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財報看禾賽(HSAI.US)的2024:全年盈利業績強勢兌現 機器人業務會再造一個禾賽?

智通財經
03-11

在二級市場中,股價領先於基本面超前反映上市公司樂觀或悲觀預期的案例屢見不鮮。就拿被不少機構視爲是高階智能駕駛領域裏擁有最強β的激光雷達行業來說,其中的明星公司禾賽(HSAI.US)在最近四個多月的時間裏受到資金熱捧。公司股價由去年11月初的4.5美元“狂飆”了數倍,並在2月下旬一度升破20美元,走勢不可謂不強勁。

智通財經認爲,禾賽股價重估的底層邏輯或許在於市場“前瞻性定價”,一部分聰明資金預判到了公司正加速挺進業績兌現期,因此積極用真金白銀對公司的成長性進行提前定價。

時值3月上旬,禾賽於美東時間3月10日盤後披露了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根據財報,2024年禾賽營收繼續以雙位數增速增長,同時其還成功達成了全年盈利這一重要里程碑,公司也藉此成爲了全球範圍內首家且至今唯一實現全年盈利的上市激光雷達企業。

強勁數據之外,禾賽的財報中也“埋伏”了衆多價值“暗線”。譬如,Q4期間禾賽再獲歐洲頂級車企獨家定點,該訂單刷新了公司海外前裝量產激光雷達的規模記錄。又比如,今年禾賽的ATX產品有望大規模量產;與此同時 ,公司的全新產線也將在三季度投產,屆時禾賽產能亦將上到新臺階。此外,禾賽的迷你型超半球3D激光雷達JT系列也已於今年早些時候開啓量產交付,聞歌知意,後續面向充滿想象空間的機器人領域,禾賽的“機器人之眼”相關產品大有可爲。

業務正循環增長週期加速到來

對於成長股來說,財報自然是檢驗成長性再合適不過的“驗金石”。從禾賽最新披露的財報來看,毫無疑問公司所展現出來的成長性完全匹配得上其此前幾個月連連向上突破的股價走勢。

數據顯示,去年Q4期間公司收入同比大增28.3%至7.2億元,環比口徑增幅更是高達33.3%。全年視角下,2024年禾賽實現營收20.8億元,同比增速爲10.7%;Non-GAAP淨利潤1400萬元,成功扭虧爲盈,這亦使其成爲到目前爲止全球唯一實現全年盈利的上市激光雷達企業。

不僅如此,2024年,禾賽經營現金流在前一年大幅轉正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優化至6300萬元,遠高於公司同期的利潤水平;同時,淨現金流更是擴大至13億元,其所展現出來的遠超行業平均水平的造血能力與財務可持續性,自然也會被二級市場上挑剔的投資者們視爲加分項。

禾賽的業績之所以能斷層式領先,或與公司在技術路線實現性能躍遷的基礎之上還有力地推動了成本下探有着密切關聯。

就拿公司的代表性產品ATX爲例,這款基於禾賽第四代芯片架構研發的平臺型激光雷達,通過優化的光機設計,實現了小巧體積與強勁性能的完美結合,可提供更遠探測距離、更高分辨率、更廣闊視野,爲智能汽車賦予了強大三維感知力。

憑藉高質量、高性能等特性,ATX已獲得比亞迪、奇瑞、長城、長安、嵐圖等11家國內頭部車企的多款車型定點合作,並被衆多主機廠客戶規劃爲2025年量產車型的標配。尤其值得稱道的是,ATX在預計能實現大規模出貨的背景下,其價格亦有望在今年下探至200美元,這較之上一代降幅達到了50%。得益於此,目前ATX甚至已經開始向10萬元級車型滲透,“智駕平權”正照進現實。

技術突破與成本下探同時深入演繹,反映到市場端自然是產品交付情況繼續“高奏凱歌”:Q4期間,禾賽ADAS產品交付量爲193,241臺,同比增加140.3%;全年ADAS激光雷達交付量爲456,386臺,同比增加134.2%。

