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製藥業迴歸基本面 關注產品週期與全球合作

智通財經
03-12

智通財經APP獲悉,高盛發佈研報稱,更新了所覆蓋的製藥公司/分銷商的估值預測。儘管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製藥界已成爲一個熱門詞彙,但其採用仍處於早期階段,短期內不會產生顯著影響。高盛預計其在研發/商業投資回報率方面的應用在短期內仍難以實現。將12個月目標價上調幅度最高達13%。

高盛主要觀點如下:

變化因素:

1)近期行業趨勢,包括對創新藥更多的政策支持、帶量採購(VBP)對生物類似藥的影響,以及原料藥(API)的需求/價格動態;

2)公司特定的最新情況,如合作收入和新藥獲批情況。雖然該行不期望政策干擾(如反腐、疾病診斷相關分組/病種分值付費(DRG/DIP)改革等)帶來V型復甦,但該行預計2025年對大多數製藥公司來說將是一個更正常的年份,這些公司正在適應新的規範。對於大型製藥公司和中小型製藥公司而言,產品週期和潛在的全球合作可能在推動差異化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關注下一個產品週期

所覆蓋的範圍內,過去幾年對大多數製藥公司來說是一段喜憂參半的歷程。

1)仿製藥帶量採購浪潮的影響已逐漸減弱,但政策干擾的影響仍在持續,不過隨着時間推移(例如,石藥集團在2024年可能推出的潛在帶量採購產品,以及未來幾年齊魯製藥的氟比洛芬酯和麗珠集團的艾普拉唑)這種影響會逐漸減小。

2)經過在構建新藥研發管線方面的持續努力,新的產品週期即將到來,比如先聲藥業在2024年末及以後的產品,3SBio即將在2026年推出的免疫藥物,以及翰森製藥可能在2027年推出的新產品。然而,在現有產品系列達到增長瓶頸後,仍有1-2年的增長缺口需要填補。疾病診斷相關分組/病種分值付費改革、醫療保險基金的嚴格預算管理可能會繼續限制整體制藥市場的增長,使其增長率維持在個位數。把握新產品週期的時機是獲取潛在超額收益的一種方法。

全球授權許可輸出是關鍵

與對生物科技公司的觀點類似,通過全球合作釋放研發管線價值正成爲製藥公司的常見做法。擁有深厚研發管線且有與全球企業合作記錄的大型製藥公司更有可能達成更多交易。因此,預計一些公司的授權許可收入會有所增加(例如,翰森製藥和恆瑞醫藥,它們都擁有深厚的研發管線以促成可持續的交易達成)。其他有較高交易預期的公司包括石藥集團(01093)(其EGFR-ADC藥物在中國正在進行三項二期臨牀試驗和一項三期臨牀研究,預計在2025年上半年得出首批結果)、友芝友生物-B(02496)(UBT251,針對GLP-1/GCGR/GIP的藥物及其他臨牀前代謝資產,例如,多肽YY候選藥物預計在2025年上半年提交新藥研究申請),以及三生國健(688336.SH)(SSGJ-707,VEGF/PD1雙特異性抗體,處於中國三期臨牀試驗階段)。

具體評級及目標價變化如下: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