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VC一級視角下的加密市場:為敍事而敍事,無聊透頂

panewslab
03-14

作者:老白,ABCDE投研合夥人

說起來,貌似這是Twi斷更最久的一次。原因無他,作爲從不接廣的博主,每次寫東西本質上需要表達欲來驅動,而最近幾個月的市場,很難讓人生出這種Feel。二級市場頹廢的表現固然是佔比不小,但一級市場給人的感覺,可能纔是這種缺乏表達欲的主要原因

不過最近觀察到一些現象,也有一些思考,可能會比較長,所以打算拆成三四篇來發,主體分別是“東西方VC一級視角下的市場”,“RWA的新跡象”,“ETH和Solana上一些值得一說的東西”

今天先講下第一個主題

過去幾周,跟亞洲的幾家同行聊了聊,發現大家不約而同的進入一個“暫停”,或着說“保守”的投資模式

我們最近的一次出手是1月份,幾家同行也都是類似,兩三個月甚至更久不出手一次的Case比比皆是

而對於市場的感覺,“無聊”這兩個字,可能是最爲貼切的形容詞,或者說暫時的“共識”

這種無聊感,與二級並不完全掛鉤。我清晰的記得,在Luna崩盤之後,雖然二極市場萎靡不振,但在一級市場聊的好的擴容項目,聊到ZK,或是有創新的Defi,Gamfi,以及AI,大家都還是興奮的。而這種興奮感,在進入2025年之後,慢慢的體會不到。二級市場對於任何敘事都熱不過幾天的頹廢,自然而然對一級有一個情緒傳導的影響,但更令人Concern的一個擔憂是 - 我們是否進入了“低垂果實”大致摘完的階段,自此進入一個長時間的調整,摸索,轉型,伴隨相應劇烈陣痛的空窗期?關於這個話題,我在結尾處再展開來說,因爲西方VC當前呈現出的狀態,與東方有些不同

起因是我們去年Pre-seed輪投的一個Defi項目,最近在融Seed輪。原本我琢磨着,就目前這個一二級市場,能融滿就很知足了。結果沒想到超募了大幾百萬美金,幾家歐美VC搶着往裏塞錢。這個結果讓我大喫一驚,項目自身固然不錯,但也沒到S級那種質地。爲何我們亞洲“啞火”的同時,歐美還在不斷“開炮”,他們敢於在這個估值Pull the Trigger的原因是什麼?

我們內部討論了下,做了一些不負責任的猜想,比如

1. 歐美VC成立的時間點跟我們亞洲不太一樣,所以退出週期不同,導致的投資決策也不同

2. 亞洲VC多少有着“小鎮做題家”的氣質在,收益率上要麼想着卷贏同行,要麼想着至少跑贏BTC(只是目前這個市場形勢相信沒幾家能做到了 - - ), 歐美同行在理想主義和長期主義上的氣息更加濃郁,或者說,只要他們能給LP邏輯上交代清楚我爲什麼在這個估值下投了這個項目,對於收益率的執着反而是次要的

3. 純粹的Deploy Fund需求,投完了這一期好趕緊募資下一期,收管理費爲主

具體原因不明,目前只能猜,所以未來幾周我約了一批歐美VC的Partner和Researcher嘮嗑,除了交流下對市場的看法之外,也想對上述這個問題直接當面請教一下,屆時收集完信息,再來Twi上Update

然後回過頭來說一下低垂果實這事兒,也是想借這個機會跟大家討論,未來的Crypto的路在何方

首先,無論我個人,還是ABCDE,對於Crypto長期Bullish的信念從未動搖過,這甚至可以算一種“信仰”,否則也不會全職從事這份職業。但中短期來看,我們的確處在了一個十字路口,一個我不確定是否與2019年Defi Summer出現之前類似的十字路口,因此放上來跟大家交流下

起因也是最近一段時間在聽AlliaceDAO的Podcast,裏面說的三個觀點讓我產生了不少共鳴

1是Qiao說他目前的感覺跟19年時候類似,不知道下一步Crypto會出現什麼,直到2020年Defi Summer的出現,讓他眼前一亮,找到了方向。

2是他們認爲Crypto這麼多年只找到一個PMF,那就是金融,更加具體話一點就是交易(Dex,Cex,Perp),借貸,穩定幣,Mint(資產發行,e.g Pumpfun)

3是他們給了不少他們AI x Crypto 的Start Up建議,如果項目裏面Crypto的元素過於牽強的話,那不如直接去掉Crypto,直接做純AI,結果30%的項目真的去掉了Crypto,變成了純Web2的項目

關於1 - 2019年我雖然已入圈,但只是單純的在炒幣,說實話不確定當時的VC有沒有現在這種“無聊”的感覺,但印象中,至少還有IEO大行其道,EOS在探索方向,Starkware提出了ZK概念,20年Defi Summer的很多項目,也應該是18-19年成立+投出來的,那理論上一級市場的體感,應該比現在要好,換句話說,那時候大家對於“大的要來了”這件事的相信程度,應該會比現在高一些?

關於2 - 是對1的一個呼應,也是我中短期最大的Concern,即 - 是否我們走到了一個低垂果實大致摘完的,與19年不同的十字路口。

如果Crypto在Utility上最大的PMF就是金融的話,那麼Defi Summer+後續幾年持續迭代的微創新,今天基本上已經走到了一個邊界

而Utility的反面,同樣也是Crypto所擅長的 - 即敘事方向,Meme無疑是最好的代表,Pump.FUN在2024年把這個方向也推到了一個邊界

再就是過去數年,當Utility和敘事都不確定該幹什麼的時候,我們圈子至少還能卷Infra。從ETH到EOS到Solana,再到後面的Aptos,Sui……我在想,Solana今年有了Firedancer,Monad和MegaETH大概率也會主網上線,我們在區塊鏈Infra擴容這事兒上,是否也已經觸達了邊界?

關於3 - 一個十字路口,三條路都已觸達邊界,那麼是否只剩最後一條路,即“區塊鏈的模塊化”,也就是上述的第3個觀點相關,我在YC的Podcast裏也聽到了類似的Insight

這裏說的模塊化,不是Celestia那種模塊化,而是把區塊鏈技術整體,抽象成一個模塊,作爲一個功能插入到一個Start-Up,與AI類似

我們現在看到的絕大多數Crypto項目,都是完全基於Crypto而生,或者說爲了Crypto而Crypto,並非要解決現實世界裏一個問題。說的好聽叫Crypto Native,不好聽就是根本不出圈,圈內自嗨

Web2 AI創投圈估計也會有類似的問題,很多項目看上去是“爲了AI而AI”,而不是要解決一個具體現實的問題。

未來一級市場會不會產生某種Web2與Web3的融合,或者說相遇。一個項目,一定是要爲了解決現實世界裏某個問題而存在,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用Crypto的部分就加入Crypto元素,需要用到AI就加入AI的元素,但初心和目的與Crypto與AI都完全不相關。正如美團外賣用到了5G,平臺軟件,大數據,AI任務分配……但它本質上是一個解決喫飯問題而生的項目

如果Crypto下個大的階段是這種形態,大家,會不會覺得無聊?Crypto VC,交易所,工作室等一系列基於Crypto Native產業鏈構成的當前形態,是否還能延續?

當前一級市場越來越多的Payment與RWA相關的項目,多多少少也符合3這個思路,正好最近研究了下Ondo的Global Market,也聊了幾個RWA項目,下一篇專門來講下RWA這個賽道的新方向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