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風財訊
作者:王婷婷
龍光集團的境內債重組,再生風波。
3月9日,上海匯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公開發布了《致龍光集團AB組債權人的一封信》,對“龍光公司企圖僅以少部分資產按較大的債權折扣率清償,釋放大量增信項目回表內”“逃廢債”等情況提出抗議,並表示將發起“議案召集持有人會議”,建議債券持有人自發成立債委會,對公司的所有增信項目進行強監管並審計過往賬目,以市場化、法制化原則進行財產處置及分配,最大化債權清償率,避免投資人及國有資產的價值被進一步損害。
近日,鳳凰網風財訊亦獲悉一份《龍光通過珠海凱斯回購債券操縱投票》的舉報信,以曝光“珠海市凱斯實業有限公司(簡稱珠海凱斯)與國民信託交易回單、承諾函、投資建議函、交易指令截圖,該司與龍光集團及實控人家族關係”等證據,舉報龍光方面通過珠海凱斯向國民信託匯款830萬元,下達購買H龍控04債券的交易指令,以獲取債券重組中的更高投票權。
龍光境內債重組引舉報潮
重演融信、旭輝劇情?
舉報潮發生在龍光公告“啓動整體境內債重組”之後。
2月27日,龍光集團子公司深圳市龍光控股有限公司發佈公告宣佈,旗下多隻債券將自2025年2月28日開市起停牌,公司將在寬限期內與投資者持續溝通,積極協商償付方案,以維護公司和投資者的利益。
鳳凰網風財訊獲悉,龍光境內債務重組方案設置了“折價購回、資產抵債、債轉股、特定資產、全額展期留債”等選項,但整體透露較大幅度的“削債”傾向。
目前內房企只有融創公佈了境內公開市場重組方案,削債規模最高達到約88億元。龍光的境內債重組似乎也有樣學樣,力爭成爲“蛇年首家境內公開市場削債的房企”,但具體削債規模,還有待和債權人的博弈。
實際上,龍光的處境,也是房企境內化債的“衆生相”。
例如今年初,融信中國、旭輝控股也都流出消息將公佈境內債務重組方案。但與此同時,有融信的債權人實名“舉報融信及實控人歐宗洪操縱展期投票,被疑逃廢債”;旭輝的債券投資人也向媒體披露了衆多“旭輝及相關方涉嫌未如實披露、虛假陳述、債券程序違規”等投訴,指向操縱重組投票。
有業內人士向鳳凰網風財訊直言,當前房企的境內債重組,幾乎都會參考融創的方案,削債是主流大方向。關於削債規模、留債展期時長和利率、以資抵債的打折率等,各方存在激烈博弈。
但現實是,房企本身造血能力不足,始終沒錢,如果資產價格持續下行,抵押物不斷縮水,無論個人還是機構甚至銀行,都很難說能撐多久。所以大多時候的結局都是,通過時間不斷消磨債權人的意志。
疑操縱投票、逃廢債遭抗議
龍光和債權人“深度博弈”
企業預警通統計顯示,截至3月12日龍光集團的境內債債券存量規模185.40億元,債券19只。其中,私募債48.89億元,佔比26.37%。債券違約金額3.30億元。境外債部分,存續債券共14只,存續餘額37.190億USD,19.500億HKD,其中33.690億USD已違約。
境外債部分,龍光集團已在1月6日公佈了境外債務整體重組方案。並在2月27日港交所公告,截至當日下午五時,持有本公司境外債務本金總額其中的62.07億美元(包括現有票據、股本掛鉤證券(ELS)、現有貸款以及結構性融資及擔保債務),超過80.8%的同意債權人已加入整體 CSA(整體債權人支持協議)。
而境內債重組,龍光已與部分境內債權人溝通涉及21只債券、本金總額約220億元的重組方案。該方案包含折價購回、資產抵債、留債、債轉股、特定資產信託五大選項。其中折價購回、債轉股選項、資產抵債選項在未來一年的回收率爲15%-25%,而第一類信託份額在未來3-5年的回收率爲26%-30%。
上海匯牛私募基金的公開信透露,龍光集團在2022年以來的展期方案中爲AB組債券陸續增加了15項,共計估值160.25的商辦及住宅類增信資產,並以資產抵押、股權抵押及股權收益權形式抵押給受託管理人。
該司資產研判及現場走訪發現,“AB組總合計餘額不到100億元對應本金的債務,哪怕以遠低於評估值的價值變現資產,也能較快速度迴流30元以上的對應本金。但龍光集團不但沒有努力盤活資產實現回款,反而利用受託管理人及重組顧問反覆引導市場預期,企圖以遠低於擔保財產價值的清償率實現債務減記。在溝通資產抵債的過程中,公司企圖僅以少部分資產按較大的債權折扣率清償,釋放大量增信項目回表內。”
“有財產擔保債權清償率不得低於財產擔保物的價值,這是債務重組的原則性問題。龍光集團作爲民營房企公開市場債重組的試點項目,如此明目張膽的逃廢債行爲,不僅是對信用債重組市場化、法制化的挑戰,也是對債券市場中介機構專業性的挑戰,對監管部門政策支持的挑戰。“匯牛私募基金指出。
與此同時,債權人也正通過舉報的方式,表達對龍光債券重組過程公正性的不滿。
有投資人透露給鳳凰網風財訊的一份“龍光通過珠海凱斯回購債券操縱投票”證據列表顯示,珠海凱斯7月9日共有9張“出款交易網上銀行電子回單”表明向國民信託有限公司賬戶共匯款830萬元。
一份致“上海歆享資產管理公司”的承諾函也指出,珠海凱斯下達交易指令爲“在H龍控04(163012.SH)2024年第一次債券持有人會議的議案二表決通過”,另“該支債券復牌恢復交易後,若國民信託同意持有則珠海凱斯在債券復牌後T+5個交易日內將原價回購358820張債券”。債權人還提供了“交易所債券投資建議函”和凱斯方面的聊天記錄印證上述交易指令。
天眼查顯示,珠海凱斯的法定代表人爲姚依特,股東爲自然人姚依特、謝敏婷。據債權人爆料,珠海凱斯的歷史股東有李緒賢(2022年4月7日退出)爲龍光物業旗下廣東優飾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另查到有40餘家企業與珠海凱斯存在電話相同、法定代表人相同等關聯,該批公司中,法定代表人沈沛勇爲深圳龍光控股有限公司法人;紀偉傑爲廣西龍光廣賀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等45家龍光相關公司法人;王澤權爲溫州駿紳房地產有限公司等142家龍光相關公司法人;陳璜疑似龍光表外項目公司法人,另龍光實控人紀海鵬的妻子爲姚美瑞、其哥爲姚耀林……珠海凱斯與龍光及實控人家族存在繁多關聯。
債權人和投資機構開始以舉報和公開信的方式,表示對龍光債券重組的不滿和擔憂,相關進展再次蒙上極大不確定性。
據鳳凰網風財訊不完全統計,截至2025年2月底,已有融創、碧桂園、佳兆業、禹洲集團、華夏幸福、旭輝控股、金科股份、遠洋集團、龍光集團、世茂集團等房企公佈了化債或重組的最新進程。
除了正式公佈境內重組方案的融創、公佈境外重組方案的碧桂園,以及重整破產取得實質進展的金科,不少房企的化債和重組都還處於“瓶頸階段”。此次龍光債務重組中的輿情糾紛,某種程度上是普遍現象,而其解決方式和結果也或將對更多房企化債重組產生預示性影響。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