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收賬款佔比高達101.85%,無錫鋰電設備龍頭欲赴港IPO

Ofweek維科網
03-09

作者 | 柯陽明

排版校對 | 甘惠淇

2月25日,先導智能發佈公告稱,已於當日向港交所遞交了H股公開上市申請,並於同日在香港聯交所網站公佈了本次發行上市的申請資料

據悉,先導智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智能裝備及解決方案提供商。其產品主要用於鋰電池、光伏電池、智能物流到燃料電池等衆多行業。2015月18日,先導智能在深交所掛牌上市,若此次港交所上市成功,先導智能將打通“A+H”雙融資平臺。

01

先導智能成立於2002年,創始人是1966年出生於江蘇無錫的王燕清,1986年畢業後,王燕清進入一家國企——錫山無線電二廠,負責管理與維修先進的進口設備。但好巧不巧此時恰逢國營單位走下坡路,後面又是國企改革,王燕清每個月到手工資少得可憐。

迫於生計,王燕清在1999年選擇了辭職,隨後創立了無錫先導電容器設備廠。靠着借來的8萬塊錢,租下一間破舊倉庫做工廠,僱了兩個60來歲的退休老工,就這樣開始了自己的創業生涯。

那時我自己既當工程師,又當鉗工、電工,所有的設計、裝配、編程、調試都是我一個人完成。在這個破倉庫裏,我一住就是四年。經常是沒日沒夜地安裝、調試。”據王燕清回憶

當時的電力電容設備市場正處於行業發展的黃金期,一大批像無錫先導電容器設備廠的企業湧入市場,它們靠的是仿做低端產品來賺錢。

“要做就做第一!”,王燕清的格局並沒有侷限於此,他還表示只靠廉價但沒有技術含量的產品只能贏得一些小訂單,他要做的是高端產品,瞄準的是國際知名客戶。

這番話可能在當時聽起來有點不切實際,但經過了20餘年發展,成功成爲A股上市公司的先導智能可以說對得起王燕清當年說的話。

就這樣,在王燕清的遠大志向下,無錫先導電容器設備廠開始向這個目標前進。但說歸說,現實中的困難以及難題不會因爲你的豪言壯語減掉一分,一個企業的發展最終還是看現實中的運行。

在當時,國內的高端電容器市場基本被意大利和美國壟斷,而國內的設備幾乎無人問津,畢竟那時候都流行“洋貨”

王燕清並沒有因此氣餒,四處尋找着機會,卻也四處碰壁,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大概是每個初創企業剛開始都會經歷的事情。

據王燕清的訪談得知,2001年,一位意大利電容器設備代理商曾輕視地對王燕清說:“如果你能把設備賣給法拉,人家要了,說明你就成功了。”

被人輕視的王燕清沒有因此停下腳步,而是一頭扎進技術研發中。直到2002年迎來轉機,成功拿下松下的電容器設備訂單,萬事開頭難,但開了這個頭後面就好走了。

之後他又順利拿下日本TDK、美國KEMET等跨國公司的訂單,打開了海外市場。業務越做越大,2002年王燕清成立無錫先導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隨後幾年在電容裝備上不斷發展。

但很快王燕清發現國外很多電容器設備競爭對手開始逐漸向鋰電設備轉型,而在當時我國鋰電設備廠家很少,高端設備產品被國外壟斷着,似乎又是同一個劇本。

這一次有了前面成功的經驗以及資本的王燕清,在2008年直接帶領公司進軍鋰電池裝備行業,隨後在2009年進軍光伏設備行業

然後2012年順利拿下了給蘋果供應電池的ATL,隨後又搭上了寧德時代這個鋰電龍頭,此後也是一路發展,最後於2015年成功登錄創業板,截至2025年3月7日,其市值爲359.9億元。

數據顯示,先導智能在2024年鋰電池裝備的全球市佔率高達22.4%,在中國鋰電裝備的市佔率高達34.1%,其光伏智能設備——xBC高速串焊機全球排名第一

02

那麼,市佔率如此高的先導智能,爲何選擇此時赴港上市?

