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虧損約4個億,這家火鍋店似乎日子不好過?

財華社
03-10

3月7日盤後,呷哺呷哺(00520.HK)發佈了業績盈警。此次盈警,反映了呷哺呷哺在過去一年依舊深陷經營困境,未能重返盈利增長正軌。

對於這份盈警,投資者似乎早有預料或在預期之內,3月10日,呷哺呷哺股價表現持平,報0.95港元/股,依舊處於仙股行列,總市值也僅有10.32億港元。

虧損依舊,映射餐飲寒冬

公告顯示,呷哺呷哺預期去年收入約48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減少約20%,同期錄得淨虧損約在3.9億元至4.1億元之間,相比上一年度虧損窟窿明顯放大。

作爲當前連鎖餐飲品牌中的頭部企業之一,呷哺呷哺正面臨虧損困境,或反映了餐飲行業內部競爭加劇及所承受的壓力。

無可爭議的是,餐飲業在過去一年中並未實現顯著的強勁復甦,同時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消費結構的轉變,包括呷哺呷哺在內的連鎖餐飲品牌難以規避這一行業普遍面臨的困境,關店情況時有發生。

根據盈警公告顯示,呷哺呷哺部分餐廳關閉等因素也導致公司產生較大的減值損失,約爲2.6億元。

其次,呷哺呷哺高端化戰略受阻,未能給公司帶來新業務增長點,反而拖累了2024年業績。例如,呷哺呷哺中高端品牌湊湊依舊處於虧損狀態。

作爲情緒的放大器,股價已經完全體現了市場對呷哺呷哺公司基本面的失望情緒。

自2021年以來,公司股價便持續走熊,累計跌幅超過95%,可謂“腳踝斬”,投資者損失慘重。目前,呷哺呷哺市值僅10.32億港元,相比火鍋龍頭海底撈(06862.HK),其市值約爲後者的1%。

消費降級也是近年來資本市場熱議的話題,不少港股消費企業股價大幅“打折”,即便是海底撈,過去四年間股價也累計下挫約80%。

降本增效來解局?

不過經營方面,不同企業區別很大,海底撈在一系列內部降本增效的舉措下,自2022年下半年以來扭轉虧損局面,整體翻檯率攀升,業績表現不俗。反觀呷哺呷哺,卻一直被困於泥潭之中難有作爲。

在公告中,呷哺呷哺亦表示,將專注於目標客戶羣、通過供應鏈繼續降本增效、啓用新型物流中心以降低配送成本、以及開拓外賣業務等,繼續扭轉公司目前的經營情況。相關舉措能否起效,後續股價能否觸底反彈,尚需投資者持續跟蹤。

對此,期待呷哺呷哺在未來能夠公開更多關於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積極數據,以增強市場信心,股價能走出仙股行列。

德邦證券發佈研報指出,餐飲供應鏈板塊整體2024年業績承壓,目前大部分公司估值水平已經處於歷史較低水平,安全邊際充足。後續期待伴隨政策面促進終端消費,相關公司業績能夠築底反彈。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