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在行動|海底撈“魔童尿海”事件對我們有何啓示?

新浪財經
03-13

  2025年3月6日,一段“男子火鍋內撒尿”的視頻在上海某海底撈餐廳包間內拍攝並迅速在網絡上傳播,引發了公衆的廣泛關注和強烈譴責。視頻中,一名男子在醉酒狀態下站上餐桌,對着四宮格火鍋撒尿,並且全程嬉笑拍攝,

  視頻掀起軒然大波,話題“#魔童尿海#”和“#海底撈回應男子往火鍋小便#”迅速登上熱搜榜單,成爲熱門話題。

  3月8日,上海黃浦警方通報稱,涉事人員系兩名17歲男子,兩人酒後分別向鍋內撒尿,目前已被行政拘留。

事件進展時間軸

  海底撈在事件曝光後11天(2月24日至3月6日)才確認涉事門店,暴露出其危機響應機制的嚴重缺陷。由於缺乏事前預案和數字化溯源能力,企業被迫投入超千萬元賠償(4109單顧客“退一賠十”)

  翻看黑貓投訴 【下載黑貓投訴客戶端】平臺【投訴入口】,涉及海底撈的相關投訴多達5800餘條,其中不乏食品衛生問題、喫出異物、服務質量下降,其中有多名消費者提到,在就餐過後被診斷出急性腸胃炎:

  2021年2月股價達84.4港元/股創歷史高價,如今海底撈的股價僅在16港元左右,已經被“膝蓋斬”,市值更是蒸發3800億港元。

  “小便門”事件本質是一場企業風險定價機制的失效。在消費者主權時代,食品安全已從成本項升級爲核心競爭力要素,企業不僅要關注利潤表上的數字,更需構建 “信任資產負債表”。

  海底撈以“服務溢價”支撐的高估值邏輯(2021年市盈率峯值超300倍)本就面臨增長瓶頸,此次信任危機進一步暴露輕資產模式下無形資產的脆弱性。餐飲企業需重構估值模型,將食品安全信任度、消費者情緒指數等納入非財務指標披露體系,增強資本市場信心。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公司觀察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