據港交所披露的招股說明書顯示,先導智能此次港股上市的目的主要是爲了擴大全球研發、銷售及服務網路以及選擇性實施戰略舉措等用途。

但值得注意的是,向香港聯交所遞表前,1月27日,先導智能發佈公告稱,同意公司終止境外發行GDR(全球存託憑證)並在瑞士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計劃,並於同日發佈關於籌劃發行H股股票並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提示性公告

公開信息顯示,2024年2月2日,先導智能發佈公告宣佈,將發行規模約爲10億元的全球存託憑證,並申請在瑞士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其中,有3.11億元用於歐洲技術能力中心擴建和研發升級項目、5.5億元用於高端裝備研發製造與服務能力提升項目、1.39億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但時隔近一年後卻宣佈終止,並立馬開啓赴港上市計劃。

對此,不少業內人士猜測,先導智能可能目前資金壓力大,現金流緊張。

據1月27日先導智能發佈的業績公告中顯示,2024年先導智能預計淨利潤爲2.1億元至3.1億元,同比下滑88.17%至82.53%,而在2024年三季度報中,先導智能的淨利潤爲6.085億元,這麼一看,先導智能四季度鉅虧,單季度虧損預計3.985億元至2.985億元。

此外,據先導智能三季度報顯示,2024年先導智能的海外業務收入佔比爲24.3%,毛利率達39.8%,海外業務收入佔比相比2022年的8.6%,升了15.7個百分點

當前不少A股公司選擇港股上市,就是因爲公司有着大量海外業務需要發展,而這些想要出海的企業,往往第一站就是港股

如此前選擇港股上市的寧德時代就有着海外發展的需求。(詳情可見預見能源此前文章《募資規模或超過365億!寧德時代赴港上市正式啓動》)

另外,該公司2024年三季度報中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應收賬款高達92.7978億元,而前三季度的總營收爲91.1166億元,應收賬款佔比總營收101.85%。要知道同爲設備製造商的其他企業,其佔比大多在50%下,多的也是佔比60%、70%,遠沒有超過100%。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欠款比較多的竟然是公司的大客戶——寧德時代,92.1166億元中寧德時代就佔有17.89億元。此外,2023年先導智能的應收賬款就高達97.49億元,其中寧德時代也佔有25.6億元

從過往的財務報表可知,先導智能能在鋰電上有着如今的發展離不開寧德時代

報表顯示寧德時代一直處於先導智能的前五大客戶名單當中,2022年先導智能40%的營業收入就來自寧德時代。寧德時代還在2021年通過定增持股7.29%,成爲了先導智能的第二大股東。

但近期兩家彼此關係開始發生變化。近年來,隨着寧德時代的發展,寧德時代不再侷限鋰電池業務,也開始自己生產鋰電設備,當然這並不是單單針對先導智能,而是一家公司發展到高點後,都會選擇建立行業產業鏈,尋求更多的業務以及贏利點。

從股權變化中,也可以看出兩者關係的變化,據披露,2024年11月28日,寧德時代對先導智能的持股比例已經降至5%以下了

而2024年不光是光伏內卷競爭,鋰電行業也在瘋狂內卷,不然比亞迪怎麼把比亞迪秦Plus降到10萬以下。因此在大客戶預有鬆綁,國內鋰電瘋狂競爭之下,再加上之前先導智能海外業務大幅增長,恐怕先導智能想用出海來解決當前危機而出海就需要資金以及國家化面孔,所以港股的定位比GDR更加合適。

2024年以來,許多A股企業選擇赴港上市。2024年以及有順豐控股美的集團等已成功上市,同時還有着寧德時代、海天味業等重量級的龍頭企業選擇赴港上市。

對此,瑞銀證券全球投資銀行部聯席主管諶戈近日也表示,預計全年將有超過30家A股公司赴港上市,其中大部分將是A加H上市。他認爲當前H股與A股估值差距在減小並且IPO上市的監管程度相比A股較小再加上企業出海發展需要等,都會讓今年不少企業選擇港股上市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