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源Auto 潘卓倫
如果你認爲比“蔚小理”更早造車的賽力斯不算新勢力,那麼零跑就是第二家實現盈利的新勢力車企,排在理想之後。財報顯示,零跑2024年第四季度實現淨利潤轉正。
雖然零跑的“第一桶金”只有8000萬元,可能還不夠發1個月的工資,但這桶金對於大股東Stellantis集團來說十分關鍵。不是因爲這家全球TOP4級別的跨國車企差這點錢,而是有看頭的業務增長點在Stellantis裏屈指可數。
Stellantis的2024年成績單總結起來就一個字——跌。全球銷量同比跌4.99%,淨營收同比跌17%,淨利潤跌70%,甚至Stellantis的超豪華品牌鐵三角也開始鬆動,瑪莎拉蒂銷量大跌57%陷入虧損狀態,法拉利和蘭博基尼的微弱增長成爲最後的遮羞布。
即使唐唯實已經成爲前CEO,但其“不賺錢就關閉”的策略仍是Stellantis的主旋律。在2024年下半年接連關閉英國盧頓、意大利都靈等工廠後,近日官方消息稱瑪莎拉蒂MC20純電動超跑項目被取消,該車自2020年被官宣開始便成爲車圈焦點。
如果再沒有轉機,對於Stellantis來說沒有什麼是不能拋棄的。而零跑,就是最有希望的那個轉機。
帶零跑“卷”到歐洲
在零跑發佈2024年財報,官宣實現單季度盈利的同一天,將新能源車市場又“卷”到新層次的零跑B10也開啓了預售。
作爲零跑全新B系列的首款車型,B10預售價10.98萬元至13.98萬元,其中搭載激光雷達的車型預售12.98萬元起。即便正式上市時售價不再進一步下探,零跑B10也已經是市面上最親民的激光雷達高階智駕車型。
除了價格實惠,零跑B10還有一個重要的身份——全球化車型。所謂全球化車型,指的是新車在研發定義時便已經考慮到在海外銷售的合規問題,例如全球各地不同的碰撞測試,以及排放要求等。
據零跑汽車創始人、董事長朱江明以及高級副總裁曹力等高管在發佈會後透露,零跑B10最早可以在今年年中便下線出口版本。另外,零跑B10在海外市場將會有增程版車型。
在零跑B10預售價發佈後,很多媒體都稱之爲國內車市的價格屠夫。但事實上,如果把這款車放到Stellantis的銷量大本營歐洲,那簡直就是當地車市的“恐怖分子”。
即便將零跑B10的國內預售價翻倍來到22萬元人民幣,也不過標緻E-3008等同級歐洲暢銷純電SUV的一半價格。而標緻E-3008,已經是歐洲市場的性價比純電動緊湊型SUV代表。
憑藉突出的性價比,標緻E-3008在2024年上半年陸續進入英國、荷蘭、比利時等歐洲國家後,都迅速成爲市場“爆款”。數據顯示,得益於標緻E-3008的暢銷,今年2月標緻在英國市場實現了月銷同比28.1%的增長,擠進品牌月銷量榜單TOP4。
在標緻的電動化轉型上嚐到了甜頭的Stellantis,自然不會放過零跑B10這樣的純電動“爆款胚子”。據消息人士透露,Stellantis方面正在全力幫助零跑國際實現歐洲本地化生產,生產基地最快在2026年上半年落地。
零跑國際,是Stellantis與領跑汽車在2024年5月官宣成立的合資公司,Stellantis持股51%,零跑汽車持股49%。值得一提的是,3月7日,Stellantis宣佈原零跑國際CEO兼任集團中國區首席運營官及“Stellantis集團-零跑科技戰略聯盟”負責人。
Stellantis要儘快帶零跑“卷”到歐洲的意圖就差寫在腦門上了。
可能性不止低價
便宜量大,無疑是零跑汽車站穩市場的殺手鐧,但這並非這家新勢力車企的唯一法寶。
以零跑B10爲例,在源Auto的試駕過程中,其底盤濾振表現以及整車的外觀內飾設計、做工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事實上,從C11到C10再到B10,每一次試駕零跑的新車,源Auto都能感受到車輛在駕駛感上的明顯進步。
這一方面是因爲有Stellantis作爲老行尊支招,另一方面則是因爲零跑堅持全域自研,令技術或者產品定義上的提升、優化能快速反映在新車上。
待零跑的造車路進入到下一階段,Stellantis旗下豐富的品牌資源可能成爲零跑品牌向上,或進一步撬動海外市場的槓桿。這一招,上汽和通用就很熟。
在巴西和阿聯酋市場,通用旗下雪佛蘭今年便推出了一款新車Spark。如果對國內新能源車比較熟悉,一眼就能看出這是一輛掛着雪佛蘭車標的寶駿悅也Plus。在國內,寶駿悅也Plus相對冷門,9.38萬元起的售價也容易給人低端、廉價的印象,但是改頭換面到了海外市場後,該車便溢價超70%成爲當地市場的焦點純電新車。
翻開Stellantis的“族譜”,菲亞特、Jeep、歐寶等全球市場均耳熟能詳的汽車品牌均在其中,這些品牌都有一個相似的地方——電動化轉型遲緩。
在這樣的背景下,因爲堅持全域自研,能夠快速將新能源車造車方程式複製到其它海外市場的零跑,是這些品牌加速電動化轉型的捷徑。零跑出技術甚至直接把車造好,Stellantis出品牌,這可以大大降低零跑出海早期的市場教育成本,待時機成熟再考慮真正以零跑身份切入,對雙方都是好事一件。
回想2019年零跑推出首款車型S01時,還鬧出過試駕車用假臨牌令媒體被扣12分的低級失誤。如果當時有人說看好這家從安防行業跨界而來的車企,未來月銷能領跑車市,並且被全球TOP4車企相中斥巨資入股,應該會被旁邊的小夥伴搖醒:“喂,別做夢了。”
6年過去了,夢裏的很多情節都成了真。而零跑的造車路,還遠遠沒看到終點。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