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暴跌,特朗普一句話嚇壞市場

國際財聞匯
03-11

週一,美股交易員渡過了2022年以來最糟糕的一天。

納斯達克指數重挫4%,彭博“七巨頭”指數(Bloomberg Magnificent 7 Index)——美國最大科技股的等權重指數暴跌5.4%,使其跌幅從12月創下的紀錄擴大到20%以上。

曾被視爲受益於馬斯克與特朗普密切關係的特斯拉股價暴跌逾15%,將今年的跌幅擴大至45%。

標普500指數下挫2.7%,自2023年11月以來首次跌破200日移動均線,較2月19日峯值回撤8.6%,距技術性回調僅一步之遙。該指數在九個交易日內急跌5%,創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最快跌速。

反映市場恐慌情緒的VIX指數連續第六日站上20關口,信用風險指標同步飆升。投資者加速向防禦板塊轉移,能源、必需消費品和公用事業股成爲避風港。

隨着風險資產遭拋售,比特幣跌至四個月低點,公司債發行市場凍結,美國國債強勁反彈,2年期美債收益率驟降11個基點。

上述資產動向似乎講述了同一個故事:越來越多的人擔心,特朗普提高關稅、削減開支和地緣政治動盪,將使美國經濟陷入停滯。

特朗普一句話嚇破市場

近一個月,華爾街籠罩在不安的不安情緒中,白宮的言論爲股市的長期動盪埋下了伏筆。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上週五告訴CNBC,隨着新政府削減政府支出,經濟可能會進入“排毒期”。

隨後,特朗普上週日一席驚世駭俗的採訪,再次嚇壞市場。

“關稅可能繼續上升,我不確定這是否可預測”,這位總統在福克斯新聞的鏡頭前,展現出令人膽寒的政策任性。當被問及經濟衰退風險時,他給出的回答是:“總會有過渡期,需要一點時間。”

特朗普不排除美國經濟將步入衰退的言論,直接造成了“美股黑色星期一”這場血案。

國際聞匯已在《危險,信號已經再明確不過了》中做出提示,“特朗普看跌期權”或許不存在,華爾街的救市幻想正在破滅。

市場猜測特朗普故意製造一場經濟衰退,目標直指“美國化債”,股市要爲降低實際利率讓步。

特朗普政府目前的政策核心在於:解決美國36萬億債務問題。如果通過加徵關稅、DOGE大規模裁員等手段,導致經濟短期內衰退,就能爲降低利率創造條件。而利率每降低100個基點,就能節省高達4000億美元的利息支出,從而暫緩美債危機。

高盛總結美股大跌的十大原因

知名投行高盛最新一份報告總結了導致此次市場動盪的十大原因,其中經濟衰退擔憂、關稅問題以及技術面疲軟等因素佔據重要地位。

以下是高盛交易部門總結的導致美股市場下跌的十大原因:

增長擔憂(Growth Concerns): 疲軟的經濟數據,包括非農就業數據和ISM製造業指數,加劇了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擔憂。

關稅疲勞疊加AI主題重定價(Tariff Fatigue magnified by thematic re-pricing in AI): 持續的貿易緊張局勢令投資者感到疲憊,而人工智能主題的重新定價也加劇了市場波動。

全球複雜性(Global Complexity): 德國和法國國債收益率創高,中國市場的京東阿里巴巴表現出色,以及QwQ-32B AI 模型崛起。

技術面疲軟(Technicals Weak): 標普500指數逼近200日移動平均線5732點,但大多數主要指數和個股龍頭股也接近技術上的“超賣”水平。

系統性拋售(Systematic Supply): 趨勢跟蹤基金(CTAs)在過去一週拋售了近600億美元的美國股票delta敞口,其中約300億美元爲標普500指數相關。

倉位過高(Positioning Elevated): 對沖基金的總槓桿率本週上升1.1個百分點,達到過去一年的第100個百分位;而淨槓桿率保持相對平穩,處於過去一年的第47個百分位。

流動性挑戰(Liquidity very challenged): 市場流動性非常有限,創下新低。

長期投資者降低風險敞口(Long-Only Risk Reduction): 長期投資者降低了醫療保健、公用事業和半導體等相對錶現較好的資產的風險敞口。

消費者困境(Consumer Woes): 服裝零售商 Abercrombie & Fitch、 Foot Locker、羅斯百貨、泳裝品牌維多利亞的祕密以及郵輪公司等面臨困境。

糟糕的季節性因素(Poor Seasonality): 市場季節性表現不佳,可能要到3月14日纔會出現反彈。

當華爾街再次幻想特朗普政策救市時,請多讀兩遍特朗普的名言:“我要做的是建設一個強大的國家,你不能只盯着股市。”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