車載市場上持續領跑的同一時間,禾賽也在以前瞻眼光提前挖掘機器人市場的機會。四季度,禾賽在機器人領域的產品交付量爲28,813臺。其中,12月單月交付激光雷達便超過了2萬臺,大有起勢放量的意味。

正是得益於“智駕之眼”和“機器人之眼”攜手並進,全年禾賽激光雷達總交付量超過50萬臺,同比增長126%,這也是該公司連續第四年實現交付量翻倍。

從報表數據來看,基本可以斷言禾賽已經加速進入了“規模化發展-降本增效實現盈利-規模進一步放量”的正循環增長週期。

全力出擊再造一個禾賽?

美股上市已滿兩年的禾賽,2025年能取得怎樣的成績,這或許非常值得二級市場投資者關注。

首先從現階段仍主導增長的車載業務來看,去年四季度禾賽在國際市場再度取得重磅突破,公司與歐洲某頂級車企達成了跨越2030年的多年獨家定點合作,覆蓋後者燃油車、新能源車多款車型,這也是截至目前禾賽在海外獲得的規模最大的前裝量產激光雷達訂單。

不難看出,隨着禾賽的產品成爲越來越多全球頭部車企的標配,公司的智駕“朋友圈”也在同步擴大,截至發稿,禾賽已與22家國內外汽車廠商的120款車型達成量產定點合作。順着這一良好趨勢,可預見的是禾賽的增長確定性、彈性都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基於此,回過頭來或許可以說禾賽這一輪的股價大漲還只是“預演”,哪怕是短時間內翻了數倍,但接下來隨着公司業績繼續兌現正循環增長的預期,禾賽的突出成長性勢必還會吸引到更多的資金。

就後續看點來說,車載業務方面,以禾賽最新的AT1440爲例,該產品具備1440個收發通道,角分辨率達到0.02°,從技術看已處於行業遙遙領先位置。後續伴隨L3級智能駕駛商業化進程提速,禾賽高性能激光雷達自然會有極大的用武之地。而在技術保持領先的同時,得益於規模化發展釋放出的“紅利”,禾賽產品價格優勢同樣顯著,這亦解釋了爲何現如今禾賽能在多個維度領跑全行業。

2025年,禾賽的全新產線也將在三季度正式投產。預計至今年底,公司年化產能將升至200萬臺,屆時“進化”後的禾賽將具備更大規模向市場輸出優質供給的能力。

而在車載業務以外,禾賽產品在機器人市場裏的廣闊應用前景同樣值得重視。

正如文首所述,1月禾賽正式發佈了面向機器人領域的JT系列產品,目前已開啓量產交付。據瞭解,僅今年JT系列就將爲MOVA智能割草機器人交付六位數的訂單。此外,該系列也已獲得了Agtonomy 的訂單,後者是全球最大輕型工程設備製造商的無人農業車輛解決方案合作伙伴。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禾賽的XT系列也正爲風頭正勁的“杭州六小龍”之一的宇樹科技的機器人提供3D感知技術。

根據公司方面透露,禾賽預計今年全年的出貨量將達到120-150萬臺,其中機器人領域激光雷達預計將出貨20萬臺;反映到財務數據上,全年公司淨營收將達到30-35億元,GAAP盈利將達到2-3.5億元,Non-GAAP盈利則更有望擴大至3.5-5億元。

業績增長預期如此強烈,這麼看前一段時間公司股價連續向上反攻正是在情理之中。本質上,有資金“搶跑”的底層邏輯其實是市場圍繞公司“預期差”展開的博弈。而基於未來業務的強勁發展潛力,可以期待的是接下來禾賽的股價在短暫休整後仍將重振旗鼓、挑戰新高。在最新的“成績單”出爐之後,投資者們大概也需要以優質成長股的投資邏輯來認真審視禾賽的長期配置機會了。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