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投行/機構觀點梳理(2025-03-10)

金十數據
03-10

小程序:每日投行/機構觀點梳理

國外

1. 摩根士丹利高盛下調美國經濟增長預期

摩根士丹利預測,由於關稅的負面影響和勞動力市場緊張導致通脹率上升,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將下降,2025年GDP增長預測從之前的1.9%下調至1.5%,2026年從1.3%下調至1.2%。摩根士丹利預計美聯儲2025年只會在6月再降息25個基點,預計從2026年起還會有兩次降息,晚於市場預期。高盛則將美國2025年GDP增長預測從之前的2.2%下調至1.7%,將美國經濟衰退概率從15%上調至20%。

2. 摩根大通標普500指數短期內將在5200-6000區間內交易

摩根大通分析師預計,標普500指數短期內將在5200至6000點之間區間震盪,理由是持續的市場波動、政策不確定性和投資者頭寸風險。然而,摩根大通維持了6500點的年終目標,儘管他們承認“圍繞這一預測存在很大的標準誤差”,並且標普500指數可能要到2026年才能達到這一水平。摩根大通預計,在特朗普政府可能做出的政策轉向和人工智能驅動的持續生產力提高的推動下,市場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重新走強。

3. 道明證券:需關注加拿大就業市場是否持續降溫

道明證券加拿大和全球利率策略主管Andrew Kelvin表示,真正難以解釋加拿大就業人數大幅減少的原因是二月加拿大的天氣相當差。我更關注的是工作時間,這表明天氣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擾。我認爲加拿大人直到1月下旬才真正把關稅威脅當回事。2月是我們能夠辨別這些不確定性影響的第一個月,而這份就業報告這是我們掌握的第一個關於2月份的硬數據,所以值得關注。如果我們看到這種趨勢在3月和4月(繼續)出現,我認爲我們可以開始做出更堅定的結論。

4. 道明證券:美國關稅不確定性開始影響加拿大數據

道明證券經濟學家James Orlando稱,美國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加劇開始影響加拿大的數據。加拿大2月就業人數基本持平,製造業和物流業有所減少。“一個月不能構成趨勢,但加拿大人應該密切關注勞動力市場在未來幾個月的疲軟跡象,”Orlando補充道,進入關稅不確定性加劇的新時期,就業市場的基礎相對堅實。他預計加拿大央行下週將降息,作爲央行在這個動盪時期的保險措施。

5. 潘森宏觀:歐洲支出計劃有望拯救經濟增長

潘森宏觀的Claus Vistesen和Melanie Debono在說明中寫道,歐洲央行可能對歐元區今年的增長機會過於悲觀,因爲計劃中的支出推動看起來將促進經濟活動。歐洲央行上週下調了對歐元區產出增長的預期,特別指出了美國徵收進口關稅的風險。但Vistesen和Debono表示,這些關稅可能不會一直持續。德國和整個歐盟增加基礎設施和國防開支的新計劃提供了一劑強心針。他們說:“上週的財政公告表明,未來的風險將更加平衡。”

6. 摩根大通:將10年期日本國債收益率年底預期從1.55%上調至1.7%

摩根大通證券將日本基準10年期國債收益率年底預期從1月末的1.55%上調至1.7%,認爲美國政策可能帶來各種風險。預測日本央行將在6月和12月加息,但美國可能採取的行動或使情況變得複雜;如果關稅對全球經濟增長構成壓力,可能會阻礙日本央行加息,但是如果日本被指責讓日元貶值,則可能會匆忙加息,固定收益研究主管Takashi Yamawaki、策略師Hiroki Yamamoto在3月10日的報告中寫道。超長期日本國債收益率走勢與日本央行政策利率之間的相關性可能將會消失;日本央行將利率提高到1%以上後,長期國債收益率可能會橫盤震盪。摩根大通還將20年期和30年期日本國債收益率的年底預測分別從2.15%和2.40%上調至2.35%和2.65%。

國內

1. 中金:在關稅和政府削減支出的背景下,應關注美國經濟的下行風險

中金研報稱,美國2月新增非農就業15.1萬人,不及市場預期的17.0萬人,失業率上升至4.1%,部分受到政府裁員以及零售業罷工的影響。往前看,由於就業是滯後指標,我們或將在未來數月進一步看到政府裁員的負面影響。政府削減開支具有“乘數效應”,聯邦僱員減少可能擴散至非政府部門就業。被裁的人需要“再就業”,這也將加劇勞動力市場競爭,增加未來找工作的難度。我們重申此前觀點,在關稅和政府削減支出的背景下,應關注美國經濟的下行風險。在逆風因素消退、或者具有真正意義上的商業友好型政策(如減稅、放鬆監管和降息)得到落實之前,我們對美國經濟仍持謹慎態度。

