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首個交易周,A股三大股指集體收漲。從市場資金面看,近期外資正階段性迴流市場,也爲A股行情向好提供積極支撐,疊加國內基本面回暖等因素,機構研判未來還有更多增量資金有望入市。
從投資策略看,機構認爲,產業景氣驅動的思路在接棒槓鈴策略,當前時點建議重點關注防禦類資產,但算力、機器人等方向的結構性機會仍然值得關注。
本週重要消息
2月CPI及PPI數據出爐
國家統計局3月9日發佈數據顯示,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比下降0.2%,同比下降0.7%;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環比下降0.1%,同比下降2.2%。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表示,從結構看,一些領域價格顯現積極變化,CPI中部分工業消費品和服務價格穩中有漲,PPI降幅有所收窄,當前物價溫和回升的態勢沒有改變。
證監會主席吳清:加快推進新一輪資本市場改革開放
證監會主席吳清3月6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表示,證監會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持續推動新“國九條”和“1+N”政策體系落地見效,以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爲牽引,加快推進新一輪資本市場改革開放,不斷築牢股市健康發展的根基。
全國政協委員、上交所總經理蔡建春:以ETF爲抓手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證券交易所總經理蔡建春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交易所層面來看,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我們把ETF作爲重要抓手。”此外,蔡建春還建議,強化投資者保護機構發揮作用的司法保障,進一步做深做實REITs市場建設。
機構後市投資觀點
中信證券:產業景氣驅動思路接棒槓鈴策略
宏觀和政策的邊際變化很難再成爲驅動市場方向和結構的因素,產業景氣驅動的思路在接棒槓鈴策略。應對而言,端側AI和高能量密度電池是A股相對具有獨佔性的產業主題,預計二季度將會迎來密集催化;A股傳統核心資產出清在加速,未來隨着經濟修復,有望出現經營拐點,同時預計部分計劃兩地上市的龍頭企業會隨着港股上市落地而啓動行情。
海通證券:增量外資有望繼續流入市場
近期外資正階段性迴流中國市場,展望未來,伴隨國內基本面回暖疊加A股市場行情修復,增量外資有望繼續流入中國市場。行業板塊方面,政策和技術雙重利好疊加產業週期回升支撐科技主線行情展開,中國科技股或正迎來價值重估。此外,中高端製造內外需有支撐,供給優勢明顯,景氣有望延續。
中泰證券:建議重點關注防禦類資產
當前時點建議重點關注債券、紅利等防禦類資產,以及黃金、有色、軍工、核電等安全類資產。對於目前估值較高、且主要由高槓杆資金推動的中小市值科技板塊則要保持適度謹慎。同時,考慮到今年政策的特點,可堅定佈局科技產業主線,如恒生科技中的互聯網、算力、機器人等港股龍頭方向。
中歐基金:需依據底層技術判斷預估人形機器人未來產業體量
目前對機器人板塊估值多爲靜態估值,即基於今年或最多明年的業績與市值比較。從靜態角度看,當前機器人板塊很多品種估值確實不便宜。但從遠期動態角度看,需依據底層技術判斷來預估人形機器人未來產業體量。若產業體量僅爲幾千臺,當前估值已較合理;若達到上百萬、上千萬甚至上億臺級別,很多企業盈利水平將大幅提升,會有更大想象空間。
中信保誠基金:算力、機器人等方向結構性機會仍值得關注
展望3月,市場邏輯聚焦產業趨勢與微觀創新,國內AI大模型能力突破、人形機器人產業鏈加速落地、全球雲服務資本開支擴張等,有望持續強化科技主線的中期邏輯。年報及一季報密集披露或對部分高估值板塊形成壓力,但流動性寬鬆與產業政策催化下,算力、機器人等方向的結構性機會或仍值得重點關注,同時需警惕主題炒作過熱後的分化風險。
工銀瑞信基金:工程機械行業或迎來週期回升
國內方面,隨着各地重點項目規劃加速出臺,當前農村需求、水利投資需求旺盛,預計2025年專項債仍是推動基建、地產的重要抓手,而大規模設備更新需求進一步釋放也有望繼續推動機械行業築底向上。出口方面,考慮到我國工程機械產品在全球市場綜合競爭力不斷提升,工程機械出口仍具韌性。整體來看,在多重因素支撐下,工程機械板塊有望受益於國內外需求共振,或迎來週期回升趨勢。
責任編輯:何俊熹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