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產品毛利下滑 知行汽車科技預計去年虧損擴大至2.98億元

經濟參考網
03-09

  自動駕駛市場競爭愈發激烈之際,營收高度依賴吉利集團(指吉利汽車及其控股股東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連同其控制的附屬公司及合營企業,包括極氪及極星)的知行汽車科技(01274.HK)虧損加劇。公司3月7日晚間發佈的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4年稅前虧損約2.98億元,較2023年虧損額1.95億元擴大了52.82%。

  如此表現反映了當前諸多第三方自動駕駛系統供應商面臨的尷尬現實——賠錢賺吆喝。儘管不少車企高喊“智駕平權”,但其自動駕駛系統供應商不僅得承受研發剛性投入帶來的資金壓力,還得回應整車廠“壓價”訴求。

  知行汽車科技一直受到市場關注。這家於2023年12月20日在聯交所主板上市的公司自帶光環,公司創始人、管理團隊中不少人擁有德國博世集團等名企的工作履歷,公司成立不到一年就進行了外部融資,陸續引入了理想汽車(02015.HK)、明勢資本、建銀基金、粵財中垠基金、國中創投、招商局集團、混改基金等不同類型的資本。公司是聯交所第一家上市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

  儘管如此,中國高階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市場比較集中,國外廠商佔據大部分市場份額。國內供應商中,華爲、地平線機器人(09660.HK)、元戎啓行、Momenta(魔門塔)等發展較快。隨着多家車企力推智能汽車,自動駕駛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2023年,中國高級輔助駕駛和高階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市場規模總額爲245億元。預計至2030年,中國的市場規模總額將以49.4%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至4070億元。

  知行汽車科技的虧損有深刻背景。一方面,自動駕駛目前尚處於大規模商用初期,產品銷量需要達到一定規模後才能邁過盈虧平衡點;另一方面,自動駕駛產品研發門檻高、研發投入大,目前還處於不斷完善、提升之中,第三方供應商仍需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產品體驗。在未達到盈虧平衡前,研發的剛性投入會拖累公司業績。對於知行汽車科技而言,除了國內外競品衝擊外,其供應商、客戶都高度集中,“兩頭”受壓進一步縮小了騰挪空間。

  知行汽車科技的主打產品爲SuperVision,但公司扮演的角色是“集成商”,該產品最爲核心的部分——自動駕駛域控制器,其基礎版本由以色列公司Mobileye(Nadaq:MBLY)提供,知行汽車科技科技在該基礎版本上將Mobileye開發的授權軟件與硬件組件整合,從而量身定製一個全功能自動駕駛域控制器,以滿足每種車型的獨特要求。2022年、2023年,知行汽車科技從Mobileye相關採購額佔公司同期採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爲69.2%、88.7%。

  吉利集團則是知行汽車科技最大的客戶。知行汽車科技向吉利集團銷售SuperVision。2022年、2023年,公司對吉利集團的收入分別爲12.78億元、11.35億元,收入佔比分別爲96.4%、93.3%。知行汽車科技亦自主設計及自主研發iDC系列(包括iDC Mid及iDC High)產品,但目前營收佔比較低。截至2023年,公司獲得與16家知名OEM客戶相關的定點函,如吉利汽車長城汽車、奇瑞汽車及東風汽車等。

  對於2024年的業績虧損,知行汽車科技稱,公司去年進一步擴大研發組織規模,持續加大對於自研新產品及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投入,導致研發支出增加,同時,受公司市場定價策略調整影響,SuperVision銷售價格優化,導致公司毛利潤有所下降。

  上述業績僅是知行汽車科技初步預估,最終財務數據有待審計後確認,公司預計本月底刊發經審覈的2024年度業績公告。

(文章來源:經濟參考網)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