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把順風局打成了逆風局

藍鯨財經
03-13

作者 | 源Sight 王言

“一泡尿”引發的輿情,讓原本也屬於受害者的海底撈進退兩難。

3月12日,海底撈發佈關於上海外灘店事件的說明,其表示,針對2月24日00:00至3月8日24:00期間在海底撈上海外灘店堂食消費的4109單顧客,將全額退還當日餐費,並額外提供訂單付款10倍金額的現金補償。

來源:海底撈官方微博

此外,海底撈還稱,對於涉案的兩名男子,已在3月10日向上海黃浦區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申請,堅決依法追究其相關責任。

這次聲明,距離海底撈首次對上述事件做出回應已經過去4天,離事情發生更是過去超過半個月時間。而就是在這段時間,輿論已經不受海底撈掌控,朝着意料之外的方向發展。

而此次針對消費者做出的現金補償,無疑相當於海底撈付出了一筆鉅額公關費。據現代快報報道,按照每單餐費平均300元計算,此次補償的金額超過1000萬元。

 順風局打成逆風局

根據上海市公安局黃浦分局3月8日的通報,今年2月24日凌晨,外省市來滬人員唐某(男、17歲)、吳某(男、17歲)等人進入海底撈上海外灘店(黃浦區南京東路123號外灘・中央5樓)的包間內用餐。

用餐過程中,唐某、吳某兩人醉酒後行爲失控,先後站上餐檯,朝着火鍋內小便。同時,吳某還將這一荒唐行爲拍攝成視頻,併發布在網上,隨着視頻的傳播,該事件迅速發酵,引發了廣泛關注。

涉事視頻截圖

14天后的3月6日,海底撈向公安報案。3月8日,警方完成調查後,依法對二人行政拘留,併發布了通報。

在警方發佈通報後,海底撈官方一共做了四次回應,但事情卻被越描越黑,甚至受到部分消費者的抵制。

3月8日,在微博評論區做出第二次回應時,海底撈表示,“針對惡意傳播者,我司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鑑於涉事者爲未成年人,我們呼籲避免對其個人及家庭進行不當傳播或攻擊,給他們一個接受教訓與成長的機會。”

選擇在“錯誤的場景”保護未成年人,海底撈的這次回應被不少消費者詬病爲“聖母式”公關,完全與當時的輿論風向相悖,“明明當天就餐的消費者纔是遭受最大損失的一方,但海底撈偏偏選擇先‘原諒’作惡的人”。

有觀點稱,在當前的輿情環境下,海底撈在瞭解了公衆情緒的方向後,只能順勢而爲,而不應該自視清高、自說自話。

情緒聚集之下,和當天用餐的消費者一樣同屬受害者的海底撈,原本可以通過輿論樹立其“維護消費者利益”“勇於承擔責任”的價值觀,卻硬生生被自己打成了逆風局。

有公關界人士對源Sight分析稱,這次海底撈出現輿情危機的原因,在於沒能迅速找到事發門店和事發時間,及時瞭解事件源頭,其次是要弄清楚利益相關方,還要根據涉事者的重要性排序做出補償,在確定事件性質後,再決定針對這次輿情選擇沉默或是積極回應。

總體看,海底撈針對此次事件的公關風格,呈現出一種“既要又要”的態度,在安撫輿情的同時,又想體現自身作爲大品牌的格局,但其實最終忽略了遭受損失的消費者的感受。

儘管海底撈已經採取了更換鍋具餐具、清潔消毒門店、起訴涉事人員、補償消費者等一系列措施,其品牌信任度仍受到一定程度的衝擊。

 謹慎保持增長

維護品牌聲譽,與當前海底撈的業務息息相關。

過去幾年,海底撈經歷了至暗時刻。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海底撈提升擴張速度,門店從上半年新增167家猛增至下半年的新增363家。

這都源於海底撈“抄底”的規劃——受疫情影響,餐飲品牌閉店率增加,各類商圈空置率提升,海底撈可以自身優勢,與物業方簽訂優惠協議,通過租金減免、幾年內不遞增租金等方式節省未來的運營成本。

但海底撈明顯誤判了形勢,疫情並沒有迅速結束,其逆勢擴張的計劃宣告失敗。同年11月,海底撈推出“啄木鳥計劃”,結合經營情況,關閉300家左右業績不佳的門店。

2021年,海底撈鉅虧41.6億元。2022年,海底撈又啓動“硬骨頭計劃”,全年新開餐廳24家,恢復營業48家,同時關閉了50家經營欠佳的店。當年,海底撈扭虧爲盈,實現淨利潤13.73億元。

海底撈線下門店

疫情結束後,海底撈開始恢復元氣。2024年上半年,海底撈實現營收214.91億元,同比增長13.8%;核心經營利潤27.99億元,同比增長13.0%。

海底撈整體經營情況已有較大的好轉,但其實還未達到最好的狀態。

以翻檯率這一最能體現餐飲行業經營效率的指標爲例。2024年上半年,海底撈在大中華區共經營1343家餐廳的翻檯率恢復至4.2次/天,但與2019年的4.8次/天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

另一方面,在消費需求仍處在恢復期,餐飲業紛紛降價求生的情況下,海底撈的盈利能力也在遭受挑戰。

2024年上半年,海底撈淨利潤爲20.33億元,同比下滑10%。與此同時,客單價從2023年同期的102.9元/人下降至97.4元/人。

此外,海底撈業績的回暖,更多是在存量市場中實現降本增效的結果,比如其一直在謹慎拓店,同時減少部分小料、零食的供應等溢價服務等。此外,有媒體報道,目前部分海底撈的營業時間已經達到22小時,即從(當日)9點營業至次日7點。

緊衣縮食之下,海底撈必須找到新的增長點,而合理處置輿情,維護好多年來品牌聲譽,也是它們實現突圍的底牌。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