緬、老、泰等6國語言的智能自助申報終端等設備系統構建起“智慧旅檢”場景,旅客可實現“無感通關”。
大理機場航空口岸臨時開放去年11月獲得國家口岸管理辦公室批覆同意,到今年2月25日,已開通4條國際航線。大理海關與航空公司、機場、旅行社等主動對接,建立“一機一策”定製化通關方案。“我因爲商務往來經常需要去東南亞,以前都得從別的城市轉機,現在大理已開通了直飛新加坡、曼谷、河內、吉隆坡的航線,往返更方便了。現場通關的指引很明確,設備也很智能,體驗感很好。”旅客張先生表示。
雲報全媒體記者 劉子語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