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Sir騙你呢
來源:投中網
空倉,沒清倉。
來源丨投中網
5G衝浪達人段sir又火了。
這次的起因是3月11日,他在雪球發帖稱:“終於來了,很少享受到空倉的快感,投資以來第一次!泡沫不破,投資難做”,隨即不少人將其解讀成“段永平清倉美股”了。
過去兩週美股的動盪大家有目共睹,市場大幅下跌之際,若真的空倉,本應該暗自竊喜,但他卻公開發圈,這種行爲無異於“拉仇恨”,讓衆多美股投資者既羨慕又覺得可惡。
不過,他本人很快作出了澄清,表示“不是空倉了,作爲一個滿倉主義者,有了(一部分)空倉的意思”,而且結合此前的互動可以推測,段sir目前的現金比例可能仍低於50%。
這下網友更是坐不住了,調侃他道:“就連空倉也被重新定義了,50%倉位也可說成空倉”,甚至拿出幾個月前他的那句“穩定就是不穩定的意思”,統稱爲“文字藝術”。
其實也怨不得網友激動,就在段發帖的前一天(3月10日),美股剛剛遭遇了罕見的“黑色星期一”, 道瓊斯指數跌近900點,納斯達克指數重挫4%。科技股更是重災區,特斯拉暴跌15.43%,市值較去年高點已經腰斬,“七姐妹” 則一夜之間蒸發了78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64萬億)。什麼概念,騰訊現在的市值約爲4.45萬億元,相當於跌沒了一個騰訊還要多。
而在此之前,詭異的情緒已經在美股市場蔓延了一週之久。上週,美股三大指數全線下跌,標普 500 指數創下去年 9 月 6 日以來最大單週跌幅,直接“抹平”了美國大選以來的所有漲幅。
就連曾經的私募冠軍但斌也開始反思了。但斌曾經是美股的忠實擁躉,憑藉重倉英偉達等美股科技股,旗下產品在2024年跑出了超74%的年度收益率。然而近期,但斌旗下私募產品大幅回撤,爲此他還在朋友圈發文稱:市場和企業本身比較好處理,但世界體系結構性的矛盾和變化,卻不容易理清晰……”
另一方面,外資機構也在紛紛看空美股、唱多中國。近期,花旗將美國股市評級從增持下調至中性,同時將中國股票評級上調至增持;千億私募景林資產則在一場內部溝通會上透露了他們的最新調倉動作:非中國公司的資產已被全部剔除。“旗幟鮮明地看好中國未來幾年的發展前景。”
“東昇西落”的情緒持續蔓延,這時候作爲“散戶風向標”之一的段永平,一句“空倉”可能給美股投資者帶來更多的恐慌。
當然,糾結段是否“空倉”沒有意義,關鍵還是在於他這次“空倉”背後究竟傳達了什麼重要信號。
從段sir近期的發言中不難推斷,他此次“空倉”並非主動賣出股票,而是因爲手裏一些put(看跌期權)到期。
所謂“put”,指的是看跌期權,在這一交易中,賣方通過收取買方支付的權利金獲得收益。如果買方選擇在到期日或之前行權,賣方則需按執行價買入標的股票。
以段sir前不久剛賣出的英偉達put爲例:
根據他po出的截圖,這筆put有1000張,價格是3.725美元,行權時間和行權價格是3月14日及110美元。也就是說,如果到3月14日或之前,英偉達的股價跌到110美元或以下,買方就可以選擇行權,屆時段永平需要110美元買入10萬股,也就是1100萬美元。但如果沒有行權,段永平就能躺賺37萬美元權利金。
瞭解了“賣put”的原理,再結合段永平3月8日的發言,可以推測他此前可能賣出了大量看跌期權,而買方到期並未行權,因此他順利獲得了權利金,並且釋放了大量現金。根據券商中國的報道,這筆現金或不少於20億美元。
通常來講,買方不行權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
1、股票實際價格高於行權價,那買方行權就相當於虧了,不如接受權利金損失;
2、股票價格略低於行權價,但是收益不足以覆蓋成本,比如手續費、稅費等;
3、買put本身是看空企業,但是一段時間後,可能對市場走勢的預期發生改變,覺得這隻股票價格未來可能回升,所以放棄行權;
4、行權後,買方要賣掉股票才能變現。但如果市場流動性差,難以找到對手方迅速平倉,資金就會被佔用。爲了避免這種情況,他們可能會選擇不行權。
因爲不知道具體交易細節,我們無法推斷買方的實際“動機”。但是從段sir這兩天的高漲心情來看,這個結果他很滿意,並稱之爲是“不錯的生日禮物”。
不過他的態度也很有意思。
一直以來,“賣put”是段sir常用的建倉手段,代表着他對股票長期價值的看好。比如之前抄底騰訊、阿里、英偉達,正是通過“賣put”完成的。如今過期不行權,說明“抄底”沒成功,反而讓他享受到了“空倉的快感”,至少說明他認爲美股最壞的情況還未到來。
事實上,去年四季度開始,段就在減持美股。疑似其在美國管理的賬戶“H&H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四季度,該賬戶持有8只美股,持倉市值145.1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53億。相比三季度末,他在四季度減持了蘋果、伯克希爾B、谷歌C、迪士尼、莫德納。
今年1月份,他也曾在雪球上發表過“美股有點貴”的觀點,這周又接連發出“美股如此貴,還有人這麼在折騰”、“泡沫不破,投資難做”的感嘆,並將美股暴跌歸因於“瞎折騰的後果”。
不過當下的不確定性,既是風險,也是機遇。作爲一個滿倉主義者,如今手握大筆現金,段sir註定是閒不住的。
於是,在宣佈“空倉”的同時,他就表示看好臺積電,並附上了一張交易截圖:其在Schwab賬戶中計劃出售2026年1月16日到期、執行價爲175美元的100份TSM看跌期權,這一交易的限價爲23.2美元。對於臺積電,段的評價很高,認爲臺積電的年化最高回報能達到 23%。
3月12日,他還通過雪球表示,於當天賣了點明年一月到期的蘋果put,不過也不忘在評論裏強調:“蘋果目前其實依然不那麼便宜,而且面臨懂王加關稅的不確定因素。”
此外,他還在過去一段時間加倉了騰訊、茅臺、英偉達。其中,他在互動中提到, 騰訊短期的premium(權利金費)其實年化不低,一個月可以有差不多3%。“我前段時間put進來不少騰訊,感覺運氣很好。”
不管怎麼說,像段sir這個身價和級別的資本大鱷,肯實時公開自己操作的並不多見,而現成的投資案例,也足以證明他的動作絕對擁有參考價值。
不過,正如格雷厄姆所說,股市上的任何賺錢方法,只要它容易理解並且被許多人採納,那麼,這種方法本身就會因太簡單、太容易而無法持久。
段sir曾經分享過自己對於“賣股票”的觀點:“無論什麼時候賣,都不要和買的成本聯繫起來,該賣的理由有很多,唯一不該用的就是“我已經賺錢了”。買的時候也一樣,這隻股票曾經到過什麼價位最好不要當做你買的理由。”簡單來說,就是買入與價格有關,賣出與價格無關。
此外,他也勸告過大家,賣看跌期權的操作對大多數人而言不值得效仿。是因爲他把自己當作保險公司,往往是對看好的公司賣出看跌期權,或是賺權利金,或是實際建倉(降低建倉成本)。對於普通人而言,若是大量賣出看跌期權,最後沒有資金行權,可能瞬間就破產或爆倉。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