2. 中信建投:近期交易的三個維度:中國科技敘事持續發酵;美國風偏資產走弱;全球避險情緒較強

中信建投研報指出,本週市場交易的三個維度。1、中國科技敘事持續發酵。中國AI技術連續突破(Manus等),兩會對科技定位較高,中國資產對TMT情緒高漲。2、美國風偏資產走弱。美股連跌三週,風偏尚未修復。交易仍集中在經濟數據走弱、美國AI領先敘事鬆動、關稅博弈。3、全球避險情緒較強。俄烏衝突緩釋預期、歐洲數據邊際向好、德國財政擴展計劃共同擾動美元指數。流動性驅動大宗(黃金、銅)表現好;OPEC+增產預期疊加關稅博弈,需求驅動大宗(原油)走勢孱弱。過去一個月全球資產呈現的格局是:科技敘事推動中國資產走強;數據走弱、前期科技定價過於飽滿,美國資產走弱。 隨着經濟數據進一步公佈,市場或再度均衡定價,市場或從“買預期”轉入“賣現實”。

3. 中信建投:預計未來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遠超汽車、3C行業

中信建投研報指出,AI模型迭代加速人形機器人商業化落地。自Tesla於2021年宣佈推出人形機器人“擎天柱”,到現在Tesla即將推出第三代人形機器人、Figure推出搭載了Helix模型的新款、1X推出人工智能算法優化的NEO GAMMA等,國內的宇樹、智元、優必選等步態、動作優化,可以看到模型迭代、訓練算法優化,正在加速人形機器人商業化落地,目前多家人形機器人產品已經在下游工業客戶展開實訓,預計未來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遠超汽車、3C行業。

4. 中信建投:絲槓產業鏈不僅受益自主可控,更受益人形機器人市場爆發

中信建投研報指出,作爲性能優越的傳動部件,絲槓一方面受益工業母機自主可控背景,另一方面更受益AI快速迭代背景下,人形機器人市場爆發。人形機器人市場爆發,其軀幹線性執行器、靈巧手執行器均對絲槓有較高要求,以T爲例絲槓約佔人形機器人價值量的19%。遠期來看,人形機器人帶來的市場空間相比工業母機絲槓市場將是幾何級的放大。

5. 中信建投:Manus加速Agent落地,互聯網AI價值持續重估

中信建投研報稱,國產通用AI Agent產品Manus發佈,Agent工程化能力表現突出。Manus可以完成簡歷篩選、房產選擇、供應商匹配等複雜任務。該產品本質是調用多個Agent,協同完成信息檢索、整理和驗證工作。一方面,Manus爲Agent產品化提供新思路,與OpenAI、Claude此前發佈的產品相比,Manus應用場景更廣、使用門檻更低,成爲AI Agent新爆款;另一方面,開源社區已出現OpenManus、OWL等新產品,基於Manus進行復刻和創新,有望推動Agent產品百花齊放。互聯網AI價值持續重估。

6. 中信證券:關注一季度末到二季度初降準落地的可能性

中信證券研報稱,近期資金偏緊背後是存貸增速差長期爲負、商業銀行對存單等中長期負債需求較大等問題,而央行“松表述”“穩操作”的特徵下總量工具落地時點更加審慎,買斷式逆回購爲主的中長期流動性投放方式使得貨幣工具久期有所縮短。3月流動性缺口料將大幅收窄,變量可能更多來自部分銀行長期存單續發壓力等結構性問題。預計後續流動性或存在“長錢”結構性缺口,關注一季度末到二季度初降準落地的可能性。

7. 海通策略:近期外資正階段性迴流中國市場,以短線靈活型爲主

海通策略發佈報告稱,前期大幅流出的北向資金或已階段性流入A股,以港股爲參考,本輪迴流或以短線靈活型外資爲主,長線穩定型外資或也存在階段性流入。

8. 東吳證券:工程機械開工銷售旺季即將來臨,重視板塊“春季躁動”行情

東吳證券研報表示,工程機械板塊存在明顯的春季躁動,一般會在3—4月出現明顯上漲行情。2025年在國內挖機銷量復甦背景下,有望迎來明顯的春季躁動行情。春季躁動的來源主要系政策導向下,工程機械迎來開工+銷售旺季。受預算釋放、春節後復工、氣候適宜、兩會後政策支持、市場促銷等多方面因素影響,第一季度一般爲工程機械開工+銷售旺季。同時,工程機械板塊2025年國內外基本面均好於2024年,國內外迎來共振,週期較快復甦背景下看好規模效應帶來的利潤端改善。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